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与曲解:改革开放以来葛兰西实践哲学之争的研究综述

2019-11-14陈泱榕研究生一大队本科生1队

新生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葛兰西马克思哲学

陈泱榕 研究生一大队本科生1队

一.研究概况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以来,由于时代背景和学术关注重点的影响,对葛兰西思想基本研究基本停滞。1979年后随着国内学术界研究视野的拓宽,葛兰西思想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理论争论的焦点。宏观上看,关于葛兰西实践哲学争论大概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争论萌芽阶段(1980年-1988年)。这一阶段关于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研究主要是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葛兰西其核心思想——“实践一元论”,出自1980年徐崇温教授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徐崇温在此书的一章中详细介绍了葛兰西思想,初步打开了葛兰西思想研究的大门。但这一期间,学界对于葛兰西哲学基础研究文献较少,对其实践哲学性质的判断评价更是缺乏分析。

第二阶段:争论展开阶段(1989年至1999年)。对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争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通过对一些学者观点的分析,大致可以做以下划分。李惠斌、胡义成等人认为葛兰西实践哲学是马克思思想的“下篇文章”。1989年7月17日李惠斌先生在《葛兰西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一文中强调,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此不同的是,胡义成虽然认同葛兰西实践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但否认“超越”一说,不认同徐崇温等人将葛兰西实践哲学理解为“实践一元论”,而是“历史唯物主义”,胡义成在其《为葛兰西一辩》中,指出“实践哲学”是对唯物史观的应用,徐、陈、李的对葛兰西文本的征引,是一种离开理论全貌的“抽刀断水”之举。

第三阶段:争论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对葛兰西实践哲学的研究呈细化深入,多轨并进的特点。进入21世纪,系统介绍葛兰西思想的理论文章逐渐增多,学界尝试从不同视域,对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具体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理论争论有所缓和,部分共识逐渐达成,由早期泾渭分明的争鸣逐渐化为深入对话和辩证扬弃。相关文章包括:李知恕、黄金辉的《葛兰西实践哲学评述》、王雨辰的《略论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田时纲的《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观》、胡爱玲《背离还是秉承:葛兰西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吴友军《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等,以上文献侧重宏观上的评价;李震的《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及其人类学主题》、陈新《葛兰西实践哲学中的历史性》、夏莹《如何理解葛兰西实践哲学中的“必然性”?》等相关论文则主张从某个方面入手,进行专题式的研究与挖掘,推动了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而每个方面的完善都推动了理论整体的发展。

当然,以上三个时期之间并非没有延续与张力,而是大致根据时间脉络进行的划分与梳理,每个阶段之间也会有交融与交锋、渗透与贯通。

二.学界争论的理论内涵

(一)实践哲学的译名

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一书中将自己的“哲学”概括为“实践哲学”,却未给“实践哲学”有过准确明晰的,其思想散布在理论体系的各个角落。对“实践哲学”应该如何定义理解?学界有不同看法。根据徐崇温先生《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可知,“实践哲学”最早被认定为“实践一元论”,徐崇温先生在其若干文章中进而给出了解释——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实践本体论”,同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有本质不同。陈志尚进一步强调,葛兰西实践哲学是在用实践第一性原则来取代物质第一性原则,不是从物质的意义上理解实践,而是强调“从实践的意义上理解物质”的错误观点。

胡义成提出了相对的立场,他指出,实践哲学并不是“实践一元论(唯实践主义)”,而是论证其“领导权”理论体系的一种历史哲学,应解释为“历史唯物主义”。胡的观点有三。1.“实践哲学”的理论背景坚持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历史观上是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因为葛兰西曾指出,要“确定意识形态和基础的区别,并肯定不是意识形态改变基础”,在这里,“物质力量正好构成内容,而意识形态则构成形式”3.把葛兰西哲学判为“实践一元论”,总体上无视了葛兰西哲学的论域及其基本思路的结果。

(二)实践哲学的哲学主题

由于对实践哲学的不同理解,关于哲学问题的讨论在此意义上显得尤为重要。葛兰西认为,人们(哲学)研究的主题不是也不应再是物质本身,而是如何为了生产而把它社会地和历史地组织起来。基于此,李惠斌认为,“实践第一性”是对“物质第一性”的扬弃,葛兰西基于马克思主义当时面临被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双重修正,旨在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应是历史的、社会的实践哲学还是抽象的,机械的哲学。此外,葛兰西也并没有说“实践之外无物存在”,只是认为离开实践谈这一命题类似于讨论康德的彼岸世界,是永远无法回答的。胡同样认为,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的“一元论”及所反映的“历史联盟”概念,在理论上依据着实践观和矛盾的统一性,在政治上则映照着意大利工人阶级应当在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展开全面统一的夺权斗争,葛兰西并未对马克思思想进行超越,只是进行综合,实际上是“对德国古典哲学中各种合理因素的吸收和唯物地辩证统一”,其超越的仅是传统唯心主义和传统唯物主义。

三.小结

葛兰西作为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其《狱中札记》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阐述,在20世纪30年代末发表后,产生了世界性轰动,直至今日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葛兰西观点有许多理论缺陷,特别是其对于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关系的理解存在不足,但其坚持“社会地、历史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借鉴,真正做到去粗取精,激浊扬清,做到恢复和发扬马克思哲学社会历史实践观变革的实质和路向,应该是葛兰西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猜你喜欢

葛兰西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小包哲学
逆境中的哲学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浅议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述要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葛兰西“实践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走近与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