APP下载

新时代小学生的劳动认知培养

2019-11-14史宇忻赵峻岩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家校观念劳动

史宇忻 赵峻岩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一、新时代小学生劳动认知培养的内容构建

随着近几年来政策导向的推动,劳动教育越来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领域。它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却应该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相较传统劳动教育而言,新时代劳动教育“新”在哪里?总的来说,传统劳动教育是为了顺应生产生活的需要,更加注重物质财富的创造,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加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丰富的劳动知识,锻炼灵活的劳动思维,树立朴实的劳动情感,是强调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完整教育体系。本着这一原则,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小学生劳动认知的培养内容进行构建:

(一)劳动观念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最初的认识和看法,劳动观念是劳动主体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综合了解,继而形成的一种对劳动的定向意识。劳动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多重教育环境的引导下形成。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认知形成和学习发展,更关系到孩子的心理、个性、情感和社会适应性。因此劳动观念的培养至关重要,应作为劳动认知培养的首要环节。但就当下而言,小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不容乐观。由于家长溺爱、观念偏差、学校忽视等问题,造成很多小学生从根本上欠缺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极其淡薄,导致好吃懒做、轻视体力劳动、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现象层出不穷。家长和教师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以培养劳动观念为起点,探索小学生劳动认知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劳动知识

没有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则难以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劳动教育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知识是新时代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进行劳动认知培养的基础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知识的传授,使小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活常识,形成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整体认识。劳动知识的主要内容来源于书本和教材,但必须以生活为中心,结合实际进行培养,知识最终还是为了进行美好生活而服务的。传授劳动知识的系统化场所应在学校劳动课堂上,而在当下,不少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中处于被忽视、被弱化的地位,甚至被其他学科课程直接“替代”。劳动教育缺少了课程的保障,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时间和机会大大减少,久而久之更难以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

(三)劳动习惯

劳动认知的培养,不仅需要劳动知识的指导、劳动观念的强化,还需要劳动习惯的检验。实践出真知, 勤劳出智慧。劳动习惯对劳动认知起到反馈和固化的作用,对培养劳动习惯至关重要。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行为动作大都处于学习模仿阶段,因而小学是培养劳动习惯的黄金时期。但是在今天,许多家长和教师由于认知不足,仍以学习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轻视劳动教育、忽略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这样一来,极易造成孩子的劳动认知偏差、动手能力低下、自理能力堪忧的不良局面。

(四)劳动情感

劳动情感是劳动认知培养的终极目标。通过对劳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劳动观念的渗透及劳动习惯的培养,充分深入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小学生才能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产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没有意识到劳动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出于疼爱孩子,什么都代为操办,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缺少劳动体验、缺乏劳动情感,排斥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加强小学生劳动情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新时代小学生劳动认知培养的实践路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缺少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与缺少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都不能达到培养人这个极其复杂而细致的目的。”认知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期变化过程,需要教育环境的通力配合,而不能仅仅依靠任何一方的力量。只有家校携手合作培养,才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共同促进小学生劳动认知的发展。笔者从家校共育的角度出发,对小学生劳动认知培养的实践路径进行以下构建:

(一)以教师为桥梁转变家长的劳动认知

相比教师而言,家长由于缺乏正规的教育理念指导和培训机会,加之受社会大环境、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更易对劳动或劳动教育产生误解,存在认知偏差。而家长的认知观念又会直接冲击孩子的心理,对孩子的劳动认知产生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认知,首先需要转变家长的认知观念。这不仅需要家长主动配合,更需要以专业教师为桥梁引导家长进行转变和更正。

教师应主动向家长传达和宣传当下劳动教育新理念,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力求从思想上扭转家长认为孩子只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之读圣贤书”的错误认知,或是以工作繁忙为由,对孩子的劳动认知培养漠不关心,忽视劳动教育、把教育责任和义务推脱给学校老师的错误观念。教师作为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承担者,必须肩负起家长与学校教育的中间桥梁作用,强化家校合作的意识,有意识地让家长和小学生共同学习劳动教育知识,真正落实通过家校合作途径实现对小学生劳动认知的培养。同时,家长参与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教和亲子氛围,这带给孩子的不仅是思想认知的转变,更是整个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提高教师家校合作的专业能力

但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教师需要适时调整家校合作的培养策略及合作导向,因而在共育过程中仍发挥主导性作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直接关乎着家长和教师双方对小学生劳动认知培养的方法指导。教师需要重视同家长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劳动认知培养的专业水平 熟悉当下最新的劳动教育理念及知识,关注劳动教育领域新政导向,结合实践工作,不断学习并更新劳动认知培养的方式方法。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树立良好服务理念,耐心指导家长,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水平,促进家长对劳动教育态度和观念上的转变。如此,便更能有助于家校双方合力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

(三)落实家校双方的培养职责

1.学校方面

为响应国家号召,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必须转变忽视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同时转变“唯成绩论”、以智育培养为主要目标的陈腐观念。必须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体系当中,而不能将其置于被孤立、被弱化的困难境地。劳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相关教育者、组织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共同承担起培养小学生劳动认知的责任。

首先,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学校应严格按照劳动教育专业教师的标准,聘请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教师专业队伍。其次,完善考评机制。学校在落实好劳动课程开展的同时,还需要完善师生双方对劳动认知培养的跟踪考评机制,建立起制度保障,从而加强学校师生对劳动认知培养的重视程度,使之不断更新并强化自身劳动认知。最后,教师不仅要注重劳动课上的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在日常各学科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总之,学校要利用好一切课内外资源正确培养劳动认知,提升劳动素养,进而实现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

2.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孩子具有影响一生的奠基性作用。[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促进意义,及时转变家庭劳动教育观念,并纠正家长思维里受传统封建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固有认知思维。其次,家长不应把一些家务劳动看做是惩罚孩子的手段,这也是影响孩子劳动认知的重要因素。家长应首先意识到同时教育孩子,无论体力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被尊重,二者并无等级和贵贱之分。最后,家长要改变因过于宠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吃苦”,从而大事小事一律代劳代办的做法,而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做一些与其年龄相匹配的体力劳动。孩子通过具体的劳动体验,不仅有利于提升手脑并用能力,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四)构建家校合作平台

1.利用互联网通讯手段

新时代,家校双方利用好互联网资源开展劳动教育更能省时省力,事半功倍。为加强家校沟通,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教师可通过 “QQ”、“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与家长取得联系。一方面,教师能够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分享劳动知识和方法理念,及时跟进小学生在家庭中的认知培养情况,并给出指导。教师在指导和培训家长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学习,这有助于反过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另一方面,家长也能够从中及时了解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便于获取知识,掌握培养学生的正确方法,以促进小学生的家庭劳动认知培养 最后,家长和教师通过交流互动得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有利于家校双方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促小学生的劳动认知形成。

2.建立合作保障机制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还没有对劳动教育形成全面了解和认识,加之缺乏学习和培训机会,常常对对小学生的劳动认知培养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对此,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校合作培养的保障机制,以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掌握小学生劳育培养的适当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对家长进行讲解甚至培训,通过家长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劳动认知的培养。只有家长首先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观念,掌握规范的认知培养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劳动认知形成。

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定期来校交流分享,与教师面对面沟通,实现家校双方对小学生的劳动认知的互通培养。家长能够把小学生在家庭劳动教育中的表现和认知问题如实向学校反馈,联合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学校也可以对家长提出相关标准和要求,让家长积极配合、严格监督学生,并定期向学校反馈效果。这些工作都需要家校双方的密切配合来完成,建立灵活的家校合作保障机制必不可少。

三、结语

新时代,重视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进行多少种劳务活动,开设多少门劳动课程,而是要从根源着手,从小学生抓起,通过家校双方合作共育来加强对小学生劳动认知的培养,进而形成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如此,才能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认知观念深入人心,劳动教育的培养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

猜你喜欢

家校观念劳动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维生素的新观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坚持系统观念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