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全程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策略
2019-11-14毛小娟湖北文理学院
■毛小娟/湖北文理学院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高校的招生人数和录取比例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步入了大学的知识殿堂,但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也出现了就业难的情况。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刚步入社会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经验积累不够等原因,并且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设置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导致大量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满意工作,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影响下,更专业、更有效的高校就业指导随之出现了。就当前而言,高校就业指导逐渐向着流程化、专业化和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方向发展,指导的形式也从早期的就面试和就业知识技能的单一培训形式,转变为多方面、立体式、流程化的大学四年全程式指导形式。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全程化的就业指导逐渐成为学生们的必要教育指导方式之一。这种就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自身特点,给予不同的方式指导,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和就业能力,让学生们能够在更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一、当今毕业生的心理状态
在2019年,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达到834万,达到有史以来的新高。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却逐渐放缓,许多公司对于用人需求也逐年有所下降,因此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异常严峻。那么,在如此恶劣就业环境下,大学生的求职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呢?据调查显示,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状况产生。
在如今,就业的环境是复杂的,是多元化的,大学生选择也更多样化。但是这些选择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机会,更多的是压力。激烈的竞争,严格的审核过程,一次次出现这种情况让大学生们难免产生灰心丧气的情况,以及情绪化严重、精神不振的状况,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抑郁。在下一次的就业面试过程中,这些不良的情绪会让学生们表现得更加不好,形成恶性循环,更难让学生们成功就业。
二、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
大学生们在就业时产生的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原因有两种。一方面是外部原因——严峻的就业环境和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就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在心理学界名词称之为情绪智力。这是指人在面对多方面挫折表现出来的品质,情绪智力较高的人一般比较外向,社交能力强,在经受挫折和打击的时候不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具有更强的自信心和自制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抗压能力较强。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由于就业压力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不仅仅是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所造成的,更主要的内部原因使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不强所导致的。所以们在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教育当中,应当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以此来提高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从而让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自信心。
三、专业化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不断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级的学生的情况来展开相应的教育工作。
(一)融入大学课堂,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技巧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他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大学校园里面很多情况和高中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上课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高中相比都是不同的,高中是“填鸭式”教学,大学更偏向老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除了学习方面,快速的熟悉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周边软环境也很重要,而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针对大一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是注重如何促进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环境,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等方面的指导。大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所以说在大学里对学生进行环境适应能力方面的培训,对大学生毕业以后快速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的社会会有很大帮助。
(二)指导学生有目标,准确规划自己的未来
对于大二的学生,由于已经在学校生活了一年的时间,对大学里面的学习和生活都已经有所了解并且适应了。这个时候就到了对学生未来的工作规划给予一定的启示,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工作做出合理的规划,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目标,并且能够根据计划如何实现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工作规划指导的时候,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情况认识清楚,通过一定的指导,使他们认清自身的特点以及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利用一定的测试方法来检测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他们未来所适合的工作。其次,要使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充分的了解,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未来对他们的工作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方面的知识在未来的应用情况,然后通过与学生自身进行结合让他们选出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三是指导学生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作出明确的计划,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能够对自身以及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明确的了解,然后要能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确定明确的目标,规划好未来,同时也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对自己的规划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改动。
(三)培养学生有职业素养,为成功就业做准备
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格外注重大学生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大学生自身能力的表达,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不仅仅要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作出明确的规划,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这就需要指导人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指导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要掌握可迁移技能(通用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适应性技能),例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这些技能的获得都要通过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题训练和实习培训来提高,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对学生的心理情况有了解,及时进行引导调整
一方面做好求职教育指导,在学生进入毕业季后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当主动引导学生摒弃“靠、等、要”的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先就业再择业,并且要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们乐观对待遇到的困难和就业压力,提高学生们的抗挫折和抗压能力,让学生以平常心态去面对所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自我心理认知,克服不良心理状态。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应对就业中所求职的工作,需要对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转变,比如:一是骄傲自满心理。一些学习能力强,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就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对职位要求高,不愿意下基层,更不甘心做简单重复的日常工作,对于符合心理预期的工作依旧挑三拣四。二是自卑的心理,与上述的学生相反,学习比较一般,无过人的技巧和能力的学生,在面对应聘职位的时候过于谦虚或自卑,从而错过了较好的职位。三是从众心理。一部分求职者跟随大众,别人怎样就怎样,缺乏主见,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或者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只是随波逐流,错过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于以上状况,老师要引导学生清晰自我认知,分析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根据自己的优缺点和大环境形势下就业状况,认真的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在这些的基础上,以增强自己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结语
对于大学生面对这些情况,学校还应该举办多种形式的相关活动,比如,开设心理咨询室或者请来就业或心理专家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应对能力,来减轻应届生的就业压力,使学生在无助迷茫的时候,得到有效的帮助,及时减轻负面压力造成的影响。并且,对于一些就就业压力特别大的专业或者是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比如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及时开导,鼓励他们积极与朋友、家人或者是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合理的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直面就业时遇到的压力和困难,从而更容易找到满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