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环创课程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

2019-11-13张伟张兰兰

参花(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

张伟 张兰兰

摘要: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传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可以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将通过具体的实践经验,对在幼儿园美育工作中慢慢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 环创课程 传统文化

对于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来说,环境是非常关键的教学资源,合理地创设和应用幼儿园环境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创设幼儿园环境的过程中适当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合理地设计区域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性格。对于国家来说,幼儿就是希望,针对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师应该尽量为其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其感受传统文化精神,这正是新时代赋予幼儿教师全新的工作使命。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环创结合的重要性

(一)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其中不仅包含文化知识,还包含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只有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保存和发展,才能有效促进中华民族更加繁荣稳定地发展。幼儿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创设幼儿园美育环境的过程中,适当地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幼儿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幼儿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其对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使幼儿愿意接受和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提升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只要幼儿可以做,一定让他自己做,只要幼儿可以自己想,一定让他自己想,只要幼儿拥有探索的虚妄,就鼓励他去探索,只有幼儿自己发现的世界对于幼儿来说才是真正的世界。”在创设幼儿园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以切实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三)促进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创设幼儿园美育环境的过程中,适当地融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加深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幼儿心智发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与幼儿园环创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幼儿园的环境设计越来越丰富,如蓝天白云、动漫角色等都十分常见,但是在创设幼儿园环境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却少之又少,西方元素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幼儿园为了吸引学员,凸显双语教学的特点,反而削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如果这类情况得不到改善,那么未来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二)缺少变化

幼儿好奇心较强,他们对各类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如果经常改变幼儿园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幼儿园教育的兴趣,还可以有效活跃他们的思维。同时,幼儿园的环境也应该随着季节、教育主题以及节日的到来而变化。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是一次性完成的,教师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室环境已经布置好,那么就不会对其进行调整,甚至有些物品的摆放顺序都始终不变,没有充分体现季节、节日的特点。不善于突出教学主题,随着时间的积累,幼儿就会对幼儿园失去兴趣,这对幼儿园教学效果是十分不利的。

三、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创的策略

(一)优秀传统思想的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所以在创设幼儿园环境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幼儿可以感受到儒家文化思想,比如可以在墙上张贴壁画,壁画中的内容主要表现的是儒家思想的幼儿行为。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为幼儿播放《论语》《大学》等动画片,加深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将传统文化落实到幼儿园各个区域

国内大多幼儿园都会在教师或者校园内设置相应的区角。(1)益智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中国传统的游戏,如中国象棋等,在开展这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切忌一味地强调游戏的规则,而是从棋盘的介绍入手,引导幼儿了解下棋的意义,只有这样,幼儿学习的兴趣才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同时还可以对幼儿的思维进行恰当的锻炼。(2)美工区。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主要制作中国传统的实物,引导幼儿建立民族意识,另外,为了引导幼儿了解民俗,还可以组织幼儿制作一些特色物品,如纸莺、杨柳青年画等。(3)角色扮演区。教师适当地为幼儿引入历史寓言故事,鼓励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保证幼儿可以清晰地明白寓言故事中的道理。(4)建构区。榫卯结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种建筑结构没有经历过一钉一铆,亭台楼阁就可以承受住岁月的摧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建构搭建自己喜欢的东西。(5)科学区。科学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幼儿园关于科学的教学大多从某些简单的事物开始,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了解指南针,组织幼儿去博物馆参观,可以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6)体育区。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些中华传统的体育活动,比如马球,在锻炼幼儿体魄的同时,促进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三)利用幼儿园传统文化环境设计合理的教育活动

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保证幼儿教育质量,还可以加深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比如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欣赏京剧脸谱,为幼儿讲述脸谱的实际含义,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准备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自行进行创造。教师还可以针对脸谱内容,组织幼儿排练一些和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和小节目,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实现寓学于乐。

(四)幼儿及家长的积极参与

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来说,文化实践才是关键。家庭是幼儿面对的第一环境,家庭中的资源也是幼儿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家庭风貌直接体现了幼儿原生家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家庭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行为以及意识。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到幼兒园文化环境创设过程中来,可以加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在征集幼儿园环境创设资料过程中,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不仅可以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还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的制作本能得到满足。

四、结语

在教育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不言而喻,在创设幼儿园环境过程中,适当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有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但是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幼儿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幼儿园、家长以及幼儿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更加和谐,更加适合幼儿成长的幼儿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郝秀丽.高职环创课程学习情境开发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

[2]李妹,刘涛.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区域环创的结合策略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8(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造性转化实践”课题(项目编号:TSSKL2019-08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伟,女,硕士研究生,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设计;张兰兰,女,硕士研究生,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历史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