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化运动时期蒋百里军事思想探微

2019-11-14王仰旭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廖大伟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市200444

新生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军国主义新文化运动军事

王仰旭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廖大伟 上海大学文学院 上海市 200444

国内关于蒋百里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30年代其军事思想,至于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蒋百里思想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大多集中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其思想的总体阐述.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以舆论界为阵地,通过著述立论、办报办学探寻救国之道,已然成风.然而,这时期中国知识界对于军事领域的探讨,除朱执信、林修梅等人从革命军事观对军队建设、军事教育、战争观的角度对中国军事进行探讨之外,其余成果甚微.本文以《改造》杂志为中心,其他相关报刊所载蒋百里著述为基础,梳理和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蒋百里军事思想的主体内容.

一、新文化运动与蒋百里军事思想的萌发

近代意义上的新文化运动(1915-1923),是指一群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社会各界知识分子的思想嬗变产生深远影响.他们对于社会的探索不仅仅停留在个体的层次上,而是通过拓展和升华,最终使每个个体在完整意义上确认自我,寄希望以此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理想.这时期蒋百里从武转向文,与其他直接参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军事型知识分子所不同的是,他从思想领域探究军事理论.

蒋百里接手1919年创办的《解放与改造》半月刊杂志,利用报刊阵地发表政见,从三卷一号起将其改名为《改造》,于1920年9月起发刊,一共主编了两卷二十号.在《改造》发刊伊始他明确了办刊宗旨:"期与国人以学识相切磋,心力相摩荡,……使常能与社会之进步相应."由此,他从早年日本留学时的"弃文从武"转向了"偃武修文".

二、批判军国主义,提出撤防论

1918年底至1919年初,蒋百里在欧洲考察期间目睹了德国一战战败的残破景象,归国后著文发刊,对军国主义进行批判和否定."今者军阀之演化,其程度已迄于红光满天之境.稍有识者,皆知其为将沉沉下也……是故武人政治,军国主义之画虎而类犬也".由此可见,蒋百里把军队建设的重心从军事府转向了全体国民,得出"强军必先强民"的结论.

1919年2月,以徐世昌为总统的北京政府和以唐绍仪为代表的广州军事府,在上海召开和平会议.和会期间,唐绍仪提出"废督裁兵,划分军区,厘定军制,实行征兵制,开通全国道路及修浚河道,以安插兵士."

废督裁兵对于打破民初地方政权奉行军国主义,拥兵自重下的分裂割据起到积极作用.为此,蒋百里积极参加裁并运动,并花大量精力撰文发刊,做了详细的研究."(撤防)使军队有整顿之机会,恢复其从前之强度,而地方亦知我军队尚在中央,其势力犹存,即有变乱,兵固可朝发夕至……,而督军自身亦知武力之不可恃而别求政术之刷新,以维系其光荣".

总体而言,蒋百里初步规划将地方政府作为"撤防"的执行者,以改良的方式逐年减少军队规模,招募地方兵源,以达到他所设想的"废督裁兵"的预期效果.

三、构思裁兵方案,提倡义务民兵制

蒋百里关于"撤防"以后的军事思考,逐渐从理念转变为制定具体实践的方案.

关于裁兵的问题,蒋百里认为是"如何能裁",而不是"应裁不应裁"."盖今问题已不在'应裁不应裁',而在'如何能裁'矣."他认为,裁兵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士兵的物质生活,让其从"匪"到"人"."故吾之所谓裁兵者,乃在改善兵之生活-即将兵的消费生活改善为人的生产生活……从此'改善'二字乃发见兵与匪之分界线,自'兵'至'人'为从苦到乐".

关于裁军之后士兵归属的问题,蒋百里综合中国工业尚不发达、农业仍需发展的实际情况,且农业生产占据中国经济的主体,国人对于土地依赖性强等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主张"寓兵于农"."复归云者,使兵复归于民也,复归其本业也,复归其故乡也……复其故业,则为事不劳,安于其家,则生活固定……化兵为工,则其工作亦当以农业为主体,则无宁曰化兵为农耳.北方农业,有开辟之余地,而今日兵籍以北方占多数,此农胜于工之原因一也.今日世界,方缺原料品,以幼稚之技术,较少之资本,必不能从工业中占确实经济之位置,此农胜于工之原因二也.人民对于土地有爱着心,对于其自己生产之物品有兴味,而尤得从容以成一家族,相殊远矣,此农胜于工之原因三也……此就个人之连系上言之也,然要必以农为主".

关于裁兵的主导者的问题,蒋百里既不主张中央政府,因其政令缺乏权威性,也不认同军阀本身,因其有损核心利益,而是寄希望于国民自身."政府、军人、国民,皆自有裁兵之能力与天职.政府不能诿其责于军人、国民,国民尤不能诿其责于军人、政府,自己主张,自己希望,即当自己行动,是故人若问裁兵者谁,即当应之曰'我'.'我'者何,国民之自觉者也".蒋百里进而指出,士兵自身的觉醒是裁兵能够得以执行的根本."兵之当裁与可裁,盖发生于兵之自身……裁兵云云者,使'人'放下'枪'耳,以'人'裁'人',不可能也,以'人'裁'器',则举手之劳也".

蒋百里在军事领域设计的撤防裁兵方案,虽然对中国的军事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实际上拥兵自重的武人政府绝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军队去执行这一方案.尽管如此,蒋百里这一时期军事思想应该说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因为军队国家化成为国家统一、抵御外侮、保国卫民的一股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蒋百里军事思想解析

蒋百里这一时期的军事思想主旨仍置于梁启超提倡的中西文化融合的大框架之下,无论军事上撤防裁兵、政治上联省自治,均属于用改良的方式振兴中华民族,反对革命与暴力,这与当时军阀混战、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现实下亟需一场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来完成国家和民族统一的社会现实要求有差距.

尽管如此,蒋百里的军事思想仍具有进步性和开拓性,尤其在当时的中国军事界是独树一帜的,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军事思想值得进一步商榷与探讨.

新文化运动期间,蒋百里的军事思想特点主要有两个个方面.一方面,蒋百里从早年推崇军国主义到反对军国主义,进而提出消除军阀割据,宣传国外的先进军事制度,主张中国实行的义务民兵制,符合时代对于现代军制的需要 另一方面,蒋百里这一时期的军事思想的核心凝炼为"精兵简防",特别是"寓兵于农"、"强军必先强民"、"撤防论"等重视民众在军事建设中所发挥的至要作用的一系列主张的提出,表明了蒋百里早年经历军阀专制、政治独裁以及兵为将有等经验教训下产生新的体悟,其内涵仍是其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军事制度的探索.

猜你喜欢

军国主义新文化运动军事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略论新文化运动的法兰西风格
福泽谕吉的亚洲观
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中国公众对军国主义的认知度调查
镜头? 中国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