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对策

2019-11-14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网络媒体网民

■黄 璐/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舆论监督逐渐替代了以传统媒体为媒介的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成为公众实行舆论监督的一种新型模式,降低了我国公众的政治参与门槛,同时也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新的平台;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为公民和政府进行对话交流,开辟了新的渠道;它提高了民意在政府公共决策中考虑的分量,推动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主要方式。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得到了发展,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一经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网络舆论进行研究。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内涵,大多数人认为,凡是通过网络监督的行为,都属于网络舆论监督。

姜岭君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条件下的拓展,它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如电子数据库、电子课件等和各种网络形式如网页、电子邮箱、电子留言板、虚拟社区等,对掌握一定社会公共权力者行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以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张军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对现实发生的违反社会常态和规范的行为,通过意见整合形成舆论,以实现监督。其主体主要是网民,客体通常是各种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的违法和不当行为”。

我国著名学者陈力丹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看法有以下几点:“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复杂的群体,网络舆论并非都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网民具有自己的理性,能够分辨是非;网络舆论体现了网络的互动性,它往往来自最基层民众和社会各界,社会范围较广;在现代化大众传媒社会中,特别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后,舆论的分散形式找到了一个相对集中的信息平台,网上的信息传播,网络媒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舆论,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媒体是最接近舆论的一种现代化媒体。通过互联网实施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特点是,意见被传到网上形成舆论,并不能直接对被监督人形成舆论压力,因此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综上所述,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一国公民以互联网为媒介,对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提出看法,表达意见,并进行交流的舆论监督新兴模式。

二、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

(一)网络舆论监督凸显数字鸿沟

虽然网络舆论监督的低门槛性为更多的公民进行政治监督提供了基础,但是就其参与群体特点来看,网络论监督中青年群体参与较多,高学历人群参与较多;而其地域特色上来看,公民采取网络舆论监督方式的地区大多是经济、科技都比较发达的地区。我国实行网络舆论监督凸显数字鸿沟,其参与的主体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的地区,以高学历人员为主,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泛性。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事实依据不够客观真实

网络舆论监督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舆论监督所特有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发表看法和表达意见时,不需要考虑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人的喜恶。因此,公民可以在互联网上随意表达他们的意见与想法;甚至有人会对他人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散布虚假信息;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增加点击率,甚至会发布虚假消息,而网民们并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反而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息无的态度对其进行散播,从而加速了网络谣言的传播。

(三)网络舆论监督的监督方式有可能出现“网络暴力”

伴随着网络舆论监督传播的另一个词汇就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是网络上一种信息搜索的方式。它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广大网民为资源,通过人传人的方式,获得信息的过程。当互联网上刚刚出现热门话题时,有关话题的当事人信息并不完整,而网友过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促使他们搜索相关信息并把它晒到互联网上,满足公众的“看客心理”。在公民进行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公民有自身的言论自由。但另一方面“人肉搜索”出当事人的相关信息必然会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当不明真相的网友在事件进行讨论与传播的同时,无形中给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这就形成了网络暴力。

(四)网络舆论监督有可能干预司法独立

在出现有影响的案件时,网民往往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行评断,所以常常会出现舆论“一边倒”的情况,在司法审判的结果和网民的价值观念出现冲突时,具有人数优势的网民往往会结合起来,通过互联网指责司法部门,对司法审判形成舆论压力,影响司法审判的独立性。

三、针对我国网络监督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从互联网层面上讲,要创立绿色监督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往往对人的行为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只有在绿色干净的互联网环境中,广大公众才能公正、客观的看待发生的事实,并理性进行评论。

第一,逐步实现互联网用户的实名制。网络舆论监督是借助互联网这个信息量大且信息传播迅速的平台。在实行匿名制的网络环境下,网民们散发谣言的违法成本很低,同时也加大公安部门在对谣言的查处的技术难度,这就给良好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在实行互联网实名制后,网民们在发表言论时,会考虑到后果,能够有效杜绝非理性言论以及谣言的散布;一旦发生网络谣言的非理性传播,也便于公安部门迅速锁定目标,查明真相。

第二,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维护广大用户的隐私。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网站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增强网络的安全性,保证用户的隐私;另一方面要加大研究不良信息过滤软件的投入,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将血腥、暴力、色情等一些不良信息阻挡在互联网之外,为公众参与网络舆论监督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第三,加强行业自律。“一方面,网络媒体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获取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应切实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信息价值等尺度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这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必须坚守自己行业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底线,以实现社会价值为最终目标。网络媒体要遵守传统媒体的原则和道德准则,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其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

(二)从公众层面来说,要提高公众自身素质

自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产生以来,其参与主体主要是广大公众,因此,公众自身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公众在有序的参与网络舆论监督时,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学习互联网技术,为参与网络舆论监督实现软实力。网络舆论监督凸显数字鸿沟,主要是公众自身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程度的差异性造成的。假如一个人不会运用互联网最基本的技术,那么他参与网络舆论监督就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公众要积极学习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为参与网络舆论监督做好技术准备。

第二,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一方面网民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相互尊重,为创建绿色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网民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在实行网络舆论监督时,要做到理性、客观和公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公众的自身素质就成为网络舆论监督有序化参与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网络进行舆论监督,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网民的行为都是隐蔽的,所以公民的行为都要依靠自觉性,只有公众自觉做到才能真正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公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最主要的方式,它弥补了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缺点,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便捷性;但是,随着网络自身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在实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这就要求互联网行业自身加强自律,创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公众自身则要加强道德修养,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积极有序的参与网络舆论监督。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网络媒体网民
舆论监督
——彰显担当 推动进步
西方网络奥运会报道的特点与启示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监督的五个方面
网络反腐——舆论监督的利器
商业新闻
有感“网民节”
“难点”也是“亮点”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