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的思考
2019-11-13李志
李志
摘要: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青年团员是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的基础力量,高校班级团支部的活力化建设直接影响着高校内部共青团的凝聚力、吸引力以及战斗力,对于高校共青团的改革,与高等院校综合改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中存在的组织影响弱、工作有效覆盖面低等问题着手,指出要优化组织结构、完善成员构成等发展方向,之后给出详细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校班级 团支部 活力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183—02
在高校共青团队伍建设中,班级团支部是与广大团员青年直接联系的基层组织,其活力水平影响着共青团各项职能的实现。2015年,团中央提出了“活力提升”工程,对高校团支部活力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面临着重重阻碍。只有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才能够促进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
一、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影响弱化
目前,在高校班级团支部中存在着严重的团组织影响弱化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班级和团支部的职能有很多重叠之处,影响了团支部的角色定位,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团支部活动,都没有清晰的界限划分,团活动主体和阵地建设弱化,团支部职能弱化,限制了团组织功能的发挥。第二,一些由团支部开展的“主题团日”等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团的思想引领任务受到忽视。第三,部分团支部还没有落实日常管理制度、评奖评优制度以及考核监督制度,以主观意愿来开展工作,制度建设不完善、不扎实。
2.工作有效覆盖面低
第一,少数班级团支部缺乏明确的工作主体,工作内容陈旧、老套,工作形式单一、乏味,与团员青年成长过程中对知识、信息等方面的需求相差甚远。第二,团工作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特色,团工作的思想性以及教育性偏弱,无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针对上级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少数团支部完成不及时、不积极、不主动,无法将常规性工作与阶段性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其凝聚力与吸引力极度缺乏。第四,团支部无法灵活应用新媒体技术,影响了团工作与流行文化的结合,欠缺针对性与实效性。
3.团员意识淡薄
第一,高校是各种文化与思想交融的场所,再加上近几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团员青年几乎不参加团支部活动,也没有履行其权利与义务,组织观念与团员意识越来越淡漠。第二,部分高校的团支部换届也没有突出民主性,团员没有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第三,各大高校的团员比例几乎达到了100%,而这导致团员缺乏能够成为一名团员应有的光荣感和对团员身份的认同感,甚至部分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比较功利,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4.团干部素质偏低
第一,班级团干部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缺乏科学民主素养,且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存在着较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对新媒体技术的不熟练,很难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团支部工作。第二,在班级团干部执行日常事务、履行职责时,其程序和方法均不够科学合理,学习精神、自律精神、创新精神均不突出。第三,在完成上级团组织交代的任务时,也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的活力和执行能力。[1]
二、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方向
1.优化组织结构
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分析高校班级团支部的构建模式,受到学分制的影响,班级概念越来越弱化,团支部功能退化现象十分嚴重。其次,分析高校班级团支部的组织结构,同一个班级不仅要被团支部管理,还要被党支部管理、被班委会管理,但是在人员构成以及影响力方面,团支部远不如党支部以及班委会有优势。最后,分析高效班级团支部的管理结构,其层次重叠、程序繁杂现象十分严重,运转效率不甚理想。
2.完善成员构成
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需要进行成员构成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高校缺乏班级团干素质与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尤其是因为缺乏团支部书记素质与能力的教育与培训,使得管理、监督有所疏忽,团支部人员选拔比较随意,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四化现象”。第二,绝大多数的团员青年只注重个人发展,在团活动的参与方面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团员青年没有相应的理想信念以及争先创优的荣誉感。第三,少数团干部缺乏实际的工作方法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过于注重架子,“官气”严重,无法接受相应的考验和锻炼。
3.整合资源平台
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需要进行资源平台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资源配置的有限,使得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受到影响。第二,在校园规划、硬件设施以及经费使用分配等方面,大多数高校更倾向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而不重视与班级团支部建设相关的资源支持项目与系统。第三,班级团支部无法有效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班级团支部工作的改革与创新。[2]
三、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1.明确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形势下,为切实推进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有必要明确其指导思想。首先,高校大学生都是党的后备力量,其精神思想已经日渐成熟,需要加强党的先进思想的学习,并在党的先进思想引领下,进行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其次,充分利用党团节庆日、两会召开以及中央领导人讲话等时机,每学期开展至少三次以上的主体思想学习活动,重点突出学习主体、创新学习形式、选择团员青年喜爱与认可的活动,从而激发出班级团支部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2.建立健全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体制
新形势下,为切实推进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有必要建立健全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体制。首先,以“五四红旗团支部”评比为平台,建立健全360度考核细则,为班级团支部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团支部民主选举制度;二是团支部定期工作计划与工作汇报制度;三是团支部日常工作的制定与执行制度;四是团员大会与团支部例会制度;五是团支部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六是团员教育评议与奖励处分制度;七是团内推优制度。最后,在各种制度规范的约束下,班级团支部要按照相应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增强团支部活力。
3.创新班级团支部工作设计方案
新形势下,为切实推进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有必要创新班级团支部工作设计方案。首先,在内容设计方面,要优先考虑团员青年的利益诉求、兴趣爱好以及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文化技能等,以此为基础开展团工作,突出其教育性、针对性以及娱乐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团员学生参与其中,使得班级团支部的活力有效增强。其次,在形式设计方面,要优先考虑团员青年的思想以及信息接收形式,然后加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的组织,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参与热情,保证活动的互动性与有效性。
4.提高班级团支部的综合能力
新形势下,为切实推进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有必要提高班级团支部综合能力。一般情况下班级团支部的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日常团务工作的进行,即团籍注册、团情普查、团费收缴、团内推优以及素质拓展等。针对这一点,团支部必须重点熟悉团务工作的具体流程以及操作程序。二是团支部活动的进行,即以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为引导进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深刻的团活动的组织与策划,重点突出团活动的教育性与趣味性。三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团组织生活。由此可见,要想提高班级团支部的综合能力,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培训。而在培训方式上则要讲究多样化,例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以及户外拓展法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培训方式,都可以有效激发团支部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培训效果。[3]
5.加强新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
新形势下,为切实推进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有必要加强新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尤其在当下社交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团员青年已经成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微信、微博的吸引力要远大于QQ、博客等的吸引力。而这也就决定着班级团支部的活力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加强对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加强对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例如,可以打造公共服务号,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范围广、宣传速度快、宣传效果好的特点进行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理念的宣传,进行班级团支部各项活动与工作的开展,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团员,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当中。
6.打造充满活力的优秀团员
新形势下,为切实推进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有必要打造充满活力的优秀团员,使之成为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的榜样。首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创建各种实践平台,带动团员青年开展学术研究与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打造出一批有着较强科研创新能力、学科竞赛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的优秀学生团员队伍。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借助各种形式的文艺培训、文艺汇演以及体育竞技等方式,打造出一批具有突出特长的团员青年队伍。最后,广泛搭建平台,增强学生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的训练,从而打造出一批有着较高综合素养的优秀学生干部队伍。通过优秀团员的打造,激发学生的活力,进而显著提升整个班级团支部的活力化建设水平。[4]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现阶段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的现状,不难总结出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的重点是进行组织结构的優化、成员构成的完善以及资源平台的整合。此外,要想有效进行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还必须明确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班级团支部活力化建设体制、创新班级团支部工作设计方案、提高班级团支部的综合能力、加强新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打造充满活力的优秀团员。
参考文献:
[1]甘容通.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班级团支部工作的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2):7—10.
[2]郭峰,王友刚,郭婷婷.新时期高校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探索研究——基于湖北经济学院社团团支部建设现状的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1):108—110.
[3]万树巍.高校班级活力团支部建设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10):134—135.
[4]李菲,宋嗣伟,王昊,鲁震霆.筑牢团在高校中的组织根基——全省高校班级团支部建设工作调研报告[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5(1):21—24.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