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40年湖北文学批评概览

2019-11-14周新民

长江丛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批评家文学批评湖北

■周新民

新时期之初,省作协以武汉高校中文系教师为主体,组建文艺理论组,骨干成员有武汉大学的陈美兰、易竹贤、於可训,华中师范大学的孙子威、王先霈,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的周勃、邹贤敏、郁沅等,湖北文学批评队伍得以初步组建,从而推动了湖北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近40年湖北省文联、作协,武汉市文联和作协,在组织文学批评活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江岳、李建华、蔡家园等一代代文联、作协系统的文学组织工作者,不仅组织了文学批评家开展文学批评活动,还亲自参与文学批评实践。近些年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作家协会组织的“青年文艺批评家沙龙”反响热烈,是湖北省相关文艺机构推动湖北地区文学批评活动的又一重要实践。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主编的《回顾与选择——新时期湖北中青年作家创作研究》(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和湖北作协理论研究室江岳主编的《湖北新时期文学评论选》,也推动了湖北文学批评的传播与发展。湖北地区文学批评报刊在湖北文学批评阵地建设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湖北日报》的“东湖”副刊、《长江日报》的“江花”副刊、《长江文艺》《芳草》所开设的相关文学批评栏目,闻名全国。专门性的文学批评刊物《新文学评论》《文艺新观察》《长江文艺评论》《长江丛刊》,都先后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湖北省高校林立,中文专业教师队伍实力强劲,为湖北文学批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队伍。按照1980年代以来活跃在批评史上的代际特征,湖北省高校批评家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代批评家。第一代是,1980年代初期开始影响湖北文学批评的一代人。一直致力于文学批评工作的王先霈、於可训、陈美兰、涂怀章、江岳诸位先生,是40年来一直活跃的文学批评家。第二代文学批评家主要从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开始从事文学批评,主要有昌切、樊星、王又平、李俊国、吴艳、蔚蓝、刘川鄂、高晓晖、李建华、李鲁平、王毅、杨彬等。第三代批评家主要是1990年代乃至新世纪开始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主要有李遇春、叶立文、吴道毅、罗义华、庄桂成、蔡家园、周新民、梅兰、王均江、阳燕、杨建兵、刘波、张翼、杨晓帆等等。三代文学批评工作者在不同年代的贡献,共同描绘出了40年来湖北文学批评的地形图。

近40年来湖北第一代批评家文学批评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守正与创新并举。这一代批评家的文学批评观念是以现实主义的美学为基本特征,美学观念趋于守正。同时,这一代批评家以文学批评实践与文学批评理论为两翼,批评方法、批评理论上新见迭出,在文学批评方法与批评理论建构上,表现出鲜明的创新特征。这一代批评家以王先霈、於可训、陈美兰、涂怀章、江岳为代表,下文将依次论述。

王先霈原本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因此,他的文学批评首先注重理论思考。王先霈对文学批评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探索性的贡献,1980年率先在国内开设了文学评论的独立课程,于1986年出版了《文学评论教程》,获得了广泛的认同。王先霈倡导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他在充分肯定社会历史批评这一具有民族传统的基础上,还提出各种文学批评方法应该共有开放性的理论品质。这种体现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中的理论思维观念就是“圆形批评”中所追求的“互谐”的境界。1991年,王先霈发表了《建设“圆形”的文学批评》,并于1996年出版了《圆形批评论》专著,系统倡导“圆形”文学批评理论。在王先霈看来,文学性质并非是单一的、片面的文学学派所能够涵盖的,因此应该提倡多角度、多方法并存的批评理念,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把握文学性质,背弃原有的那种机械、单一、程式化的忽略了文学审美特性的文学批评模式。于是,取直线型文学批评之深刻的、周密的理性分析,取散点型文学批评之生动的、整体性的感性体悟,王先霈最终提出建设辩证、感悟与理性相融合,适合文学审美特性的圆形批评观念。“圆形批评论”还试图融合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感性因素和西方文学批评的理性因素。因而,圆形批评倡导各种文学批评彼此独立又彼此渗透,提倡任何方法都只是文学批评历史螺旋和共时发展的圆圈上的一个点。

於可训在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上取得了丰赡的成就,他的文学批评文风儒雅,眼光敏锐。於可训的文学批评从1980年代开始至当今,大概经历了1980年代开放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1990年代“历史”批评、新世纪的对话批评等三个阶段。於可训和他的同时代人在致力于恢复和重建社会历史批评传统的过程中,走上了文学批评的道路。从其文学批评活动伊始,在方法论上就不可避免地打下了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印记。於可训认为,在面对按照现实主义的艺术模式真实地、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历史进程和深刻变化的诸多作品时,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是有力的。进入1990年代后,於可训的文学批评活动侧重于实证研究,以历史连续性视野去观照文学。“历史”批评注重把文学还原到具体的、复杂的历史场景之中,注重文学作品之间、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复杂的历史性关联。沿着“历史”批评的学术理路,於可训进一步深入地揭示了当代文学史所存在的复杂状况。自2002年起至今,於可训在《小说评论》杂志上开辟“小说家档案”专栏。每期专栏关注一位有成就且影响较大的当代小说家。专栏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主持人的话、“作家个人自述”、“层次比较深入的对话或访谈”、批评文章和小说家的作品目录。这个栏目的设计具有鲜明的对话批评特征。

於可训在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上也有自己的独到思考,著有《文学批评理论基础》。与草创期的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不同,於可训的文学批评理论建构,聚焦于文学批评的科学性理论之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认为,当下的文学批评脱离了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这一根本性要求。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到底如何界定?他认为,文学批评的科学性是一个相对的标准。他从批评的对象、主体、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学批评科学性的内涵、形态。他认为,对批评的科学性的判断,“总是与下列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即批评对象的描述、解释和判断的有效性和深刻性,包括批评依照一定的理解正确地提示对象和在创造性的价值转换(由艺术的形式转换成理论的形式)中对对象的独特发现;批评家的心智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包括批评家所选定的方法、模式符合思维的一般规律和这种合规律的方法、模式对于实现具体的批评目的来说是合用的和适宜的;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文化活动和文学研究活动对与它构成一定效用关系的环境诸因素的价值和意义,包括对作者、读者的影响力,对文学理论、文学史的建构作用,和批评活动的成果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文化产品对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意义等”(於可训,《文学批评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6-47页)。他关于文学批评科学性标准的理论设想,为当下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指出了合理路径。

陈美兰在批评界产生较大影响的是《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着眼于长篇小说的论析,但是全书贯穿着映现当代文学40年发展与变迁的轨迹。《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最富有启发性的是对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思维定势的深刻剖析。陈美兰认为,描写建国后知识分子命运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命运的长篇小说,在安排情节时基本都遵循历史潮流和人物命运相吻合的发展模式。例如七八十年代的历史潮流是十年动乱、农村破败发展再到农村改革、实行责任制,与之相应的是农民的命运,由经济贫困、生活惨痛转变为生活富裕、精神昂扬。陈美兰认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这种凝固的模式化,无疑大大制约了小说家创造性的发挥。陈美兰从中总结出这种模式背后的中国传统思维的惯性,即中国传统中的直观性思维方式和所谓一阴一阳、阴阳对立的“一体两面”思维方式。这样的见解是非常独到而又深刻的。陈美兰对于1990年代以后的文坛新变化同样关注十分密切,对于正在发生着的当下文坛的一些新现象进行分析探究时,表现出了一个研究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沉稳厚重的批评个性。

像陈美兰这样注重文学文体特征的批评,是湖北文学批评的特色。湖北报告文学在新时期初独领风骚,湖北学界也掀起研究投告文学的热潮。尹均生与杨如鹏合作的《报告文学纵横谈》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报告文学研究专著。后来,他又出版了《国际报告文学研究》。洪威雷有专著《报告文学的写作》,涂怀章亦有《报告文学概论》。新时期初报告文学批评上的实绩,使湖北在报告文学研究领域走在了前列。在散文研究领域,涂怀章还有《散文创作技巧论》和《碧野的创作道路》等著作。涂怀章专著《散文创作技巧论》关注散文创作的“程序”、“规则”和“类型”一类的操作技艺,但并没有止步于“技术”层面,还广泛涉及散文创作的认识论、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生命意识和审美价值等领域,把“形而下”与“形而上”有机地集合起来,深化了散文的本体层次,从而大大地超越了低层次的僵硬的“做法”之樊篱。涂怀章的散文评论还注意到了散文创作的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经由散文创作技巧研究而宣喻了他对人类、存在、生命、情感、价值和理想的思考,把散文创作看做是一种生命价值与灵魂跋涉的生存行为。他的散文批评吸收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诸多滋养。注重文本分析,以“春秋笔法”点染古今中外众多著名散文篇什的风采以及作家们的创作心境。

江岳长期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学组织工作。他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江岳文艺美学论集》之中。他不囿于纯思辨,更是注意观察、思考生活,注重对现实生活的美学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近几年,江岳关注文学前沿问题,先后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江岳的文学批评最大的特点是,他把对形而下的关注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从美学与哲学的深度来解决前沿的问题。比如在《从审美到审善》一文里,没有停留在文学现象的一般性描述上,而是力求寻找折腾乱象背后的规律。江岳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是简单地对现实加以解构,而是把建构作为解构的依托,从而显现出理论的深度。江岳的文学批评还敢于针砭时弊,毫不留情的批判锋芒随处可见:“批评在一些所谓的批评家那里,成了自说自话、自我陶醉、自娱自乐、自谋私利的工具,完全没把读者放在眼里”,“很多批评家把问题说清楚的能力不足,把读者说糊涂的能力有余”(江岳,《批评的读者意识》,载《文艺报》2011年9月4日第2版)。

令人敬佩的是,这一代批评家仍然活跃在文学批评界,仍然在为湖北文学批评贡献着活力。

40年来湖北文学批评界的第二代批评家基本上是1980年代接受了本科、硕士阶段教育的一批批评家。1980年代初中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教育领域、文化界产生了极大反响。配合经济上的改革开放,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深入影响了正在高等学校求学的学子,并对他们的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湖北第二代文学批评家们的文学批评充分体现了1980年代思想文化的回响。昌切、樊星、李俊国、刘川鄂是其中的代表。

昌切文学批评的突出特点是理论分析与文本阐释相结合。昌切思锋锐利,思之所到,循序渐进又扎扎实实地逼入深处,思路明晰、严谨扎实。昌切善于将小说批评置于小说生成的文学背景之中,与文学思潮紧密联系起来,富有穿透力。昌切的《先锋小说一解》,认为1985年以前的小说并不具有先锋小说的特征,在基本精神上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并无多大差异。因此,昌切认为,余华的《活着·上》和东西的《后悔录》是以身体经验为中心书写“文革”记忆,所承续的依然是“五四”以来启蒙叙事的文学传统。昌切通过《兄弟·上》中偷窥、《后悔录》中围睹的情节,分析了“文革”时期普通中国人荒诞的身体经历。根据现在的身体经验,用带有夸张、反讽意味的调侃笔调描写身体可笑可悲的处境,以揭露“文革”的历史理性和道德戒律压抑摧残人性的“罪恶”,是两位作家共同的旨趣。昌切通过对“文革”以来启蒙叙事传统的清理,分析了两位作家与这一传统的精神联系。昌切认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的启蒙思潮,直接影响了余华、东西的创作;只不过,他们的先锋或叛逆姿态遮蔽了这种精神联系。他们重视艺术而不反启蒙,并未抛弃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对人的认识。启蒙思想是昌切分析新时期小说的重要参照系,昌切的《无力而必须承受的生存之重──刘恒的启蒙叙述》一文,也是以启蒙思想为重要的坐标原点。昌切认为,刘恒自1980年代后半期以来至1990年代的文学创作,在文学精神上一脉相承,仍然以对人的探索为中心,侧重人性——生存的启蒙。

李俊国原本是中国海派文学、京派文学研究最重要的拓荒者。他的文学批评带有学术研究的厚重与深邃。坚守知识分子立场,是李俊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色。尤其是《在绝望中涅槃——方方论》一作,体现得最为清晰。李俊国以“知识者写作身份”问题作为全书研究的贯穿性主题,详细分析和梳理了方方“知识分子”写作的形成与多元混杂时代下的“分化”过程,以此来应答知识者作家在后现代语境中,如何“坚守”知识者写作立场、知识者写作的意义所在。李俊国还讨论了作家如何保持自身的写作姿态等问题——这也是20世纪中国百年文学创作所未能正面而切实加以思考与研究的关键问题。李俊国认为,方方的文学创作聚焦于“生命写作”,“她以‘人’为聚焦点,以‘人’的现世生存状态及其历史命运形式为展开、辐射方式,以‘人’的精神、灵魂、意绪、心灵为透视中心”(李俊国:《在绝望中涅槃——方方论》260—261页)。如是观方方的文学创作,既揭示了方方文学创作的特色,也彰显了李俊国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李俊国坚持“文学的主要存在意义,在于对‘人’的存在性体验以‘文学性’表达”的文学观(《以无边的“游荡”趋向精神的“高原”——张炜小说《你在高原》的结构—功能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这也是李俊国坚守纯粹的启蒙文学观、“纯文学”观的表现。

樊星是一位勤奋的批评家,文学作品阅读量大,善于把握批评对象的特征,以地域文化批评最有影响力。在1980年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探讨中,地域文化成为最重要的载体。樊星所著《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善于勾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1980年代文化反思的代表作。以地域文化的角度切入当代文学研究,重估地域文化的审美价值,深掘地域文化的“老井”,去勘探民族精神之源,是1980年代地域文化批评的重要内容。有论者将其比喻为“解开地域文化与当代文学浑然一体的关系之锁”的“钥匙”。樊星“站在西化的文学思潮之外”,开掘文化的富矿,守望精神的家园和张扬民族的魂魄。在樊星看来,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气脉之间的衔连与对接,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精神之间的承继与发展。这种“气脉”与“精神”在时空中的承接,保证了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能够“超越时代局限”,富有“更长久的(有时甚至是永恒的)意义所在”,因为“它是民族性的证明,是文明史的证明”,“能够经受住时间的磨洗,战乱的浩劫,昭示着文化的永恒生命力”。樊星关于地域文化的论述,吸收了1980年代文化反思的有益成果。正是有着文化上的自觉性,樊星关于地域文化与当代文学关系的探讨,有了深厚的思想“底盘”。以此为基础,樊星对以山川风物、名胜古迹、四时景致等构成的地域文化的自然景观和以民风民俗、方言土语、传说掌故等构成的地域文化的人文景观的生动描绘中,让文学现象一下子鲜活起来,充满生命的律动,同时也让地域文化研究变得绚丽多姿。此外,樊星还对地方民俗、文化景观、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世纪之交,樊星以全球化的视野,对中国文化正在发生的变化,做出了精准描述与评价。在全球化视野之中,中国其时正在发生的文化变化,何尝又不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表征呢。由此可见,樊星的地域文化批评,视野十分开阔。

刘川鄂的文学批评,力求“求其全美”,代表作是《池莉论》。他认为,池莉对市井生活作了精细的描绘,对于认识转型期中国市民社会众生相有极大的价值。刘川鄂认为,池莉过多地认同了市民价值观念,无助于当代精神生活的提升;池莉注意到了知识分子性格中的某些消极病态因素,具有一定的警醒意义,但存在着较为严重地贬抑知识和贬抑知识分子的不良倾向。他认为池莉小说文体,是一种适合市民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唠叨文体”。刘川鄂对当红作家池莉的批评,一是展现了批评的锋芒;二是体现了批评家的真诚;三是批评标准的高度,为最高级、最全面、最完美。

其实,湖北还有一大批属于第二代文学批评家阵营的批评家。他们的文学批评也各有特色。王又平著有《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借助对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的评析,理清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并试图回答文学转型的流向问题。邹建军长期从事诗歌批评理论建设和批评实践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现代诗的意象结构·本体篇》《现代诗学》等著作。《现代诗学》涉及到中国现代诗学的种种重要范畴、命题与概念,如对诗的“本质特征论”,“诗的创作法则论”,诗的“审美形态论”,诗的“主体与客体论”,诗的“审美价值标准论”,诗的“发展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探析。李鲁平对全国性或地域性的文学现象比较关注,曾发表多篇关注进行中的文学现象的评论。如发表在《文艺报》上的长文《欲望叙事对文学道德理想的消解》,对当时文坛比较流行的以下半身写作、隐私写作为代表的欲望叙事现象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评述。在湖北地域文学研究方面,李鲁平曾对三峡地区三十年的创作、对荆州的文学现象、对武汉新时期三十年的创作、对新时期湖北的诗歌都专文作过总结分析,这些成果都集结在《湖北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亲历》一书中。李鲁平兼具学院派批评家的理性思辨和作协派批评家的审美感悟。他对业余作家、基层作家倾注满腔热忱,在对湖北文学尤其是武汉作家作品的持续性跟踪和研究方面,他的成就最为突出。夏元明主要关注现当代小说批评,但他的批评对象不局限于小说本身,而具有广泛性和延伸性;他的批评方法体现了学科间交叉互动的特点,如借助语言学对作品中方言的分析、借助比较文学分析作品的异同等。龚举善著有评论集《走过世纪末门——中外报告文学略论》。他的报告文学批评的首要特点是善于使用文化批评的方法。龚举善的报告文学批评还善于运用文本细读法。在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透析中他认为,强烈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人类关怀是斯诺深入社会、考察人生、思考未来以及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归结点,开拓性地将“斯诺精神”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魏天无是湖北地区为数不多的既有诗歌批评理论也有诗歌创作实践的学者。在诗歌批评方面,魏天无比较注重对诗歌创作潮流与诗歌现象的观照,发表了《不可能的“纯诗”与可能的诗》《以诗为诗:网络诗歌的“反网络”倾向及其特征》等代表性诗歌批评。而最彰显魏天无诗歌批评成就的是他的著作《新诗现代性追求的矛盾与演进——九十年代诗论研究》。20世纪新诗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是新文学中非议最多的领域。个中原因自然复杂,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诗歌批评理论建设比较薄弱,是制约中国新诗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1990年代,新诗发展相对比较萧条,如何振兴新诗?魏天无从诗歌批评理论入手,尝试为新诗发展找到道路。魏天无的诗歌批评理论建立在理想的诗歌观念基础上,这种切中时代诗歌观念的诗歌批评理论思考是魏天无的一贯立场。

本属于第三代批评家的1970年代的文学批评,也在全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限于篇幅,在此简要陈述。1970年代出生的一代文学批评家,基本上是在1990年代末期至新世纪初期完成专业学习。他们的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代际特征和时代特征。这一代批评家关注的内容广泛。李遇春主要从事旧体诗词批评和当代小说批评,两类文学体裁的文学批评相互支持、影响。李遇春的旧体诗词批评具有新鲜锐利的色彩,而当代小说批评具有文学史研究的特色。叶立文的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先锋小说领域,围绕先锋作家的文学笔记,他近些年对于作家批评的研究,开拓了先锋文学研究的领域。周新民主要关注1990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他对近20年长篇小说的发展趋势、特点,有着深入的了解。周新民的中国“60后”系列访谈,以对话批评的方式,对中国近40位“60后”作家有着比较系统的考察。蔡家园的文学批评具有文本细读的特色,于文本细读之中洞察文学精神与文学形式的特征。阳燕的文学批评主要关注湖北的文学创作,她善于从文学潮流变迁中审视作家的创作。王均江的文学批评富有思辨力。梅兰的文学批评注重精神要素的发现。荣光启的诗歌批评,注重文本分析和诗歌艺术的考察。刘波的诗歌批评,注重诗歌潮流中体现诗人的创作特征。值得庆幸的是,1980年代文学批评家在崛起,杨晓帆、朴婕等,已经广为批评界所瞩目,显示了湖北文学批评代有人才的可喜局面。

湖北文学批评十分关注湖北本地区的文学创作。湖北学者对本地区的文学创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王齐洲、王泽龙、刘川鄂、熊忠武、江胜清等学者出版有研究湖北文学史的专著,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还相继成立了研究湖北文学的专门机构。湖北大学在1980年代就成立了湖北作家研究室,对湖北地区的作家作品展开专门研究。2000年11月推出了《当代湖北作家研究丛书(第一辑)》,共7种。以几位在学界较有影响的作家为对象,在对这些对象进行严谨而全面的个体研究的基础上,贯穿着学术界及文坛所感遇的普泛性、焦灼性话题,以及对新时期以来的湖北文学乃至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刻的反思与剖析,对湖北文学以及中国当代文化也有理性审视与批评。《丛书》在分析了湖北作家创作的同时,也超越了地域性研究的范围,直接回应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可以看作是湖北文学批评界对新时期文学的一个较好总结。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熊忠武主编的《湖北当代文学概观》,系全国第一部省域文学史。湖北工程学院(原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新时期湖北文学研究、江汉大学的武汉作家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的湖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都各有特色。

2000年湖北大学文学院教师撰写并出版了《当代湖北作家研究丛书(第一辑)》,他们精选出方方、池莉、刘醒龙、邓一光、陈应松、叶大春、刘继明等7位有全国性影响的知名湖北作家展开研究。《丛书》首开全国学术界区域性作家群体研究的先例,更重要的是,这套作家论丛书在研究思维方法上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对7位有代表性的湖北作家进行了深入剖析,诠释了他们个人的文学品格和精神追求并对其作品的价值取向作了个性化的判断,为读者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文学世界提供了理性参照。丛书的编撰者们没有刻意强调湖北作家在写作风格上的一般特征,而是通过对7个典型个案的追踪与分析,来观照诸如池莉的市民写作、方方的知识分子写作、刘醒龙的现实主义文学、陈应松的“精神还乡”、刘继明的“人文关怀”、邓一光的“兵”系列和叶大春的笔记小说等诸多热点理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研究放在一个开放的话语系统中,通过对一些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与流变轨迹的把握,站在当下社会人生、文化价值转型体认的基础上,对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的剖析,考察他们与一些思潮流派的关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创作立场,他们的优点与不足,他们对整个新时期文学所起的推动或制约作用,以及他们在世界文学发展的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特色,进行深入、细致、切要的分析。《当代湖北作家研究丛书》超越地域性研究范围,直接回应了1990年代以来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在作家研究的基础上提炼、贯穿着学术界及文坛所感遇的普泛性、焦灼性话题,以对新时期以来的湖北文学乃至文化、历史的深刻反省和剖析,对当下湖北文学和文化状况的理性审视与批评,来建构起更具独立品格的人文知识分子的言说空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熊忠武主编的《湖北当代文学概观》,系全国第一部省域文学史。本书分为总论和湖北当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章。万余字的总论部分,是湖北文学研究史上第一次对20世纪50至90年代本省文学发展史的描述,资料翔实、评价中肯,具有开拓意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湖北工程学院(原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立足孝感、关注湖北、放眼全国,力争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开拓,逐渐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江汉大学的武汉作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世纪之交为界分成两个阶段。上个世纪的成果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作家的个案研究,如张维麟、邱胜威、吴正南、张晧、吴艳、吕幼安等教授对曾卓、管用和、方方、池莉、邓一光、刘醒龙、陈应松等作品的评论;二是在《江汉大学学报》设置“武汉作家作品研究”专栏,发表武汉作家研究成果包括校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三是主办武汉作家作品研讨会或把作家请进教学课堂,曾为管用和、陈泽群、姜天民、池莉、陈应松等作家主办作品研讨会。2008年成立了“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中心”,集中力量搜集汇编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包括不同媒体的创作资料(作家作品、创作谈和文艺评论)和研究资料(对作家创作思想和作品的文学批评)。这些努力在推进湖北武汉作家的学术研究、促进湖北武汉作家群的创作方面都是弥足珍贵的贡献。

个人感悟与学术理性并重是江汉大学文学批评的整体特点。吴艳注重对作家作品的文本批评,将作家个人创作动态研究贯穿其中,也关注当代文学批评的利弊得失,开展对文学批评的批评。对湖北少数民族文学的关注和研究主要由中南民族大学的学者承当。吴道毅的专著《当代湖北民族作家文学研究》主要是以新时期以来湖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是鄂西地区)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这一时期的小说、诗歌、散文的创作特点。杨彬的《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审美特色研究》以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审美为研究对象,富有启示性。湖北文学批评家群体的文学批评实践活动,构成了近40年来湖北文学批评的主脉。他们和湖北地区文学事业工作的领导机构、编辑家、文学批评阵地等构成了湖北文学批评的基本内容。由于时间关系,这一次湖北文学批评近40年的发展态势,以第一代、第二代具有标志性的文学批评的突出特点为基本内容,恐难以彰显湖北40年来湖北文学批评的全貌。最后有必要交代一下,本文是在本人执笔的《湖北文学史·当代卷》的文学批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删改完成的。周新民,1972年出生,湖北浠水人。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现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理论界)、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武汉市黄鹤英才(文化)计划。兼任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猜你喜欢

批评家文学批评湖北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色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先秦两汉为中心
新锐批评家
驰援湖北
今日批评家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奎妮·多萝西·利维斯文学批评国内外研究综述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湖北各地2月中旬蔬菜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