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笔驾鹤去天堂画春光
——悼念《剧影月报》美术编辑何晓洁老师

2019-11-14

剧影月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周江苏美术

3月28日晚饭后,我坐在沙发上习惯地拿起手机,进入微信浏览一番。发现有何晓洁老师的爱人汤永炎老师的一条新的微信提示,打开一看,内容竟然是我们亲爱的姐姐,我们敬重的何晓洁老师驾鹤西去,离开了我们。我的大脑就像被锤击了一下,心揪得生疼,眼泪也刷地流了下来。我爱人和女儿见状忙问我怎么回事?她们得知噩耗也流泪不止。考虑到汤兄正在悲痛及忙碌之中,我给他发去了慰问信息;随后,我又给《剧影月报》的孙晓英老师去了电话。电话的那头,孙晓英正是大哭过后,嗓子嘶哑,泣不成声。

何姐是《剧影月报》的资深编辑,在《剧影月报》工作了32年。期间,我的老母亲曾经和她同事9年;我跟她在一起工作了整整22年。最近我的脑海里时常会回忆起何姐编稿时专注忙碌的身影,和她对朋友同事谦和热情的音容笑貌。何姐的一生为人非常低调自律,凡事不愿麻烦单位和同事。她重病时,曾经跟爱人和女儿提起,如有不测,身后家里不要设灵堂,也不要开追悼会。姐夫汤兄尊重了何姐的临终意愿。但是,何姐是在《剧影月报》留下了浓重印迹的编辑,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我想,应该写点什么,一是悼念我们的何姐;二是让支持过《剧影月报》和受益于《剧影月报》的读者、作者,也能了解《剧影月报》曾经有过这样一位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的幕后英雄。

何姐70年代初就学于无锡轻工学院的造型美术系,这是全国首设专业,在国内有很高的享誉度。毕业后,何姐在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期间,设计的多个作品获得省级奖项,并有作品参加全国巡展和选送日本展出……1980年,文革过后,百废待兴。在文革期间停刊多年的《江苏戏曲》(后改刊名江苏戏剧》《剧影月报》)复刊。复刊后的《剧影月报》在运行两年后,凸显出没有技术编辑,版面单调的缺憾。经杂志社韩洪老师推荐,1983年4月,何姐作为专业美术编辑调进《剧影月报》杂志社。何姐调到《剧影月报》时,正是刚生完女儿,还在哺乳期。但是她克服自身困难,努力熟悉业务,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何姐的加入,使得《剧影月报》有了明显的改变。封面精致美观了,有的文章加上了栏图和尾花,剧本也根据剧情增加了题图和插图,《剧影月报》面貌焕然一新。当时的《剧影月报》发行量一万余份,何姐的美编设计也为《剧影月报》增色不少。

八十年代初,书籍、报刊还是铅字印刷,出版的印前工作比现在的电脑照排繁复很多。何姐拿到评论编辑和剧本编辑编好的原稿后,要在版样纸上设计好每篇文章和每个剧本的排版样式,和四封的设计版样一起送印刷厂排版出样。校样修改后返厂,她一般都是要跟着下厂。因为很可能会出现由于更换标题字号、临时加尾花等情况,需要美编及时处理。特别是铅印时代如果校对改动过多,就必须把原来排好的铅板拆掉重排。为了不耽误出版时间,何姐经常下厂跟踪校样,把编校过程出现的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何姐的出色工作,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交口称赞。

1991年开始,《剧影月报》签约的海军指挥学院印刷厂采用了电脑激光照排技术排版报刊。何姐也与时俱进,熟悉软件,了解设备。她将扎实的美术基础与现代的照排技术相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3年至2012年,是何姐编辑生涯最忙碌、最辛苦的几年。2003年6月份,为了更好地宣传文化厅系统的工作和成绩,文化厅成立了以《剧影月报》编辑人员为基本班底的《江苏文化周讯》。这是一份对开四版的周报,文字量3万字左右。人少,事多,工作量奇大。编辑们平均每天都要参加一两个会议,写稿、组稿、审稿、统稿、排版,循环往复,无休无止。甚至在印刷厂把印好的报纸送来后,还要编辑们自己将一份份报纸装袋,邮寄到省市分管领导和所有的区县级以上文化单位。因为过度疲劳,《周讯》的编辑人员几乎个个身体状况下降,经常感冒发烧的有之,眩晕症发作的有之,皮炎湿疹缠身的有之、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之……何姐也因为感冒咳嗽没时间治疗,落下了一受凉咳嗽就不容易好的毛病。

《江苏文化周讯》的编辑都是兼职,从《剧影月报》抽调的人员不仅要编辑报纸《周讯》,还要编辑《剧影月报》杂志。而何姐作为唯一的美术编辑,工作无人可以替代。以至于她的女儿赴美读博,父亲重病手术,她都没有因此耽误一天工作。每期报刊的排版,何姐都处在各版文字编辑的“围攻”之下,吃饭很少按时按点,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钟。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一个50岁左右女同志的身体是有很大伤害的。从何姐2004年度的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她所承担的工作了解一二。“2004年……完成了《剧影月报》全年6期和两期增刊的美术编辑工作,同时进行了《剧影月报》两次改版的设计”。“在兼任《江苏文化周讯》美编的工作中,除了完成全年报纸的版面编辑工作,还做了《现代都市水墨画专刊》《傅抱石百年诞辰专刊》《傅抱石水墨画三年展专刊》《林散之书法三年展专刊》《江苏文化干部书画作品选》(画册)的版面设计和编辑工作”等等……可见她的工作量之大。

何姐因工作表现突出,曾获得江苏省省级机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和江苏省省级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联合授予的“巾帼岗位明星”光荣称号。申报表上这段评语是我填写的:“何晓洁同志作为一名高级美术编辑,有着较高的业务水平。她同时要兼顾戏剧影视杂志《剧影月报》和省文化厅工作周报《江苏文化周讯》的版面设计及排版工作,劳动强度很大。特别是《周讯》排版,经常要工作到午夜甚至凌晨。但她始终无怨无悔,无私奉献。近年来,《剧影月报》连续三次评为江苏社科类一级期刊,其中有何晓洁同志的贡献。何晓洁同志的工作表现受到领导表扬、群众称赞,是干部职工的表率。”这确实是对何姐恰切的评价。

何姐人如其名,品行高洁。她待人诚恳,乐于助人。省剧目工作室和《剧影月报》的“老人”们见到何姐都会亲热地喊她小洁,寒暄几句,聊上半天。何姐对待比她年轻的同事,就像大姐姐爱护弟弟妹妹一样关心呵护。何姐和姐夫汤兄人缘好,人脉广,但凡有事相托,总是不厌其烦,有求必应。单位内外,受其惠泽的人很多。

如今,一本本杂志犹在,一张张报纸尚存,何姐却带着她的画笔离开了我们。6月26日是何姐64岁生日,我在6月下旬出刊的《剧影月报》发表本文,以此一瓣心香,寄托对何姐的哀思!天堂里应有诗情画意,天堂里也应有书画人生。何姐热爱生活,崇尚美好。愿何姐在天堂继续挥笔描绘春光,快乐安好!

猜你喜欢

文化周江苏美术
江苏:让非遗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数读江苏
水韵江苏
江苏徐州:实景剧展示汉文化之美
美术篇
“中国内衣文化周”蓄势归来
图说江苏制造
中国(深圳)内衣文化周报导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