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活动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2019-11-13白小刚

报刊精萃 2019年5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创设情境

白小刚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小学校

“作为活动的数学”是一种动态的数学,它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教学,它让学生从问题的结论出发,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不只是一个接受者——去复制别人的东西。但纵观我校数学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落后,还属于“现成的数学”的教学,计算教学模式仍延续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对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既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计算教学课堂,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业成绩,这是我们广大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计算兴趣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而且我们新课标下的每一课教材都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生活情境来引入新课。教师要认真挖掘身边的有趣生活教学资源,在课的一开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小数乘以整数》新授课教学

教师调整了教材中的内容,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寻找素材。教师首先让学生出示课前布置的综合活动任务——调查当地的蔬菜价格:西红柿每千克3.2 元,土豆每千克3.7 元,黄瓜每千克4.5元,让学生根据调查的价格情况,各买4 斤,需要多少元?

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可以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的兴趣。

二、开展游戏教学,在快乐中培养计算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喜欢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我在讲授《小数的加减法》教学中创设了购买肯德基食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购买套餐的数学游戏活动,经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同时也通过该游戏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另外,游戏活动中渗透着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比如“开火车”的游戏——看谁把火車开得更远;比一比,拼一拼——看谁得到胜利的小红花、找朋友、对口令、抢答等。

虽然看似简单的一个小游戏,但教师就巧妙利用了小学生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从而使这样的小活动每次都精彩激烈。除此之外,教师还开展抢答、开小火车、闯关等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小游戏,还有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游戏活动。

三、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策略

学生经常处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中,参与身临其境的思维过程,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经常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学生就会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求,从而激发出自主探索的冲动和热情。

四、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深入理解算理策略

计算有一定的运算依据,每一步的运算都有内在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算理。比如:340 是由3 个百、4 个十组成的,350 是由3 个百和5 个十组成的,所以先把4 个十与5 个十相加得9 个十,再把3 个百与3 个百相加得6 个百,最后把6 个百、9 个十合并得690,这就是算理。当对学生这样练习多了,逐渐就会发现一个规律:个位数必须与个位数直接相加、十位数必须与十位数直接相加、百位数必须与百位数直接相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最后再把几个得数合并,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算理的过程。学生只有在理解了计算的道理基础上,才能“创造”出计算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应用已有的知识领悟算理。

【案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13×3 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打算怎么计算13×3 呢?

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白13 是由1 个十和3 个一组成的,可以把13×3 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乘法计算:先算3 个10 是多少,再算3 个3是多少,最后把两次算的得数合并起来,写成的算式是:10×3=30,3×3=9,30+9=39。(其实这是口算的方法,但口算的过程体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算理之后,教师的引导不能结束,还应该继续引导)

教师:计算13×3 要写出三个算式,可以简化一下吗?怎么简化呢?(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得出更简捷的计算方法)

学生:先算3×3=9,在个位上写上9,再算10×3=30,在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0,最后再把9 和30 加起来等于39。

(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还能再简化吗?

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最终得出:加号可以省略,还可以把9 个一与3 个十直接合并,优化成简化竖式。在教计算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事物,有效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再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形式,扎实理解算理。“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源头就是各种数学活动。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努力挖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之源。丰富数学计算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创设情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