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乱世行走 至善一人
——对历史人物鲜英的解读

2019-11-13罗发义

报刊精萃 2019年5期
关键词:铜元民主重庆

罗发义

四川旅游学校

一、处乱世独善其身 随本心忠恕守仁

1、追随张澜,投军效国,相助中共

鲜英(1885—1968),西充县太平镇鲜家沟人。鲜英的家乡西充自古以来便是王道教化之地,儒释道三教并存,佛寺林立,学宫闾巷,道韵悠然。乡人尚武习文,民风淳朴。这里从来不缺乏走出盆地,冲出四川的伟人与豪杰。“诳楚开汉”、为忠义而献身的纪信将军,蜀中孔子、《三国志》作者陈寿的授业恩师谯周,左宗棠帐下骁将、晚清民族英雄徐占彪等皆出生于此。这里也是一块孕育自由的沃土,近代“布衣圣人”张澜、“保路先驱”罗纶都是西充子弟。鲜英,幼时家贫,后在亲友的资助下进入私塾。1907 年,顺庆求学,他与小一岁的仪陇马鞍人朱德成为张澜的学生。从此,鲜英与张澜结下了一生追求民主与自由、甘苦与共、守望相助的师生情缘。

2、创实业,支持革命,心怀天下

1921 年,鲜英36 岁,被川军总司令刘湘委任为总司令部行营参谋长兼重庆铜元局局长。铜元局本来是铸币厂,由于军阀混战,急需军火,加之铜元利薄,1922 年,将铜元局改为子弹厂。铜元局生产的虽然是特殊商品军火,但在20 世纪20 年代的四川也算是现代企业了。主持铜元局,是鲜英最早接触实业。再加之军阀混战中凋敝的民生现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弃政从商振兴民族实业的重要性。1930 年,恩师张澜因为抗议国民党压制思想和学术研究自由,辞职回南充,继续从事中小学教育。张澜因痛恨军阀割据,且不愿意助纣为虐,为当政者不喜。老师的遭遇使他更加坚定了仿陶朱公作一名富家翁、实业救国的念想。1931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刘湘看中鲜英的经营和管理天赋,任命他为督署参赞兼惠民兵工厂厂长。此期,沉浮多年的鲜英终于在重庆上清寺建起了私宅1 处,以其号而命名“特园”。此后,“嘉陵江上的巨人”张澜先生应鲜英之邀入住特园。一师一友的两个西充人,在重庆下起了一盘左右中国命运的大棋。

二、靖国难倡民主,重庆特园大放异彩

1、创办“特园”,民主之家,光明在望

重庆特园始建于1929 年,由其夫人金竹生经年累月建成。据鲜氏后人鲜述秀说,鲜夫人金竹生多年来一直用煤渣打成煤砖出售,修建房屋出租积累资本,个中辛酸,实为充国女中模范。1938 年底,董必武陪周恩来拜访鲜英。当时在国民党的政治高压下,为避免麻烦很多人不愿与共产党接触,更不敢给共产党提供活动场所。因此,周恩来旁敲侧击探问鲜英的态度,没想到鲜英坦然回答说一愿意,二不怕。此后,鲜家私宅“特园”便成为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活动的主要场地,社会贤达、进步人士开始频频出入。有了鲜英的支持,“特园”成了真正的“民主之家”。中共方面的人、国民党左派、地方军政要员、社会贤达人士如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郭沫若、沈钧儒、李公朴、陶行知、黄炎培、柳亚子、冯玉祥、李济深、史良、章伯钧、梁漱溟、邓初民、朱蕴山,经常汇聚一堂,共商国是。抗战期间,荷兰大使馆、苏联军事代表团以及盟军军事代表团等机构都曾借驻于此,而民盟的总部在还都南京前一直设在特园,鲜英本人则担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兼重庆支部主任委员。

2、支持民运,策反杨森,守护山城

鲜英虽人在商海,但也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关注和支持民主运动,包括出资支助民主活动、营救被捕民主人士等。1946 年5 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在即,重庆各界人士100 余人举行时事座谈会,鲜英与罗隆基、史良、邓初民等90 人发表宣言和发起签名,呼吁和平,反对内战。李闻血案发生后,重庆各界6000 余人在青年馆举行追悼大会。在“民族之魂”四个大字下,须发苍苍的鲜英凄哀悲痛地朗诵祭文,沉痛悼念在昆明为民主殉难的民盟同志。1947 年6 月1 日深夜,重庆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宪特,对进步人士进行大搜捕,一时间数百名进步人士身陷囹圄。“六一事件”中,民盟总部机关报《民主报》被捕的记者、编辑和其他工作人员及印刷厂工人多达30 余人,鲜英紧急召集工作人员商讨对策。鲜英通过梁漱溟先生出面,在《大公报》发表公开声明,呼吁当局立即释放非法逮捕之‘民主报’全体员工。事后统计,《民主报》被释放员工中就有近10 人是中共地下党员。

三、一生大度乃从容,舍家为国又何妨

1、仗义疏财,家风谨严,勤俭持家

抗战最紧要的关头,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来自沦陷区的抗战激进分子、民主人士、国民党要员、社会名流得知重庆“特园”主人古道热肠,待人接物优礼有加,纷纷慕名而来。据许多社会名流回忆,当年贵客盈门,车水马龙,堪称盛况空前。“特园”经常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金竹生女士回忆说:“当年每天在特园用餐的人很多,最多时上千人。全天开‘流水席’,随到随吃。”那时吃饭,米是从南充用船运下来的,每天都有挑夫络绎不绝往特园送菜。鲜英还聘请重庆“姑姑筵”的传人为厨师,提高鲜宅家宴的品位,独创“鲜味斋”,香飘四溢。鲜英不吝家产,仗义疏财将经营实业的相当一部分所得都投入到了“民主之家”的招待应酬上。深怀感激之情的董必武为特园取了一个名字,叫“民主之家”。大量的开销也让女主人金竹生女士常常感到捉襟见肘,但从无怨言。鲜家虽是大户,但鲜英夫妇却推崇勤俭节约度日,对子女要求甚严,吃饭不能喧哗,若将饭粒掉在桌上,必须捡起来吃掉。鲜家子女从小没有零食可吃,为解嘴馋,孩子们就在“特园”各处寻觅,铁线草、酸茎草都成了零食。因为“民主之家”出入的都是社会名流,金竹生女士对子孙管教严格,说话的声音不能高,不许骂人脏话……金竹生女士还亲自参加劳动,她在“特园”空地广种花草果木,以补充“特园”所需。当时常有衣着光鲜的小姐太太慕名造访“特园”,问鲜太太在不在家。当金女士从地里站起来回答‘我就是’时,访客无不惊愕不解。

2、不计得失,从容大度,舍家为国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鲜英荣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和首届全国政协委员,并被推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但“窝藏战犯眷属财产”的嫌疑始终紧箍咒一样伴随着他,土改、镇反运动展开后他更加坐立不安。在给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先生的信中,鲜英坦言:“行情不悉,错误实所不免。”后在张澜的复信鼓励下,鲜英决定将“特园”内外房产全部捐给国家,然后举家迁往北京地安门恭俭胡同居住。那是他早年在北海公园附近买下的一座四合院。董必武在重庆市政府呈送的请示中批复:“特园很有纪念意义,要作为纪念馆原样保存。鲜英的一生写满了传奇,但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对于一位有功德于社会的人,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

猜你喜欢

铜元民主重庆
重庆客APP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铜元收藏怎么玩
近代铜元三珍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