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中传统生态观与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对比思考

2019-11-13陈口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耕作传统

陈口丹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715)

0 引言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持续好转中,但生态建设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出极其丰富且充满智慧的生态文化,如何从中汲取精华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前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改变大规模工业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危机,不断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朴门永续设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西方世界用来解决工业化农业带来一系列环境恶果的系统化工具,朴门永续设计与我国传统生态观具有一定可比性,两者最早都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而后都扩展为社会、生活、文化的指导观,且具有相对一致的生态伦理观,通过对二者进行梳理对比,发现其共性及差异,对当前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伦理思考具有一定的警醒与借鉴作用。

1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展望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面貌正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境遇,其中农业景观的变化尤为明显。一方面工业化农业迅速取代传统耕作方式,小规模个体化耕作方式已呈现出边缘化态势。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导致乡村务农人口大量流失、农田废耕,由此造成传统农业景观面貌丢失,使得原本根植于其中的传统农耕文化失去承载基础,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记忆也变得模糊。但就文化形态而言,农耕文化正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农耕文化的淡薄不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让世代传承的精神家园乡村失去了原有的情感基础,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也成为无源之水。

然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撑,2018年党中央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三种不同视角对乡村振兴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别强调以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严守生态红线[1]。正是基于这一发展背景,以生态环境为建设基础的乡村聚落景观规划需要做出新的回应。根据乡村振兴统筹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的需要,乡村聚落景观可依据区域功能性划分为生产景观、服务设施景观、传统建筑景观和生态景观,将各区域视作构成整体的因子,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联是乡村聚落景观规划的重要前提[2]。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务必更加注重生态功能在规划中的作用,从生态伦理学角度出发构思规划理念,形成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传统建筑、农耕文化有机发展的一体化乡村聚落景观格局。

2 传统生态智慧与朴门永续设计中的伦理观对比分析

2.1 和谐共生的“三才观”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传统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生活当中,漫长的农耕社会积累许多宝贵又充满智慧的生态智慧。“三才观”作为我国传统生态理念的伦理观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达成一致。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审时》一书中,“夫嫁,为之者人,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3],意为:庄稼,播种它的是人,让它生长的是土地,滋养它结果的是上天,分别对应“人力”“地利”“天时”,三者缺一不可。“三才观”强调“天地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农作物正是在这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才得以生长收获。由此可见“三才观”很好地体现了整体的生态观,同时也对人的耕作行为提出规范制约,要求人们要顺“天时”、量“地利”,客观认识自然条件,在遵守自然规律下进行有序耕作。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遵守自然规律并非一味地消极适应,荀子就强调“人”的主动性和治理能力,人们可以在掌握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对环境进行适时适当的改造,以获取更多的农作物收成以满足生存需求。事实上我国有很多人力改造自然环境并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农耕生态体系的成功典范。例如绵延近两千年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梯田耕作体系,就是我们祖先在“地利”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地势改变生产条件,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创造出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至今令世人惊叹不已。梯田耕作体系的悠久历史,表明对自然的改造是高效的、成功的。而“夫是之谓能参”意为能与天地相配合,长期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三才观”强调人与自然既不是对抗关系,也不是消极适应关系,而是符合自然规律基础上的协调关系,“人”既是参与者也是三要素当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协调者。由此可见“三才观”体现了“天地人”的和谐共生思想(图1),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传统生态智慧的伦理基础。

2.2 以“永续”为目标的朴门永续设计系统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最早的出发点是为了构建能够永久持续生产的农业系统,以此来应对具有破坏性、掠夺性的当代工业化农业生产模式。朴门的发起人比尔·莫里森认为在实行永续设计中需要遵循照顾地球、关爱人类及分配盈余三重伦理观[4]。这三重伦理观是逐层递进的关系,照顾地球是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非生物都视作命运共同体,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学的重要体现,人类的所有活动要避免对自然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因为一旦自然生态系统出现失衡,就势必无法给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因此照顾地球就务必克制人类的行为,在自然生态能够承受的条件下实施开发利用活动,此外还需通过保育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改善污染等一系列对自然环境有益的行为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效。

关爱人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在生命系统中人类只占一小部分,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的生态系统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朴门永续设计倡导人类可以在照顾地球的前提下开发生态系统来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需求,但这种需求应该是适度的,有节制的。分配盈余实际上是朴门永续设计公平思想的体现。人们在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之后就需要合理分配时间、成果并反馈给社会,避免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公社会现象。当今世界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尚不平衡,这种不公现象不只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分配盈余不仅是分配物资,更是分享先进理念[5]。通过分享成功的经验可以帮助落后地区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真正实现公平正义的伦理观,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图1)。

图1 传统生态智慧中的“三才观”与朴门永续设计伦理观对比

3 传统生态智慧与朴门永续设计中的实施原则对比分析

传统生态智慧和朴门永续设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都遵循相应的实施原则,这些原则主要体现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及运用上,二者存在较大共性,但也有些差异。我国的传统生态观注重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而朴门永续设计则强调向大自然学习,掌握其中的奥秘并付诸实践中,旨在建立一套模拟大自然运行规律的生产生活体系。

3.1 传统生态观——遵守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顺时原则。顺时原则是传统生态观的基本原则,也是农作物丰收的重要保障,我国传统农业耕作的农时意识尤为强烈。在先秦时期诸子政见虽各有不同,但对于农事的见解都强调“守时”,提出“勿失农时”“不违农时”“以事适时”等观念。“顺时”就是“得时”,遵循自然规律在适当的节气、时间进行相应的农业活动,只有顺应时节农业生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益的最大化。与“顺时”相对应的是“失时”,包括“先时”和“后时”,二者都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减产等后果。“顺时”的严谨要求不仅体现在农作物耕作上,还体现在狩猎、采伐等方面,孟子就曾说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就是告诫人们要遵守自然万物生长规律,在适当的时节采用适当的方式对自然加以利用,才能用之不竭取之不尽,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可能导致无以为继的不良后果。

“顺时”的要求如此严谨,主要是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的经济体系,自然气候对作物生长影响极大,“顺时”原则体现古人把握自然运行规律并加以实践的能力,不仅能够给农业生产带来最大化效益,还能够形成“四时不同景”的乡村聚落景观,体现传统生态的智慧光芒。

2.顺地原则。“顺地”主要体现为能够因地制宜、结合土壤状况在恰当的时间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通过调查土壤条件,《齐民要术》将耕作地分为良田、薄田、山田、泽田、白土田、黑土田、白地等等,指出不同类型的田地要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并据此总结出相应的种植规律。

“顺地”除了要关注土壤状况,还需要针对耕地的自然环境调整农业运行模式以获取最大化收成,在这方面我国传统农业积累不少宝贵经验,其中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将人们调节自然生态运行体系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兴化地处淮河流域,境内遍布河流湖泊,且地势低洼,自古以来常遭受水患侵害,面对严峻的洪涝灾害,当地居民变害为利,在洪水冲击形成的高地上加以堆积,形成一个个高垛,垛田上种植农作物,而洼地则用于养鱼,这种改造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的空间关系,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体系,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带来丰收还形成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此外兴化垛田多种植油菜花、龙香芋,每年四月油菜花开时节形成“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而习性喜水的龙香芋长在垛田边以利于浇灌,最终造就上佳品质,也体现“地利”和“物性”的高效匹配。兴化垛田农业系统将“水害”变为“水利”关键还在于“顺地”,正是在符合地理空间的条件下,顺势而为加以改造,不仅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还改善原本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的乡村聚落景观。

3.地力观原则。古人将土地视为万物之所依,古籍对土地和农业生产的关系也多有论述,《管子》中就提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天覆万物而制之,地载万物而养之”[6]。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土地耕作是要消耗“地力”的,我国的农业生产从战国时期就从休闲制转向连种制,延续几千年的耕作不但没有使“地力”匮乏,有的土地还得到改良,从“瘠田”变为“良田”,这主要归功于传统农业的“地力观”。“地力观”原则包含多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辨别土地类型的前提下对土壤进行治理,只要适当治理,不论是“瘠田”还是“良田”都能成为适宜农业生产的“好田”,主张治理方法因地而异,只要方法适当“皆可成就”。“地力观”的第二层含义是认为可以通过有效施肥来保持“地力”长久不衰。在此之前,传统经验认为庄稼会消耗土壤中的养分,谓之“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陈旉对这种观念提出批判,认为“斯与殆不然,未深思也”,并创造性提出“地力常新壮”的理念,主张通过追肥补偿“地力”、保证土壤养分充足以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7]。

3.2 朴门永续设计——践行“向大自然学习”原则

朴门永续设计并没有就天时地利原则问题展开具体论述,但“向大自然学习”的态度表明所有的实施原则都应遵循自然规律,在具体的实践中主要从生态保育、生存态度、能源运用、合作方式、规模意识、学习方式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实施原则[8]。作为对抗工业化农业生产的系统工具,朴门永续设计最开始试图从大自然当中获得灵感,通过对生态系统的观察,发现其中运行规律用来创造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系统。这种观察最早是源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互动关系,透过长期缜密的观察,莫里森发现自然界中的能够长期稳定演化的生态系统大多具有生物多样性特征,生态环境正是由于多样性的特征,使得生态群落在遭受某一自然灾祸时能够保存再次恢复生机的能力,生态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群落对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与韧性就越强。

这一思路运用在朴门永续设计的景观规划中体现为尽可能丰富每个种植群落的物种,以此吸引更多的生命加入到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演替中。演替是一个渐进过程,以牧场为例,系统建立之初区域混合种植各种多年生和一年生植物,并少量放养小体型家禽,经过一年的时间系统逐渐演变到半成熟期阶段,此时可以收获一年生作物和家禽。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年生作物进入稳定生长期,乔灌木林下空间长大可以为更多家禽提供栖息生活场所,而家禽则可以为作物提供有机肥,系统演化进入成熟期,可以提供草料、蔬菜及畜产品,并能够生产自身所需的有机物。成熟系统演化中不需要太多物质输入,更多的是需要管理、技术方面的投入。通过在不同气候、地区建立与自然环境相契合模拟生态系统,朴门永续设计践行着向大自然学习的基本设计原则[9]。

4 总结

我国拥有传承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和幅员辽阔的耕作土地,长久以来传统的农耕文明不仅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也滋养慰藉着人们的心身。作为传承农耕文明的物质载体,新时期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不再局限于农业生产、生活、审美等基本要素,恰逢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在规划中加强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也是当前乡村聚落景观规划的必由之路。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民共识。乡村拥有丰富自然生态资源和博大渊深的生态智慧,景观规划强调生态优势,不仅能够营造出乡土风情浓厚的乡村环境,也有利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耕作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耕作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