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庐剧生存现状的思考
——以六安地区为例
2019-11-13张道远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张道远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引言
回忆起遥远的童年记忆,庐剧的唱腔和姿态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着不去。庐剧作为一种由皖中、皖西地区发源的地方戏曲,在江淮大地的中西部地区源远流长。庐剧也可以算的上是我儿时戏剧启蒙的伴侣,屋边的老艺人,广播里的老旋律,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远的戏剧,其实往往就在我们身边萌芽,滋长。庐剧作为曾经深受皖中、皖西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现在的生存状况却是处于一个非常不理想的地位,在今年的暑假,我就六安本地的庐剧生存状况进行了一次考察,想回顾一下曾经让活在我儿时梦里的特殊情感现在如何。
一、庐剧的形成和特点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名“道七戏”、“ 道祭戏”、”“稻祭戏”,主要流行于江淮之间以及皖南和大别山部分地区,因合肥为明清两代庐州府治, 1955 年改称为“庐剧”。 庐剧作为皖中、皖西地区较为受欢迎的特色地方戏曲,它与流行于皖中、皖西地区的“门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门歌”是本地贫苦农民在荒年在外流浪时所唱的乡间小调,它以“寒调”为基础,主要是诉说着在流浪乞讨的过程中受到的不公和凄凉,庐剧中以“哀怨悲苦”为主的基调和门歌是非常类似的。当然庐剧在后来的发展中也融合许多皖中,皖西(尤其是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小调),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形成了一个在江淮地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地方小戏。
庐剧不仅仅在曲调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在故事情境,题材设计上也充分体现本土化,和其他剧种不同,庐剧不怎么演王侯将相,也不演神仙道化,更是很少有痴男怨女。因为庐剧本身诞生在江淮大地,大别山脉中。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它多演的是皖中、皖西本地的故事,演的是家长里短、人生常事。如: 传统剧目《借罗衣》主要是通过 年轻农妇二嫂子借罗衣回家炫耀,事后被戳穿受辱的事件来嘲讽她爱慕虚荣的性格。这一剧情设计与 皖中地区的民情风俗是非常贴近的。当地每年的农 历四月四,出嫁的姑娘都会回娘家。剧中二嫂子的 一段独唱就说明了她借罗衣的缘由和目的: “太阳尚未出东山,二嫂一夜未睡安。年年到了四月四,丫 头都把娘家还。别人家的姑娘我亲眼见: 头带是银 花,身穿是绸缎,打扮的霞光亮,实在真好看。今天 我把娘家去,没有新衣不体面。昨晚想了大半夜,干 妈罗衣有一件,要在大姐面前露露脸”。 这样一个借罗衣的过程,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江淮地区的独有的特色民俗,又体现了市井小人物的心理状态。庐剧特别重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大多也是反应小人物的悲剧人生,庐剧里的人物不比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好到哪去。如《休丁香》中的张万郎,因为贪图美色,休了妻子,结果被人算计,家中失火,双目失明,最终家破人亡。庐剧之所以这样重视人物的悲惨命运,是因为作者本身就是生活在他们中间的普通人,他们深深地了解普通人受到的疾苦,再加上江淮地区旱涝频繁,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本身就非常的贫苦,这也为他们的选材提供依据;当然,庐剧本身以悲苦诉说的腔调为主的唱腔也决定着它的故事范围。
虽然庐剧是以悲凉哭诉的腔调为主,但并不妨碍它也有幽默诙谐的一面,合肥和六安地区的庐剧主要以合肥方言为基础,在悲苦凄凉的场景中也会穿插一些幽默搞笑的滑稽成分,悲和喜看上去好像并不是那么和谐,但是庐剧较好的处理了剧种悲和喜的关系,插科打诨的情境被有机的插入了,融合在了悲剧性质的场景里。这样的审美特征,也符合庐剧写平民事,说寻常家的叙事特点。
二、六安地区庐剧的生存现状和成因
庐剧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萌芽到现在也走过来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已经和最初的戏曲样式发生巨大的改变。在我依稀的童年记忆中,庐剧曾经在六安地区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前五年里,皖西庐剧团不仅仅是有大量的演出,而且依托新生的VCD和DVD市场,出版了一系列传统剧目,现在我家中依然保存着如:《彩楼配》、《药茶记》、《天宝图》、《柴斧记》、《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放鹦哥》、《卖线纱》等剧目的演出VCD视频,也涌现出像朱德顺这样一批优秀的职业庐剧表演艺人。那个时候不论是六安,还是合肥,庐剧的演出还是有着不错的市场空间的。虽然只是距离那个年代仅仅十几年的光阴,庐剧的演出已经由红红火火转变为近乎绝迹,除了一些官方的演出,几乎看不见任何形式的庐剧演出,庐剧在民间的影响力几乎完全消失,这种现象是十分令人震惊的。在暑期的走访中,我特意找到了皖西庐剧团的现任副团长朱克堂先生,他对我的于六安地区历史庐剧的历史发展是基本认同的。他介绍了,皖西庐剧团这样一个已经成立了60多年的老院团现状无戏可演,无戏可排的窘境。他们上一次大规模的正式演出还是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排演的抗战题材庐剧《杜鹃啼血》。现在全团75名正式演员基本上都是无戏可演。每年送戏下乡的活动也基本上无人问津。面对这样的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
1、演剧场所的缺失
六安地区本身是有两个比较正规的剧院的,而且地理位置很好,都位于六安市的市中心位置,分别是位于人民路上的人民剧院和皖西大道上的皖西大剧院。两个剧院都有着比较完善的舞台空间,灯光设备等,为演剧提供了必要的物理空间。六安的大部分庐剧演出也都会在这两个剧场完成。两个剧场优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频繁的演出和低廉的票价,可以吸引当时并没有多少业余娱乐活动的市民,进入剧院观看演出。六安地区庐剧繁荣的景象才会得以出现。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的变化,原本的城市生活空间和该城市空间的生存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位于闹市区里的两个大剧场似乎和飞速发展中的城市商业区产生了巨大的隔阂。于是在2007年和2011年,人民剧院和皖西大剧院被房地产开发商买走,剧场被改造和拆除,变成了商业使用。这样六安市区专业的剧院消失,演出变成了六安市人大的会场,这样的演出场所无法面对市场,所以庐剧和其他演出一样在六安市区,在曾经拥有不错观众基础的场所中渐渐消失了。
2、演出队伍的青黄不接
在庐剧辉煌的那些年里,六安地区的庐剧演出更多的是对于经典剧目的搬演,凭借着表演艺术家出色的表演技术,深受观众们的喜爱。最近十年,随着老的表演艺术家的老去,新生代演员培养不够,演出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新的演员,基本功不过关,对于表演也没有老艺术家那样充满着敬畏和热情,塑造的角色扁平,没有立体感,表演技术粗糙,这样表演深深伤害了一批跟随着庐剧辉煌年代过来的忠实观众。随着观众的流失,演出市场近一步被压缩,挤压。尤其是2010年,六安地区出现了第一个电影院,在此之后,六安地区的电影院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蔓延,这些都打击了传统演出平台的演出市场,演员开始流失,转业等,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六安地区的庐剧更加萧条。
庐剧从一开始就是和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结合特别紧密的,更多的是反映农村地区的悲苦生活,以哭诉悲凉为主的唱腔,是庐剧的特点。但这样的审美特点也限制了庐剧在现代社会里更好的发展。庐剧这样一种地方戏曲样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歌颂和谐,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时代审美诉求。庐剧编剧队伍的培养又存在的巨大的问题,学术界对于庐剧的关注也是少之又少。大量的问题让庐剧不管是新剧目的编写还是声腔系统上的完善和修整上都相对于本省的其他剧种,像黄梅戏、徽剧等都显得非常的落后。所以就造成了旧戏唱不了,新戏没人写这样的境地。
3、政府对于文化不够重视
六安作为一个1999年成立地级市的年轻城市,自建市以来,就把发展城市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看到城市的高楼开始耸立,城市的道路开始宽阔,城市的面貌变化是迅速的。但是发展的后遗症更是明显的。作为发展中的后发力,文化产业被放置在了一个较后的位置,再加上区位上来说,六安离省会合肥市距离太近,这样的区位限制,也让六安的文化产业很难有什么明确市场定位,更不用说有强力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政府对于本地的文化院团是不够重视的,扶持的力度是不够强的;再加上院团体制改革,院团开始向市场靠拢,就更加让像皖西庐剧团这样的院团生存环境变得非常恶劣。
三、对于六安地区庐剧发展的一些展望
庐剧作为我遥远故乡为数不多的戏剧活动,更加作为我童年戏剧的启蒙,在我的戏剧人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为,在我的心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历史变化,经历世间沧桑后依然艰难地存活在我们的身边。看到这样现状,我的内心是有些悲凉的。六安地区庐剧的发展已经走在它命运的十字路口,是走进历史的博物馆,还是继续换发青春的光彩,它必须做出属于它的历史抉择。像庐剧这样一种带有明显地方特色,在艺术比较单一的剧种,盲目地让它走向市场,无异于将它直接放进博物馆。应该考虑它唱腔上的不完善,表现内容和方式上的单一的特点,政府和艺术研究更应该对其有一定的偏向,让它艺术发光发热的价值可以被放大。加大扶持力度,让演出变得更多,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是让庐剧可以走的更好的外在因素。
庐剧之所以变成如今这样的局面,和自己内在创作源泉枯竭也有关系。庐剧院团应该积极和高校合作,建立从演员、导演、编剧到戏剧活动各个流程的完整的培养机制,让庐剧的发展可以呈现一种活态的积极样式。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要把已经丢失的观众找回了,这不仅仅是靠一两次宣传式文化演出就可以达到的,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一种不同于现实社会不同审美习惯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从教育、院团、宣传等各个方面都要配合,所以六安地区的庐剧的复兴之路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总结
通过本次暑假对于我家乡庐剧生存现状的一次粗浅的调查,结合上个学期对于云南省文山市富宁县壮剧的田野调查。我总结出这样一个现状,很多地方的特色小戏正在这个洪流着的奔腾时代迅速消失,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感受到,它已经藏进历史的边角里,让你无处可以寻觅它的踪迹。对于它们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么笼统,更是保护我们广阔土地上带有明显地缘文化特征的样貌,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性,让各种充满特色的地区文化可以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滋养、释放。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大同的样式越发清晰,这样的环境深深地威胁着小众地域文化的生存,从根本上解决它们被放进博物馆的问题,也应该被提上文化研究者的日程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