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学校体育对策研究

2019-11-14石姣娜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达州63500

新生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石姣娜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

1.前言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青少年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少年除了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近些年来各种数据表明,很多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且呈上升趋势.目前由于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加重,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任务.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现代快节奏、高竞争和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外界压力正在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青少年出现很多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如叛逆、焦虑、消极、自卑、挫折等心理问题,甚至是严重的自杀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重要问题,影响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2.1 家庭方面

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家庭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抚养,而很多老人只知道让孩子吃饱穿暖,不重视教育,使孩子缺少解决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隔代亲"使很多老人都很喜欢孩子,他们万事顺着孩子,对孩子言听计从,这会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特质,导致孩子缺乏社会交往能力 由于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父母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求,只知道在物质上满足和顺从孩子,使孩子不得不从其他途径获得心理和情感满足.

2.2 学校方面

首先,学业的压力.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学校不断的给学生施压力,要求他们提高升学率和学业成绩,使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加上家长的殷切期望,使学生对学习既无奈又恐惧.其次,考试的负担.在学校里,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学校以及用人单位都是在以成绩高低衡量学生的好坏,学生通过考试成绩来展示自己,来获得学校以及老师的认可,于是,在学习上出现了种种焦虑情形.当血液成绩不好时,他们总会感到不舒服,担心来自各方的压力.最后,同学间的竞争.长期学习不如同学,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常常会责备自己.在遇到困难时,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不能够应对.

2.3 社会方面

科技的高度发达,互联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不良现象出现在青少年的世界中,青少年所接受的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片面的思想,不利于青少年心理正向发展,另外互联网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暴力行为、孤独、偏执等行为.青少年长期处于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要承受身心方面的压力,造成青少年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产生过激行为.社会出现很多不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弊端,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缺乏信任,使青少年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怀疑,加上社会犯罪率的上升使他们对社会逐渐产生恐惧感.

2.4 个人方面

首先,个人生理因素有差异.由于遗传因素和各种环境因素,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记忆、理解等智力结构和人格特质存在差异,这也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方面.其次,青少年缺乏正确的自我概念定义,正确的自主意识,正确的自我评价.青少年的自我评价明显低于实际情况,他们自我肯定不足,也有一部分人的过分关注他人对自我的评价,自己的喜怒哀乐受制于别人对他的赞赏或贬损.许多青少年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人云亦云.他们往往不敢追求本身能够实现的人生目标,遇到挫折常常自责,生活态度消极、被动.自我接纳的程度差.自我接纳意味着容忍、接受自己的现实,尤其是自身缺陷的事实.俗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应该容忍自己的缺陷和不可改变的生理特征(如相貌、身材、嗓音等).有些青少年因为懒散不寻求上进,导致他人疏远他,不加思索地会认为是自己的缺点的原因.于是,对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这样的人生活得非常痛苦,经常会感到沮丧,最后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概念.

3.学校体育对策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从"身心健康"一词可以看出首先要身体健康才能心理健康 ,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可以锻炼和增强体质,但不是所有的身体活动都兼具锻炼身体和娱乐心理的功能,比如说劳动,它可以锻炼人的身体,但是却不能娱乐人的心情.体育是兼锻炼身体和促进身心健康两种功能都有的一种活动方式,适当地体育运动可以增强青少年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纪律、保持竞争心,对促进和矫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青少年在进入社会之前,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或缺的责任.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又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性,因此担负起促进和矫正青少年心理问题这个责任是必须的.学校体育可以从以下几点实践来具体实施:

3.1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作为游戏发展后的一个分支,它融体力、智力、娱乐发展为一体,既是游戏不可或缺的部分,又与体育运动密切相关.体育游戏的特征是娱乐性强、难度低,使青少年参加体育游戏有更高的积极性,体育游戏竞赛可以调节情绪,在体育游戏竞赛过程中,青少年可以转移注意力,忘记不快乐的事情 促进智力发育,体育游戏是游戏的组成部分,玩体育游戏需要一定的计策或计谋,因而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大脑的作用 它将有助于人格的完善,在游戏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 提高社交能力,玩游戏时要跟其他同伴接触,并在商讨计策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

3.2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指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己需要,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量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自我概念,调整形体,提高自我满足感,就可以提升自信心 坚持每天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每天的锻炼可以克服青少年轻浮、毛躁和急功近利的个性 体育锻炼可以治愈青少年的生理疾病,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人的身体机能,还可以改善内脏系统,使身体一直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一个健康的躯体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青少年才不会因为身体疾病因素导致心理疾病.此外,青少年可以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如郊游、登山、钓鱼等活动,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放松心情,从而达到缓解心理问题的作用.

3.3 体育选项课

体育选项课是自主选项目、自主选老师、自主选时间,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锻炼需求,它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课程,较传统教学课程更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体育选项课的"三自主",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以及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体育选项课既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又满足学生的各种体育需要,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充分发挥了青少年的主体作用,加强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才能在体育活动中张扬个性,愉悦身心,增强自信心.

3.4 修心体育

修心即修炼心志、修养心性.在现代复杂竞争的社会,修身和修心是同样重要的,修心的体育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如太极拳、瑜伽、八段锦、易经等,民族传统体育一直以来被公认为修心的最佳体育活动,融内外兼修、健身与修性为一体,使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无人之境"的心态,与大自然悄然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和谐不仅可以排遣忧虑、忘掉烦恼、抛却浮躁,还可使人的身心升华至一种轻松自如的境界,对陶冶人的气质、风格和内心状态非常有益.

3.5 体育竞赛

体育比赛是个体运动员或运动队之间根据裁判员主持统一规则的要求组织实施的竞赛.体育竞赛具有竞争性,在比赛过程中可以使青少年的不良情绪得到很好的释放 体育竞赛具有教育性,通过体育竞赛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体育竞赛的规则和制度对青少年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学生遵守比赛纪律 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心理.体育竞赛不仅是力量的较量还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培养参赛运动员坚定、勇敢、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提高认知能力,增强控制情绪的能力,提高参赛运动员的个性.体育竞赛比赛中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通过比赛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认识,成功和胜利提高自信心,失败提高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那样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游刃有余处理问题.

4.总结

青少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由于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不稳定,认知结构不完善,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现在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的对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能听之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采取相应的对策,体育对策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起到矫正和改善的作用,对青少年形成健全发展的心理有良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我国体育竞赛表演研究可视化分析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策略的探索与分析
小小“运动员”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