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生军训军事理论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

2019-11-14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军事理论教材

■苏 鑫/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自从我国于1984年颁发《兵役法》之后,我国各大高校已经陆续对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进行了开展,并且结合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在学生的必修课之中列入了军事理论课程。通过军事理论课及军训实践相结合以来积累到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学生进行基本军事素养培养以及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军事理论教学能够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军事理论教学现状与阶段特征

在国家与军队相关职能部门多年的领导之下各省的军区司令部门与教育管理部门对于指导工作的力度进行了一定的强化,而且地方军队院校以及承训部队对于自身的职责进行了认真的履行,积极发挥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在这种情况之下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和直观的效果,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之中所积累到的经验也较为丰富。

(一)思想重视,教育机构较为健全

在当前各省的教育行政部门之中都会有一名专职负责管理卫生、体育以及艺术工作处的领导,而且大多数高校之中都已经成立了专门负责学生军训工作的领导小组,并且都会配备一名副职的领导主管。在各个高校之中负责学生军训工作的领导小组主要任务便在于制定教学改革方案、开展人才的培养工作以及对于选拔和培养教师方案加以制定等。在教学组织方面学生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对教学工作负责,而授课工作则由武装部门完成。在一些高校的武装部中尚没有设立军事理论教研室,而是成立了国防教育教学中心。诸如中国石油大学等对于国防生进行培养的高校之中还专门成立了国防教育学院,在一少部分院校之中也对国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了设立。

(二)齐抓共管,军地密切配合

在当前课程教育工作中紫红军地双方建立起了全方位与多渠道的协作关系,由此便更好的推动了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军地双方共同联合举办了多起学生军事训练与高校领导干部国防教育专题研修班,集中对那些负责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在各省的教育行政部门之中也会挑选一定的时间来对高校的军事理论授课教师加以培训,将他们集中在一起对于国家与军队关于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进行研读,并且对于军事理论的前沿动态与信息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国家国防建设与安全环境方面的最新情况进行了解,共同对如何强化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与国防教育的水平交流和探讨相关措施。各个高校也与驻地的军事单位构建起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对于军事理论教学工作进行共同的开展。负责承训军事院校不仅对所在地区高校的军事理论教学工作进行承担,而且还负责对于学生进行帮带与指导,对于地方高校的军事理论任课教师加以培养的同时选择固定的时间来对他们开设一些有关军事理论的专题讲座。一些高校之中还会定期组织学生们到部队之中进行学习和餐馆,并且邀请一些部队之中的英模人物到学校之中宣讲相关的军事理论。

(三)制度健全,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各省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在多年的摸索之后异性开始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军事理论教学制度。在对教学进行检查与评估的过程中在本科教学评估内容之中纳入了高校的理论教学,对于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督促和指导作用。在教学考核与管理两个方面始终坚持依照纲领要求来对训练进行实施,所开设的专题共有五个,并且规定了共需36个学时以及所能获取的学分,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方面的考试。一些高校之中还对课堂教学工作施行军事化的管理策略,明确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必须有统一的着装,而对课堂之中的纪律则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

(四)专兼结合,教学力量之间彼此互补

在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对军事理论教师队伍进行组建的过程中所选用的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方式,并且已经初步的构建起了一支在理论素质与教育基本功上较为理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在专职教师上,除了教研室主任与武装部长等负责人之外专职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小,常常最多也就五个人左右。这些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而担任兼职教师的人员大都是一些其他专业课的教师或者行政人员,这又使教师师资上的不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各个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培养以及选拔的过程中能够对军事理论教师的选拔标准进行明确,并且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定期举办一些授课竞赛或者学术交流等活动,并且将职称评定的内容之中融入竞赛成绩和所得各项奖励等相关因素。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的效果。

(五)保障到位,基本要求得以满足

为了更好的对军事理论教师适时的需求进行满足,各个高校对于保障经费设施以及教学场地等方面都比较重视,在投入方面打都基本满足了相关的需求,并且对于这些设施也大都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一些高校也拥有了固定的教学场所且场所之内设施较为齐全。以部分高校通过对校园网进行利用开发出了军事理论的教学平台,组织学生们在线对军事理论知识进行讨论和学习以及考试。

二、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难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

在很大一部分地区的高校之中都表现出了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使学生们对于军事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这又直接掣肘到了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的改进。很多学生以为虽然老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能够结合一些当前时事政策与安全形势,但是由于教师大都依照死板的教学大纲而少有发挥余地,这种情况直接造成了他们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当前军事发展和国际局势变化的不符,由此就在时效性上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学生以为在当前我国高效的类型相对较多,诸如工科、理科、医疗类以及体育类等多种类别的院校之中学生们的学习重点存有一定的差异,而且每一类的学生在自身的学习重点与学习兴趣方面必然存有一定的不同,而军事理论教学之中并没有对对象进行区分,在内容上所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方法,这又造成了内容上宽而不深,于学生们的实际需求相距较远的问题。

(二)教材编写权威性不足,难以对主要理论观点进行规范

虽然在军事课教学大纲之中已经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但是由于其并没有专门负责教材编写的统一机构以及负责对教材进行审定和把关的机制,由此造成很大一部分高校与省级教育部门之中所使用的仍然使一些自编教材,这些教材大都并没有经过各个领域权威专家的审定,由此很难保证其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在近些年来信息化战争理论发展的越发迅速推动了其外延与内涵不断完善和充实,而很大一部分院校之中所采用的仍然是明显滞后的教材,很大一部分观点仍然停留在一些从前的认识方面,甚至于还有很多的观点与当前的实际情况相悖。

(三)教师队伍专业性不足,难以维持教学常态运行

据统计发现有半数以上的高校之中并没有对专职军事教师进行配备,有的一些高校之中虽然配备了专职的教师,但是在数量上却并不足以满足教学工作开展的需求。这些教师不仅需要负责其对主校区学生的教学工作任务,还需要负责兼职分校区学生的教学任务。另外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还在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经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在一些高校之中负责军事理论教学教师之中只有很少的人员是国防教育专业。

(四)考核方法科学性不足,难以保证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在当前很大一部分高校针对军事理论知识考试的时候采用的仍然是期末闭卷考试的方法,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高校之中以学生论文作业与日常表现作为考核衡量的标准。即使一些高校采用的综合评定的方法也常常会受限于师资力量的不足而造成无法对每一个学生日常课堂表现做出准确判断的问题。

三、对于教学改革进行深化的方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

想要落实好教学大纲就必须有教学内容作为保证。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将军事理论教学的导向性与思想性凸显出来,并且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基本的目标,由此来对教学内容加以深化。在坚持统一标准和对教学大方向进行规划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学生所学的专业来对一些学生们喜欢听的知识内容进行设置。

(二)对于教材进行集中编修

教育部需要与军队相关部门一同抽调专家来对教材进行申编,统一对军事理论教材进行编修的同时保证教材所具有的规范性与一致性。为了保证教材之中的内容与当前形势相符就需要在议事日程之中纳入进教材的统一编修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一个较为固定的机制。为了更好的保证统编教材的使用得以落实又必须依照法规的形式来对教材的使用群体与范围进行明确,而为了更好的对教材在教学对象之中的感性认知程度又必须在对教材统一编修的基础之上鼓励那些对教材形式创新的行为。

(三)对考评机制加以完善

对教学考评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的关键在于对于计划的执行以及监控与反馈系统等,在行政管理层面对评价监控体系进行健全的过程中需要国家与军队的相关职能部门从顶层对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并且对于考评的内容加以细化。而在教学实施层面需要明确规范信息反馈以及应对评价要素。广泛应用跟踪调查与督导巡视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对于校园网络与移动通讯进行充分的利用,由此来更好的对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进行强化。

四、结语

笔者在本文之中简要分析了推进学生军训军事理论教学改革创新的相关方法,希望由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发挥出军训军事教学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猜你喜欢

军事理论教材
坚持理论创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