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代偿:旧体诗之于鲁迅的特殊意义
2019-11-13□张宁
□ 张 宁
新文学家的旧体诗词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有关鲁迅旧体诗的讨论最丰富。这些研究既包括诗歌整体上的注释、解析、释读、臆说、笺证,也涉及具体的诗歌意象、深层的艺术特质和复杂的诗学渊源,代表性成果如张向天《鲁迅旧诗笺注》、周振甫《鲁迅诗歌注》、倪墨炎《鲁迅旧诗探解》、阿袁《鲁迅诗编年笺证》、李德尧《屈原情结与鲁迅的诗》、李怡《鲁迅旧体诗新论》、李国华《鲁迅旧诗的菰蒲之思》等。这些探讨大都围绕旧体诗本身,着眼于文本内容、思想情感、隐含意义和创作本事,未能从文体形式的角度深入反思旧体诗对于鲁迅所承载的特殊意义,因而也就没法从根本上解释鲁迅何以两次“停歇”诗笔,又两次重拾旧体诗,没法理解鲁迅这种欲“罢”而不能的行为背后的隐情。基于此,本文试从文体角度入手,重新审视鲁迅的旧体诗。
一、 鲁迅旧体诗的文体代偿功能
鲁迅在晚年曾多次提及对旧体诗的态度,如1934年12月20日在写给友人杨霁云的信中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太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诌几句,自省殊亦可笑。”次年,又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称:“我是散文式的人,任何中国诗人的诗,都不喜欢。”且云:“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鲁迅作为“散文式的人”,本就不喜欢诗,并且认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但他却“言行不能一致”。对此,他给出的解释是“旧诗本非所长,不得已而作”。也就是说,鲁迅尽管主观上不情愿,但还是出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选择了旧体诗。这一选择带有退而求其次的意味,隐约表明旧体诗这种非首选的文体形式在他“不得已”之时满足了某种表达的需求,起了代偿的作用。
代偿作用是生理学上的专业术语,指某一器官发生病变时,机体调动其他未受损的部分或者有关器官、组织等来替代或补偿它的功能。在这里,笔者用“文体代偿”一词来说明作家在借助某种文体表达思想受阻未尽其意时,转而通过其他文体“替代”性地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这与一般情况下作家通过不同文体表达相同或相似的主题有明显区别:其一,就发生条件看,文体代偿起因于创作主体受到压迫,是“不得已”而为之。一般的创作,文体选择通常是自主、自由的。其二,就诉求来看,文体代偿除满足创作主体情感宣泄的需要外,还有强烈的宣之于众的倾向,一般的文体选择和创作并不汲汲于广而告之。其三,就文体间的关系来说,代偿文体与被代偿文体之间是补充关系,而后一种情况中各文体之间是并列关系。
在所有文体中,鲁迅用力最勤、成就最大的莫过于小说和杂文。在他去世多年后,曾经的友人和论战对手林语堂称他为“一九二○和三○年代对年青一代极具影响的煽动性作家”,“既写批评当前事物的杂文,也写短篇小说,两者都写的不坏”。两者之中,杂文更受其青睐,1927年鲁迅移居上海后,把主要精力放在杂文创作上。英国汉学家秦乃瑞说:“就文学成果的‘产量’而言,生活在上海的9年是鲁迅一生中创造力最为旺盛的时期。在此期间,他出版的杂感作品是过去9年的两倍。”按照通行的说法,鲁迅一生创作16部杂文集,其中在1927—1936年出版了12部杂文集。
二、 鲁迅选择旧体诗代偿的远源与近因
然而,另一方面,政权力量不断渗透到各种媒介,竭力实行管控。束缚与挣脱、压制与反抗也随之产生。在这些碰撞中,创作主体为趋利避害,或服从政令,接受现有规则,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另辟蹊径。鲁迅以旧体诗进行代偿,“暗度陈仓”,正是形势所迫下的一种应变。这种应变说明在近现代传媒的作用下,创作主体有不可遏止的发声的需求,无论受到何种阻力,都会极力寻求各种方法、途径和技巧得偿所愿。这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从未有过的,是刺激文体代偿的直接原因。
结 语
文体本身不存在高低、尊卑之别,但有特征和功能的差异。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文体在选择和应用的过程中,被人为地划分出等级,有了“优劣”之分,因而衍生出文学趣味的好恶、文学理念的碰撞与冲突。作为小说家、杂文家的鲁迅两次停写旧体诗,又两度重拾旧体诗,不仅说明这种在文学革命期间被“千夫所指”的文体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还表明恰如其分的表达情感、思想比采用何种文体、选取哪种方式更重要。
与此同时,文体代偿现象也暗示出不同文体在相互角逐的同时也有很强的共生性。这种共生性体现为内容上互补,形式上有跨界。在特殊历史语境中,创作主体对文体有更高、更复杂的诉求,单一文体因受到文体特征、适用范围的限制,其表达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打破文体限制,寻求文体间的协作与互补成为复杂社会环境中顺理成章的选择。
注释:
①纵观鲁迅一生的旧体诗创作,最早的一组诗《别诸弟》作于1900年,1900年至1901年间,陆续创作12首诗。此后,诗笔或就此停歇,直至1912年写下《哀范君三章》。继而,鲁迅又罢笔十余载,到1924年重拾旧体诗,此后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结束的前一年(193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7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7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⑥林语堂:《有不为斋随笔》,金兰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第191页。
⑦秦乃瑞著,王家平、张素丽译:《鲁迅的生命和创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年版,第316页。
⑧丁帆、朱晓进等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等皆持此观点。
⑨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⑩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