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诊改”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构建教师评价体系
——基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视角

2019-11-14韩广东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人文考核体系

■韩广东/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着相同的重要作用,然而最近几年,高职院校教育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忽略了人文素养。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产生了直接影响,比如教学模式比较单调、课程设置不合理,同时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也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使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普遍存在缺失精神信仰、不良价值观等问题。当前,诊改工作推进中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优化教师评价体系。

一、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一,导向性原则。教育目的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存在的主要区别,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技能、高素养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全能型人才,构建公平、公正、科学的教师评价可以在高校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方面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师评价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教师的就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比如教学能力、综合素养、工作绩效等,使教师评价具有的导向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第二,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实际上就是需要全面的明确教师评价的标准,与此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设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数,不能存在因某项不合格就全面否决的情况。将全面性原则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得到真正的落实,不仅可以依据高职教育具有的职业性特征规划教师评价体系,而且在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期间还可以充分的使用现代技术搜集评价信息。

二、人文素养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未全面考虑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重科研,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量化目标,轻综合考察”三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其具有的功利性导向。首先,在重视科研的同时忽视了教学方面来看。有些高职院校对于科研成果的考核非常重视,在这种导向引导的情况下会致使教师在科研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此外,在对科研成果与课时量进行考核时缺乏对课程之间具有的差别进行考虑。如:人文素质课程大部分包含在文科类院系,如果对科研成果与课时量考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会使文科类教师失去教学的积极性。其次,重视结果的同时忽略了过程。有些高职院校将奖励和惩罚纳入到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对教师的最终成果非常重视,忽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艰辛,针对考核排名一般的教师缺乏激励性,在这种情况下会使教师失去工作的兴趣。除此之外,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短时间内不能体现出提升的效果,然而当前对教师的考核周期一般都是一年,这种短周期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投入程度造成直接影响。最后,从重视量化指标,轻视综合考察方面来看。就目前来看,高职教师考核评价主要是将量化标准作为主要内容,大部分老师在此评价标准的影响下,非常重视教师教学的工作量,忽略了质量的提升,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未贯彻人文理念。再加上因为职业教育工具性观念造成的影响,专业课教学内容很少融入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然而人文素养课程教学大部分都只是体现在课堂方面,在课后的实践教育方面严重缺乏。

(二)教师评价的内容缺少针对性

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不仅需要充分表现出高等教育具有的特点,同时还需要呈现出其具有的职业性、行业性以及实践性。比如,当前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所形容的教学行为通常是高等教育的共同行为,不能全面表现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的特征,不能在增强教师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知、领悟工作性质方面发挥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培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出一批综合型的专业技术人员,然而从当前学校所实行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未体现出实践教学具有的特殊性,这种评价体系肯定会使教师高度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如果高职院校所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就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对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直接影响。

(三)考核评价未表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需求

高职院校现行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脱离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未建立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短时间内不能体现出培养的效果,然而当前教师考核评价指标大部分都具有短期性与结果性的特征。第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优劣目标不足。由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效果其实是一个非常难以量化的标准,致使很多高职院校都未对其引起高度重视。第三,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未全面呈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师评价方面和综合类本科院校之间存在很多的相同之处,未明显体现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双师素质等,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了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具有的鼓励作用,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严重影响。

三、在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一)在发展性评价理念基础上指引老师考核评价构建方向

发展性评价理念是将推动教师全面发展作为目的,通过使用动态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高度重视过程,关注教师考核结果的反馈诊改,指导高职院校教师要重视自身的提升、优化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高职院校需要指导教师要逐渐减弱功利思想,对教育事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个人职业发展方面要端正态度。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延伸对教师考核的时间,把考核周期可以延伸至二年甚至三年。教师不再受一年时间的约束,只要在考核周期内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成果,通过这样可以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质量。

(二)重点突出对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评价

高职院校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在构建教师评价体系过程中需要重点凸显实践教学的作用,为教师设定实践教学的标准,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如:在每个学期依据教师拥有的实践教学工作量进行等级划分,激励教师主动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同时还需要全面考核教师实践教学的质量,预防实践教学只是流于形式。

(三)完善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反馈制度体系发展性

动态性是教师评价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教师评价结果的“诊改”。首先,构建完善的教师发展管理联席会议机制,该机制可以由教务、科技、二级院系等共同组成,其主要对各个部门拟定的教师评价指标进行设计,建立“诊改”反馈机制。其次,为教师建立发展大数据库,通过这样可以将教师职业发展战略进行管理,全面反馈教师多年教育的成果,如: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等。与此同时,依据学校发展主体方向,调整教师评价方案,以便于高职院校动态化管理教师,同时对教师进行动态化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结语

诊改工作推进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构建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可以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围绕“教师层面”、“学生层面”诊改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然而怎样深入的优化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使其可以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中发挥巨大作用依然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人文考核体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人文社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