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的卓越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以景德镇陶瓷大学经管类专业为例
2019-11-13张纯余娜黄蕾
张 纯 余 娜 黄 蕾
(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景德镇 333403)
一、卓越商务人才内涵界定
1.人才的概念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不少致力于人才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人才进行了定义,概括起来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二是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努力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人。三是在社会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意志方面有超常水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四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人。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所谓人才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内在素质优越性、有一定专门知识和较高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实践活动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2.商务人才内涵探析
“商务”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商务(Business)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而从事的各类有关资源、知识、信息等交易活动的总称。狭义商务(Business Affair)是孤立地商业事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目前商务人才还未有统一的定义,但可以通过分析学者观点归纳出它的一些基本属性:管理人才、具有专业知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优于一般人的素质。而这些属性与经管类人才培养及延伸是一脉相承的。换句话说:立足当代社会面向未来,全方位从专业知识输入、实践能力训练及第二课堂特质挖掘,一部分有潜质的学生是可以被造就成商务人才的。
3.卓越商务人才的定义
卓越商务人才,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表述,关于商务工程师也只在一些企业岗位说明书中有所表述,但表述只含商务的内涵,没有管理的内涵,但我们认为这并不妨碍对卓越商务人才的定义。我们认为卓越商务人才是普通商务人才的升级版,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一是从人才的本体视角,即在商务工作岗位上创造成就或能够胜任商务工作的人,这就要求经管类培养的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务人才的“毛坯”,而是掌握最新知识和技术,勇于创新,适应现代经营环境的高质量、高水平、有大商务意识的卓越人才。另一定义是指运用卓越计划的理念,根据卓越计划的基本要求培养的商务人才,尽管“卓越计划”的本意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经管类专业目前也没有纳入卓越计划的范畴,但此计划中“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三个特点,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卓越计划的模式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卓越的经济师、管理者和创业者。
二、卓越商务人才的能力分析
关于商务人才的能力,很多学者从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般认为,商务人才应具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特征三个方面。专业能力主要指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符合相关岗位工作要求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素质,如:学习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信息敏感度、信息处理、逻辑思维、概括性思维、时间管理、短期计划、目标设定、解决问题、决策能力等。社会能力是指商务人才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所应具有的人际技能和管理技能等,如,沟通能力、个人影响力、人际关系能力、公关能力、协作能力等。个人特征主要涉及作为管理者本身所具备的一些人格、道德素质、价值观、自身素质水平的一些要素,如:情绪管理、责任感、正直诚实、主动性、自信心、成就欲、应变能力、意志力、承受压力、精力、适应性、创新、心胸宽大、富有主见等(详见表1)。上述关于能力素质共有30 多项,集中度不高,不利于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此,我们引入GEM 模型对已毕业的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分析,认为卓越商务人才主要能力与素质集中在专业能力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概括性思维、目标设定、解决问题以及决策能力等,社会能力的沟通能力、团队建设等;个人特质的责任感、自信心和应变能力等,以上要素是很难通过培训改进的或者需要较长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才能改进,应该作为选拔卓越商务人才重点考虑的因素,如图1 所示。
表1 商务人才能力素质基本内涵
围绕以上能力,我们对商务人才评价标准进行了论证设计,如商务人才测评标准表所示(详见表2),根据表2 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卓越商务人才在表象特征上应该达到良好及以上。
三、基于能力导向的卓越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景德镇陶瓷大学经管类专业实践为例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以陶瓷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培养脑手并用、科艺结合,为陶瓷业服务的尖兵”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被誉为中国的“陶瓷黄埔”。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成立于1984年,经过30 余年发展,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8 个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是江西省品牌专业,长期以来,学院按照学校“立足江西、植根行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面向定位,坚持不懈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改革,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人才深受企业欢迎,近三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稳固在88%以上。
1.基于专业能力,构建大商务背景下的专业知识体系
图1 商务人才能力素质图
表2 商务人才测评标准一览表
相比较高级专门人才不同的是,本科应用型高级商务专门人才绝大多数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因此,专业知识体系包括两大层面:大商务背景下专业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知识。大商务背景下专业基础知识即经济管理学科共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七大模块。
经济基础知识:涵盖市场经济、微观经济理论与方法,宏观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财政理论及金融学基本知识。
管理学相关知识:涵盖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相关知识。
商务学相关知识:涵盖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及电子商务相关知识。
统计学及数值分析:涵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理论与分析相关知识。
财务知识: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七要素、会计报表阅读与分析、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等。
信息与信息管理:主要涵盖管理信息系统架构、信息系统使用与简单开发。
经济法相关知识:主要涵盖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税法等相关知识。
至于本专业知识,根据专业不同要求,一是扩展内容,二是加大深度,如工商管理专业就必须在战略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管理方面扩展内容,市场营销专业必须在市场营销管理方面进一步加深。
2.基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力要求,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围绕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要求构建的全程化、多元化和复合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立体化实践训练由专业基础训练、专业训练和跨专业综合训练三大模块构成(见图2)。
专业基础训练模块:主要围绕共性基础知识,以软件模拟训练为主。包括信息系统实验、商务策划训练、沙盘模拟训练、统计学实验、会计报表分析实验,等等,从教学组织层面上,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实践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中。
专业训练模块:主要针对专业能力培养,针对不同专业进行设置,训练内容是综合性的。如:会计专业的会计综合模拟训练、审计综合模拟训练,财务管理专业财务决策综合模拟训练,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策划训练,工商管理专业企业经营决策综合训练,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综合模拟训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综合模拟训练等。除专业综合训练之外,本模块还包含了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本专业相关理论训练等诸多环节。
图2 实践教学体系架构图
跨专业综合训练模块:该模块设置源于商务人才的跨专业能力,基于商务人才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力,该模块主要侧重于三大方面:一是综合知识训练;二是虚拟商务环境下岗位模拟训练;三是创业训练等。
3.基于能力与特质培养的第二课堂体系的构建
不同类型人才有不同特质要求,大商务背景下卓越商务各类人才的特质主要包括责任心、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因此,在第二课堂组织设计上主要围绕以上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特质进行。
(1)把社会调查作为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全面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学生在校大学四年期间有四个寒假,三个暑假。以前暑期均有社会实践的要求,但由于教学管理上有脱节,暑期社会实践重形式轻实践。如此,在第二课堂设计上,第一学期寒假开始,学生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而且要求学生至少必须参加4 次社会调查才能获得毕业中社会调查学分。在社会调查组织上专业教师全方位介入,从问卷设计、调查方案到调查报告,不仅培养了学生概括问题、目标设定和沟通能力等,也培养了学生责任感、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2)把读书竞赛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纳入到第二课堂
与211、985 院校相比,地方院校经管专业学生差距最大的是学习能力不足,不愿阅读也不太会阅读已成为能力提高的桎梏。为此,我们除课程教学增加自学要求外,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必须阅读20 本以上课外读物,对此,我们不仅指定书目,还有撰写读后感等要求。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性竞赛
专业性竞赛不仅可以使很多学生愿意参与实践,而且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享受学习,一步步地增强自信和实力。因此,我们要求各专业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课外专业性竞赛,学生在大学四年至少参加两次竞赛活动。现在我校专业竞赛已常态化,如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市场营销策划大赛、财会知识大赛、电子商务技能大赛、ERP 沙盘模拟大赛、税法知识竞赛、商务谈判模拟大赛等。ERP 沙盘模拟大赛、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互联网创业创新大赛等竞赛纳入常规性工作,每学期举办一次。
四、应用型本科经管人才培养实践的几点思考
按照学校转型发展的“示范、带动、可复制”的目标要求,要保证大商务背景下应用型卓越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实践取得成功,在实践中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过去在教师培养和引进中我们过分依赖于专业理论。当然专业理论是学为人师的基础和前提,但如果仅有精深的理论没有较好的行业背景、工程背景,是难以胜任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的。为此,一方面我们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对教师指导实验实训提出明确要求,除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外,所有专业教师至少能指导一个及以上实践、实训课以及第二课堂的学习。另一方面,聘请一批有实践经验并有一定理论基础的职业经理人或专业人才担任实验实训等部分环节的教师,目前,我们已聘请了三十余位校外教师。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聘请了三位人力资源总监,商务方面课程聘请了六位企业营销、电子商务和国际商务实战人才,聘请了十余位企业或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学、审计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教师。
2.建设高水平实验实训平台
本科院校特别是工科为主的本科院校不太重视经管专业实验室的平台建设,一方面导致很多技能型课程或实践无法开设或开设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导致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与商务活动相关的能力得不到较好锻炼,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根据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按照“打破专业界限,以功能需求为要求的建设思路”打造实验实训平台,现我校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建有8 个实验室,它们各自功能明确,能满足要求(详见表3)。
3.构建“产教联盟”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整合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不仅可以解决目标定位不准确,体系内容设置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更大更切合实际的平台。当前,由于各要素之间责、权、利的矛盾,致使很多政策难以落到实处。近年来兴起的产教联盟是一种有益的形式,目前我们已协同30余家企业共同构建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经管类人才培养产教联盟”,联盟是志愿性组织,其合作领域及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才培养
联盟成员单位互相开放教育培训资源、设备设施、人力资源、就业岗位、社会市场等综合资源,参与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制定,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跟踪评估,推动人才培养业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信息共享
建设联盟信息共享平台,不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或互动会议等,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和校企合作项目信息。
(3)建专才库
汇集行业公认专家与优秀人才资源,为联盟提供特殊专才信息与服务。
(4)学术交流
学校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开设流动讲座与专题讲座;企业聘请高校教师参与技术人员培养工作,构筑联盟内企业人员和师资培训优质平台。
(5)技术合作
秉承整合资源,分工协作,单位自愿的原则,跨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
(6)共建品牌项目
通过联盟平台,以校企联动的方式,集聚教育与产业合作的综合优势,打造产教合作、创建标准化实习基地等校企一体的品牌项目,实现学校与联盟内企业优质资源共享。
4.深化改革,调动各方积极性
卓越商务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实施,必须依托各方力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释放改革红利,调动各方积极性,特别是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1)教师绩效评价改革,鼓励教师主动参与
表3 各实验室拟开设实验实训课程内容一览表
当前教师绩效侧重于结果,特别是科研结果,致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投入不足。为此,一方面要认真研究现实的绩效考核体系,不能也不应该仅把完成教学工作量作为基本,而是要把教学过程与教学建设内容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在指标设计上,一是要考虑参与各环节建设和实践工作,而不是简简单单以教学工作量为主;二是把质量评价放在绩效评价中心环节,引导教师以质量为中心主动参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2)学生学分认定改革,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
一是规范学分认定标准,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规定动作只要合格就认定学分,选修动作达到良好以上就认定学分,未能达到的不计入培养环节。二是允许学分互换,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对学生选课进行了必要改革,除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外所有选修课程学分均可以第二课堂、实践课程学分取代。学生只要达到所规定的学分和完成规定环节后就可以提前半年毕业。三是学生可以通过慕课等共享资源学习获取部分课程学分。四是对考试进行改革,变期末一次考试为多阶段考试,综合评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