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川剧高腔音乐中的对比复调与训练方法
2019-11-13赵翔宇
摘要:川剧高腔音乐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唱腔,这一音乐形式对于新时期川剧的音乐表现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对比复调的影响最为显著。基于此,本文将从川剧高腔音乐中的对比复调入手,提出川剧高腔音乐中对比复调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川剧 对比复调 高腔音乐 训练方法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文化对于文化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川剧高腔音乐中的对比复调就是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川剧高腔音乐中的对比复调
(一)打击乐中的对比复调
川剧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就是打击乐,即川剧锣鼓。在川剧高腔音乐中,素有“三分唱腔,七分打”的说法。川剧传承至今,打击乐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打击乐凭借其独特的表现力,能表现出不同的环境特征和情感要素,而且还能表现出不同的环境与场面。除了单独演奏之外,打击乐还会与唱腔和帮腔联合,以联合方式进行表演。打击乐器包含多声部打击乐器,是一种无固定音高的噪音器材,在演奏中与各个声部都能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因为乐器本身材料不同,演奏中需要使用到的力度和手法也不同,所以会使他们的音高和音色等方面有鲜明的差异性,演奏最终的音响效果是一种多声部多层次的立体节奏对位。[1]
(二)唱腔中的对比复调
一些川剧高腔音乐中,演唱者可能会为了表现某种特殊的音乐情感或者为了适应故事当中的人物关系,而选择暂时脱离原本的曲调采取一种“犯腔转调”的演唱方式。这种演唱形式与原本的曲牌旋律不会有纵向的音乐结合,不会产生对比关系。但是,在旋律和角色的表达方面,角色唱腔会形成横向线段式的调性,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帮腔中的对比复调
帮腔是川剧高腔音乐中最具有特色的演唱形式,基本的演唱方法是在后台进行帮唱,这种演唱方法不仅可以为演员起腔定调,而且还可以帮助剧中人物表达内在的想法,反映角色内心的情感,甚至还可以运用第三视角对事件发展脉络和人物进行评价。在帮唱演艺形式中,可以领唱也可以与其他唱段内容相互交融,从搭配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演唱的方法可以与锣鼓等打击乐器相结合,而且还可以与唱腔同时呈现。
二、川剧高腔音乐对比复调的训练方法
(一)咬字训练
川剧高腔音乐咬字的方法与一般音乐和戏曲中咬字的方法有所不同,其独特性体现在咬字更讲究字正腔圆,不仅要每个字的声韵正确,而且还要与川剧的曲调音乐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川剧中无论是何种曲牌或者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都需要严格遵循咬字规范。在川剧高腔音乐的对比复调训练中,咬字的训练标准更为严格,要按照喉部、舌部、牙齿、唇部的顺序进行吐字发音。例如在梁州序类《赏夏》中,要表达出一种对家乡思念的悲苦情感。在演唱中,表演者要对每一个字都精准发音,特别是在“清溪呀”这三个字中,演唱重点在于咬了声母开头之后张开嘴,中间的旋律要用头腔形成共鸣,最后回归到韵母上。[2]在演唱的过程中,“溪”的发音与其在普通话中的发音有所不同。普通话和一般演唱中为一声“xi”,而在川剧中部分情况下发音为“qi”,这种咬字发音更“窄”,需要表演者反复多次训练,才能掌握语句发音以及对比复调的演唱方法。
(二)气息训练
川剧高腔音乐对比复调的训练中,与现代流行歌曲的训练一样,都需要进行气息的训练。为了更好地显现出川剧高腔音乐对比复调的特点,在表演中要通过横膈膜进行呼吸,最终将气息沉积在腹部,用丹田发力进行演唱。这种腹式呼吸方法能使气息通过腹部进入腹腔,再进入胸腔,最后进入头腔。在表演和训练中通过加强气息训练,有利于表现出人物形象。特别是在进行一些川剧高腔音乐对比复调的表演中,能让观众感受到川剧高腔音乐与其他音乐表演形式的区别与魅力。
(三)技法训练
除了基本的咬字以及气息的训练之外,川剧高腔音乐的演唱中还可以通过几个声部相互配合的激发,构建出一个更为鲜明的对比关系。如在《庆云宫》的某一个选段中,可以运用不同的音色表达出不同的人物情感,当所有人物集中在同一个场景当中时,能借助不同的音色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和突出。《庆云宫》中的梁武帝、金妃、帮腔以及打击乐相互配合,能突出对比复调的效果,使得表演更有力且扣人心弦。将几个不同声部融合在一起,合理分工協调式调性,能形成更具有包容性的对比复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样板化的川剧高腔音乐不仅是历史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被改革之后的传统戏曲形式。因此,对川剧高腔音乐中的对比复调进行研究,并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和演绎,有利于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王宬葓.川剧高腔音乐中的对比复调探究[J].四川戏剧,2015(05).
[2]段文晶.多元文化的交织与融合——贾达群《蜀韵》之技法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01).
(作者简介:赵翔宇,男,硕士研究生,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三级演员,研究方向:美声唱法)(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