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探究
2019-11-14赵昆磊南京医科大学
■赵昆磊/南京医科大学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伴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出现与应用,医学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学生群体中话语权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冲击。学生干部长期活跃在班级管理、院校各级学生组织中,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学生当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同时身为干部,又承担了一部分学校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与职能。因此,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使其自身各项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主动带动身边同学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扮演更积极、重要的角色。
一、医学院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缺乏主动性,责任意识薄弱
目前医学院校主体基本上是95后、00后的学生,他们由于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等因素,个人意识较强、易以自我为中心。针对学生工作事务,部分学生干部只是就事论事的完成交代的任务,并没有主动承担起项目负责人一职,也未能积极思考如何更好、更高效、更有创意的完成。对于工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个人缺点和不足之处,也没有及时总结和反思。
(二)欠缺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意识
部分学生干部个人表现欲强,未与团队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凡事都以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为主,活动项目讨论中听不进团队成员的建议,对自己的能力盲目自信,对他人的行为表现异常挑剔,这会直接降低分工协作中的相互配合和认可程度。有时,大量的任务安排积压在个人身上,一方面会导致团队工作效率低、任务完成进度慢,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团队的长期发展。有些学生干部对职责与岗位的认知有偏差,与自身利益相关、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才会主动承担,缺乏奉献服务的精神,心态浮躁,过分看中得与失。
(三)时间管理能力欠缺,多任务处理能力弱
医学院校课程专业性强,学生课业压力较大,有些学生干部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做好时间规划,难以平衡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无暇顾及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出现,有些学生干部自我控制力较弱,电子产品的使用占用他们的大量时间,无法静心专注的进行学习和工作。面对多项工作任务同时进行时,部分学生干部常常会显得手足无措,并未分清楚手头任务的轻重缓急,常常被工作牵着走,却没有精简分析任务。
(四)抗压能力差,容易焦虑
有些学生干部做事爱拖延,工作任务停留在口头吐槽阶段,没有主动与老师和团队同学沟通任务的难点和困惑,经常等到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刻才着手工作。部分学生干部对自我要求较高,未能实现将压力转换成工作动力,推动工作的高效开展。当现实结果和既设目标之间出现偏差时就会很受挫,“玻璃心”的学生干部可能会消极的对待后续工作,甚至辞职。
有些学生干部的学习生活缺乏目标导向,做事情凭着兴趣和热情,容易从众;总是想的太多,思考、实践的少。有时,辅导员老师要求学生干部制定个人或者团队的工作计划、具体目标,部分学生干部就会因此十分焦虑。
二、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的建议
(一)重视选拔过程和综合能力的考察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严格把关学生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过程,从而扎实团队建设的基础。班级、校院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等可以以竞选演讲、无领导小组讨论、职位规划等方式向大众展示自身的优势和“亮点”,但是因为有些学生干部语言表达能力强,执行力弱,导致竞选时的慷慨激昂并未持续到接下来的学生工作中,很多想法也都停留在言语层面,所以辅导员老师要重视选拔过程和后续的考察。大学入学之初,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高中简历、入学教育、军训、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方式了解学生干部候选人,根据竞选现场投票结果再和候选人谈话,执行试用期考察制度密切关注学生干部的表现和思想动态,如有不适,及时调整岗位和相关人选,让学生干部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二)建立符合医学生个性特点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
首先,要因材施教,尊重并引导学生干部的个性化发展,培育创新性的领导力。根据前期的观察、反馈,进行学生干部分组培训和导师制管理。团队精神是学生干部培训的核心理念,以小组为组成要素、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集体或个人为代表展示等形式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了解,培养团队意识、形成团队合力。
其次,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干部的执行力和实干精神,避免以个人为中心,学会分工协作与相互协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学生干部团队工作氛围和培育环境。通过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干部将平时所学、所思、所悟都转化为行动,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提升学生干部的抗压能力也是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面对不熟悉的情况、复杂的工作项目,很多学生干部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预期计划,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容易沮丧、焦虑、甚至怀疑自己,也会使整个团队都充满着负能量。辅导员老师要实时关注学生干部的思想动态 ,鼓励学生在迎接挑战、实现创意想法时学会接纳风险和失败,保持积极、自信、乐观、平和的心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消化、协调、控制负面消极情绪,学会自我疏导和发泄,优化自身情绪的管理,为学生干部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及时的咨询帮助。
积极推动学生干部导师制度,给每一位学生干部配备导师,可以根据学生干部的性格特点、优势弱点,更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人成长计划,设立大学学习生活目标,及时解决学生干部的疑问和困惑,平衡好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和生活。
(三)培养团队精神,建立团队文化
学会尊重每一位学生干部的个性和意愿,培养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将创意和想法落地成型,通过责任意识、个人目标驱动自己完成手头上的任务,对所在团队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干部配备的导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肯定学生的成长,遇到失败和突发状况,要及时分析前因后果;大型活动结束、项目完成后,带着学生团队进行“复盘”,回顾关键环节,对个人、团队、实践执行中的表现给予肯定评价和表扬,同时对做的不好的地方进行总结反思,为接下的学生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每次学生团队换届之后,要尽快组织学生团队进行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和团队建设的培训与实践。新的成员在团队组建开始阶段,面对共同的话题和任务,试着接触、了解、沟通,彼此建立起信任,是团队协作的基础。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干部学会宽容,尊重他人的想法,学会用合适的方法、逻辑思维说服团队成员。同时,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在团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自身优势,在学生工作中依靠团队的支持,迎接新的挑战,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加强学生组织中团队文化的建设。每个团队根据自己学生工作的属性,建立有自身工作特色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基于成员相同的价值观和责任感,驱使团队朝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奋斗,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工作磨合中,团队成员互相包容,遇到难题,一起商议讨论出解决方案;面对失败,不惧承担责任,并及时总结经验;勇于当面指出团队成员身上的问题,敢于尝试和创新,发挥团队合力,营造轻松团结的文化氛围。
(四)优化激励机制
要强化学生自我激励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干部正确认识自己,保持谦逊平和的处事态度,高度自律,主动承担更有挑战性的工作项目,通过自身的坚持、投入和奉献,带动团队成员和身边的同学朝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通过授权激励,给予学生干部足够的空间,促进其自我发展。辅导员老师对学生干部要有足够的信任,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干部成为学生活动的“决策者”。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其实也是学生自我认识、教育和成长的过程,辅导员老师对学生干部要多信任,少严管,营造支持的环境,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性。
学生干部团队建设是医学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培养方案、目标和体系,推进学生干部团队高质量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