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虎威《f小调小奏鸣曲》和贝多芬《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比较
2019-11-13张正
张正
〔摘 要〕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作为钢琴音乐体裁中最大型的体裁之一,其结构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等。钢琴奏鸣曲能充分地展示作曲家的创作水平,在作品中也突出很多钢琴的演奏技巧。黄虎威《f小调小奏鸣曲》和贝多芬《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在调式上都是f小调为主调,同时也是作曲家中期创作的代表作品。本文主要从作曲家和作品的创作契机入手,比较两首钢琴奏鸣曲的主部副部主题的音乐特征。
〔关键词〕《f小调小奏鸣曲》;《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比较
一、作曲家及成长经历
黄虎威先生1932年出生在成都平原上的金堂县,他的家乡有青山绿水,森林田野、鸟语蝉鸣,有古刹的庙会和晨钟暮鼓,有喧闹的渡船码头和悠扬悦耳的川江船工号子,所有这些都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充满勃勃生机的大自然,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音乐和风俗民情,为作曲家一生的创作提供了源泉。黄虎威先生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诗人,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他从小就喜爱描写大自然和借景抒情的唐诗宋词,爱画中国山水画,尤其热爱音乐。黄虎威先生1954年毕业于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今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他培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作曲家,如何训田、宋名筑、郭峰等。黄虎威先生编写过的教材,如《和声写作基本知识》《四川汉族民歌调式》《器乐旋律写作》等。他还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钢琴作品最为著名,其代表作品有《乡村的节日》《巴蜀之画》《儿童小奏鸣曲》等。
贝多芬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他的父亲为宫廷唱诗班男高音,兼钢琴与唱歌教师。贝多芬4岁起就在严父的威逼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2岁被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担任管风琴师助手,至此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贝多芬18岁来到维也纳学习音乐,师从于海顿、莫扎特,但不久他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不得不赶回波恩,受家庭的拖累,直到父亲去世后,23岁的贝多芬才回到维也纳。贝多芬27岁开始便得了耳疾,使他绝望、痛苦。在爱情的道路上,他始终没有找到终身伴侣。贝多芬创作的音乐体裁有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协奏曲和器乐重奏。他是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同时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被称为“乐圣”。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喻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如《悲怆》《月光》《黎明》《暴风雨》《热情》《告别》等,他的钢琴奏鸣曲是古典主义奏鸣曲的最高成就。
二、作品的创作契机和时代特征
黄虎威先生的《f小调钢琴小奏鸣曲》创作于1962年(当年作曲家30岁),是为庆祝1963年10月四川音乐学院建校十周年,学校号召大家创作作品,黄虎威先生便创作了这部“小奏鸣曲”。当时以《第一小奏鸣曲》命名,刊载在四川音乐学院编印的《校庆创作丛刊》上。1978年由钢琴家应诗真首次弹奏和录音。60年代初,在“为政治服务”的一元化审美风格的时代精神笼罩之下,音乐的创作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可以见到政治对于钢琴奏鸣曲创作的烙印。在这种政治氛围下每个人都积极向上,都想发挥自己的能量来报效国家,并没有生活艰苦的抱怨,没有想把黑暗、悲伤表现出来。黄虎威先生曾两次下乡去大凉山,从事专业的时间很少,而花大量时间去搞运动,几乎没有时间创作音乐作品。20世纪80年代末,此曲经过修订,改名为《f小调钢琴小奏鸣曲》,发表于《音乐创作》1989年第3期。1990年10月在四川省举办的第四届“蓉城之秋音乐会”开幕式上演奏,被该音乐节的艺术委员会评定为创作一等奖。
贝多芬创作的作品受到当时启蒙主义提倡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理念,和德国“狂飙”运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热情”》构思于1804年(当年作曲家34岁),贝多芬最初对与拿破仑寄予希望,认为他是君主暴政统治下争取解放斗争的一位人民英雄。就在这一年,拿破仑取得政权后竟然宣布自己为帝王,贝多芬对接受了皇帝称号的拿破仑彻底失望,对热爱自由的幻想性作品也表示了失望。从此,贝多芬清楚地认识到,自由必须由人民自己去争取,他的创作也体现了“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革命理想,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对于音乐家来说无法忍受的耳聋不断加剧,爱情和友谊上出现的折磨人的痛苦,经常的内心孤独,这些都成为这部作品创作的前提环境。
三、音乐特征的比较
1.旋律特征:
旋律的线性思维是中国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它传递了音乐线形运动轨迹,在横向上表现出的流动性,线性特征以一个乐汇开始,动机时而反复,最终发展成一个乐句的旋律。例如在《f小调钢琴小奏鸣曲》主部主题的1-8小节,作曲家每2小节重复一次,共有2对“句句双”。随后乐曲在发展中,16-21小节为10-15小节的高八度重复;从22小节起至40小节,产生了诸多以一小节为一组的“句句双”。
西方音乐则强调立体的特征,多用和弦的叠置,强调和声的进行与调性的布局,例如在《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的主部主题20-30小节中,和声采用主和弦--那不勒斯六和弦--属和弦--六级和弦阻碍终止--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的完全进行,体现出作曲家立体化、几何化的创作思维,更加强调音乐内部结构之间的逻辑。
2.创作手法:
中国钢琴音乐在创作中注重主调与复调音乐混合。通常有一个声部为持续音或者固定音型伴奏,其余两个声部进行支声复调、对比复调或者模仿复调写作。在《f小调钢琴小奏鸣曲》的副部主题为升c小调,音乐分为三个声部,左手的上声部与右手声部则构成了對比复调,两个声部的旋律呈现反向进行,低音声部升g是属持续音。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主要采用主调音乐的创作手法,在《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的主部主题20-30小节中,左手弱拍的十六分音符与强拍的四分音符相结合,右手是上行分解和弦和下行的四音音列,第25小节采用向上二度的模进进行,巩固了音乐的旋律,保持节奏、步伐、乐思的统一。
3.音乐与文化关系
在中国的钢琴音乐中,由于受到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有诸多作品运用中国民间歌曲的音乐元素写作而成。例如在《f小调钢琴小奏鸣曲》的5-10小节中,旋律与藏族音乐的曲调有紧密的联系,尤其是第6小节的三个f音,好似藏族民歌当中的“巴扎嘿”。
西方的钢琴音乐中,欧洲日耳曼文化中严谨与理性的文化特质,影响着不同时代的艺术释义和思想风格。从巴赫开始,严谨的、富有逻辑性的音乐理念已经形成基础。西方的钢琴奏鸣曲显示了对立与统一的矛盾,在和声方面与主部的对比与冲突中发展,主部和副部更加注重音乐材料的对比和矛盾的展现。例如在《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副部主题的75-79小节中,和声采用那不勒斯六和弦--主六和弦--导六和弦--主六和弦进行,与主部主题的和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责任编辑:牧鑫)
参考文献:
[1]杜佳骏.新中国初期(1949-1966)钢琴奏鸣曲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2]舒玲.黄虎威及其钢琴作品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李文川.黄虎威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4]郭诚琛.试论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的演奏层次与对比[D].山西大学.2017
[5]孙平平.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特点——以贝多芬奏鸣曲《热情》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6]高珊.钢琴音乐史上的丰碑——贝多芬《f小调第二十三奏鸣曲“热情”(OP.57)》研究[D].青岛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