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背景下的高中生道德教育研究
2019-11-13张静
张静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走班制”正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走班制”有助于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在提升高中教育的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从四个方面研究“走班制”背景下的高中生道德教育,一是深耕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土壤,二是强化中学生自身道德教育意识,三是芬芳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园田,四是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走班制 高中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151—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考提出了新的规划,随着高考“3+2+1”模式的到来,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作出改变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走班制”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允许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在不同科目、班级之间流动。而高中生道德教育亦是当下最重要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中生道德教育是指高中学生在教育者或舆论的启发和引导下,经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调节等,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教育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实践过程。虽然,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高中生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道德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中生道德教育吸引力不足,高中生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够,高中生道德教育感染力不够,高中生道德教育实效性欠佳等,究其原因无外乎有社会参与程度不够、政府保障不到位;学校道德教育功能弱化;分家庭道德教育缺失;中學生个人认知不到位。因此,解决中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选题依据
1.时代背景
一直以来,高考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高考制度的合理性决定了人才选拔的效率,决定了民族的振兴,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正因为它的重要性,围绕高考改革的话题从没断过。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我党对高考提出了新的规划,规划决定继续丰富高校人才选拔机制,推行“层次不同,招生不同”的高校招生模式。在此背景下,各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3+2+1”高考模式逐渐推广,“走班制”应运而生。走班制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改变了传统的行政班模式,允许学生依据自身兴趣和学业情况在不同科目不同班级之间进行选择,随着学生流动性的增强,教育从此进入“买方市场”。传统的行政班模式,无法解决冷热门学科造成的某学科学生过少或过多的问题。“走班制”的诞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个性和特长得到培养,也使学校得以对学生实行分层管理,解决了同一班级中,有的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走不快”的矛盾。传统班级授课制,对于学生培养的过分整齐划一,压抑学生自我发展等弊端饱受批评和质疑。而“走班制”教学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固有弊端,对学生有效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因而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探讨“走班制”背景下的高中生道德教育研究。
2.理论意义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认为,要针对不同人的特点施加不同的教育,作为教师要观察受教育者的言谈举止、脾气秉性,做到“因材施教”。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好的老师应该明辨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增其长,补其短。要根据人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隋唐时期,我国科举制度日益完善,因材施教的思想影响着广大教育者。文学大家韩愈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资质和特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用人者也要依据人才的不同特点去使用。明清以后,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衰微,但是因材施教的思想一直被广大教育者所奉行,传统私塾中“先生”的教学就是依据学生不同特点而进行的。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外对学生的差异性也十分重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的性格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性格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洛克认为,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理论》中提出,教育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水平、身心特点、发展阶段、成熟机制是具有差异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无数古今中外学者的教育理论,直指“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科学性。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道德建设问题,始终站在战略高度思考和谋划新时期的道德建设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他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一体化的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实力不济可能沦为他国附属,会在产业链的底端挣扎。教育对综合国力的影响重大而深远。高中生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生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引领学校教育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和性质,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但是,在高考面前,大部分学校屈服于现实,对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随着“走班制”的展开,学生在班级间的流动性增强,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认识时代背景下高中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完善高中生道德教育的模式,提高高中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显得愈加重要。高中生道德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基础教育高中新课标为高中生道德教育明确了目标。新课标指出:“新时代高中生道德教育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依据,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使命感。”新课标的要求是现实具体的要求,到底如何将新课标的要求融入课堂,融于学科教学,是当前急迫的政治任务。
二、“走班制”背景下高中生道德教育现况和必要性分析
1.“走班制”背景下高中生道德教育现况
当下,我们在高中生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应客观认识到存在的一些不足。部分学校以应试的心态对待道德教育,整个道德教育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存在单一化、片面化的不足。政府对道德教育的扶持力度有待深入,社会未形成良性循环。此外,道德教育内容更新较慢,学生个人对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缺乏主观积极性。随着“走班制”的开展,学生的选择权得到尊重,他们通过自我认识与探索,把刻板的学习活动转变为主动选择、充满意义的生动体验。“走班制”在培养学生兴趣、尊重学生个性,唤醒自我认识等方面是传统道德教育方式不可比拟的。但是,它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依然存在。首先,班主任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走班制”的到来,必然减弱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其次,“走班制”下,学科搭配出的套餐数量大,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配合,原本师资薄弱的学校更是雪上加霜。第三,高中生道德教育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共性的培养,铸就共同的价值观。第四,“走班制”下,道德教育是否再次沦为升学的工具。第五,随着学生选择性增强,政治学科能否被全部同学选取,考验其道德教育的主导作用。第六,与“走班制”匹配的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尚未健全。
2.“走班制”背景下高中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走班制”背景下,加强高中生道德教育非常必要。第一,是助力高中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需要,高中生学习能力提升离不开道德教育。第二,是培养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这是社会发展对高中生提高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第三,是促进高中生自身品格发展的需要,健全的自身品格是走向社会的首要条件。第四,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三、“走班制”背景下高中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1.深耕高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土壤
第一,转变学校育人观念。“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失为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学校也应该把德育目标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学校努力转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第二,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走班制”背景下,可以设置德育班主任,负责學生综合素质评估中德育方面的评价。第三,优化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把德育目标落实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班主任利用好每周的班会课,加强德育建设。第四,构建全面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走班制”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推进。
2.强化高中学生自身道德教育意识
第一,唤醒其自身道德教育意识。教师应该努力唤醒学生自身的道德教育意识。唯有如此,学生方能增强自觉性。第二,增强其自身道德教育的价值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明白了道德教育的价值,才能自觉接受道德教育。第三,强化其自身道德教育的践行意识。实践出真知,必须加强实践,才能将道德外化于行。
四、结语
高中生道德教育关乎个人发展,关乎国家命运。本论文针对“走班制”背景下高中生道德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理论价值
有利于推进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本文以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为立论基础,对高中生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开展分析,也从道德教育理论中获得启发,更在对策措施中将道德教育理论很好地与实际相结合。因此,本论文对相关德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的价值意义重大。
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在中西方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中生道德教育的方法,并应用到实践中去,有利于改善高中生道德教育的模式;提高高中生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扩大高中生家庭道德教育的影响力。所以,本文对相关德育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的价值意义重大。
2.实践价值
有利于解决目前高中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高中生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客观评价现状,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找到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高中生强化对道德价值的认知,督促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进一步完善高中生的人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社会道德教育整体更好地开展。高中生道德教育开展得好,会产生一点成线、一线成面的效果,进一步促进高校的道德教育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熊孝梅.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39.
[2]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601—1602.
[3]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6.
[4]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
[5]汪凤炎.德化的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5.
[6]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0.
[7]迟晓宇.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3—4.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