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学习效果途径探索

2019-11-14王圆月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学习效果

■王圆月 赵 然/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在考核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使课程没有受到应有重视,不利于该课程规范发展。形势与政策”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作用,新时代下“形势与政策”课急需进行改革,探索出提升教师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新时代下“形势与政策”课考核学习效果分析

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①这就决定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政治上的认同感,这是根本,深层次的价值观认同非常重要。“形势与政策”课是意识形态的教育,通过课程学习,要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发展现状,体会中国在建设和改革中去取得的巨大成果,增强对中国发展的自信心,认同国家政策方针,让认同感在和风细雨中培养起来,这是“形势与政策”课要学习目标。品德与素质是培养人才的两大核心要素,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授业解惑”,重要的是“传道”,要培养有品德的人,完善学生人格。所以,在考核学习效果中,要突出“立德”、“认同感”等方面。

理论的学习要落实到实践层面上。“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效果可从授课内容、教学环节以及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了解。授课内容一般都会体现时效性和新颖性,使学生在了解并国内外发生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自身认知,达到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课程目标。除理论知识学习外,还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理论解决实际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队伍建设上,队伍要多元,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专业与非专业课教师相配合,这样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推动课程良性发展。

二、规范课程教学,提升理论学习效果

(一)教材体系是开展课程教学的基础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基础,然而,“形势与政策”课主要讲授当前国内外在政治、文化及生态等领域出现的热点问题,国际形势,国内政策的重大部署等进行讲解,因此该课程时效性、动态性以及新颖性比较强,再加上各省份的省情不一样,各学校的校情不一等系列原因,使得该课程无法编写统一的教材供广大师生使用。但是,可以依据时事编写并细化的教学要点。“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可以分为:省情、国情和世情。比如各省份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写相关材料时实事求是、及时有力,将本省分的特色内容,实际状况展现出来,融入到材料中,从而规范课程教学内容。

(二)专题授课是提升课程教学的方式

“形势与政策”课没有统一编写教材,无所谓打破章节问题且内容逻辑性强,因此,有利于实施专题授课方式。专题授课方式避免知识上出现交叉重复,且注重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深化发展,这些都有利学生形成系统性知识,使学生能更加深入看待问题,拨开表象寻找本质。“形势与政策”课是和时事最紧密的一门课,其内容涉及面广,网络使得信息传播繁多杂乱,专题授课可以抽丝剥茧,将知识系统而深入地讲解出来。再者,“形势与政策”课程课时有限,因此教师在授课内容的选取方面要取舍适当,突出重点,讲破难点,以此为核心铺展教学内容,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

(三)互动教学是完善课程教学的过程

现在面对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强且富有个性,价值观多元。这些新变化,使得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应对新时代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课堂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交流。

教师要教,也要学,向学生了解其掌握知识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实现师生之间互动。良好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课堂获得感。方法上,可以采取探讨式、启发式和归纳式等,在对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时,抛出与专题有关的近期热点问题或者关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积极性,实现互动。

(四)考核机制是健全课程教学的条件

合理而有效的考核机制可以促进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式大多是期末写小论文的形势,占总成绩的50%—70%,加上大班教学,使得学生不太注重平时成绩,教师面多数量众多的论文,评分时可能过于粗糙,甚至可能会出现按学生字体好坏给分的情况,出现考核不公平,这样就会打击到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在考核上要注重全面的考核机制。例如,学生平时成绩,可以按课堂表现课堂、者课下作业和考勤三者来综合评定,三者之间的具体分配比例及参与方式选定可以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结课成绩除了可以采用当堂书写800字左右的小论文外,还可以分小组做实践调查,提交调查报告,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小组人员为5—8人为宜,人员分工要明确。

三、拓展实践教学,增强实践学习效果

(一)将授课内容与校史校情相结合

校园物质或者精神文化的熏陶对大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校园文化起到作用是无形。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在授课内容上,可以突出高校自身的特色。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定位和特色资源,“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结合校史校情,突出本校的文化建设和本土特色,达到“润德育人”的教学目的。这样做,既可以宣传学校特色,感受学校文化底蕴,增加学生爱校情感,又可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例如,就河北省的河北农业大学来说,就可结合学校特色资源,选取《农大好故事》、李保国教授、塞罕坝林场建设等事件,容易为学生接受,增强学习效果。

(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每个年级、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授课对象所学专业不同,学生所感兴趣的点和所关注的焦点也不同。因此,授课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所教学生专业有所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背景是有很大差异的。在此基础上,将所教内容和学生的专业背景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借助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视角,用学生易理解的方式去讲授课程内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对艺术学院学生,教师在授课时,降低理论难度,结合艺术人物或者历史故事,通过讨论、演讲等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将课堂授课与网络引领相结合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使得学生获取信息仅在点击之间,这就意味着如果教师不能将课堂内容和网络语言结合在一起,学生会受网络影响至深,学习效果也将难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围绕社会热点而变化,学生在面对热点问题发表见解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多变性。因此,在实践专题教学中,要引领网络舆论热点,对一些偏颇和违背客观事实的网络语言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整合,让学生了解到事情的始末、真实发展现状,理性应对,深入思考。课堂授课时,可以就有关热点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将大众传媒的视点适量地引入到课堂上,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引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四)将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下“形势与政策”亦有所作为,将课上所学贯彻到实践中。“形势与政策”课不是一味地分析当今的世界的形势和政策,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掌握的分析的能力,将掌握的科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充分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课程教活,学生在思想和实践上受到启发。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部分,是“形势与政策”课考核体系的创新发展,使学生从理论理解预测到实践上演练,从单纯的知识考察到实践能力转变,不断发展自我,成一名全面发展的新青年。

注释:

①《人民日报评论员: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政府网,2018-9-14.http://www.gov.cn/xinw en/2018-09/14/content_5322093.htm, (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2月20日).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学习效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