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分析

2019-11-12娄建英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9期
关键词:临床合理用药干预不良反应

娄建英

【摘 要】 目的:分析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应用药物的患者300例,将用药过程有药师参与的150例患者做为干预组,将其中用药过程未有药师参与的15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依从性。结果:对比两组用药过程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药师参与用药管理能够提高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因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有更佳的依从性。

【关键词】 临床合理用药;药师;干预;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9-051-01  各类药物在医院治疗过程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合理应用药物,是提高医院形象和服务治疗并保障患者预后的关键[1]。同时,大多患者普遍存在的对用药缺乏正确认知的状况,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并丰富用药知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积极意義。此次研究分析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应用药物的患者300例做为研究对象。将用药过程有药师参与的150例患者做为干预组,将其中用药过程未有药师参与的15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干预组中有男性86例,女性64例;年龄20-66岁,中位年龄(43.23±4.76)岁。对照组中有男性82例,女性68例;年龄20-64岁,中位年龄(41.37±5.3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用药过程实施常规管理,主要是:主治医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药物,同时负责对药物合理应用进行管理,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进行用药方面的简单宣教。干预组则通过药师参与对用药进行管理和干预,方法如下:①药师参与用药教育和药学干预。首先,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有药师参与的多元化健康宣教,结诊断情况为患者和及时普及有针对性的用药知识,讲明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新理念和趋势,强调并应用更多抗菌药物就更适宜治疗,对患者存有的错误观念进行纠正。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干预,尤其病情相对复杂的患者,比如哮喘、慢阻肺疾病等患者,往往要长久用药,这是对患者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患者的依从性的考验,往往患者难以把握用药知识,也容易忘记服药进程,还有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联合用药,如何合理配伍用药是对其的难点。②药师参与查房和患者调研,药师和主治医师一同查房,查房过程注意观察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者在用药方面的疑问,予以详尽的解答,并在结束查房后和医生一同分析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参与到治疗用药的决策,综合观察到的患者情况合理规划用药,评估用药效果。对高危患者加强用药监管,保障运用药物的精确程度。对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保障用药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和患者用药过程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评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记录两组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体现,使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过程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 对比两组用药过程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干预组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用药依从性评分 对比两组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普遍有敏感变迁能力存在,若不合理用药,会产生耐药性,还会诱发不良反应[2]。而患者大多对药物的应用存在认知缺乏的状况,依从性也难以保障。以往在治疗过程,均是患者的主治医生给予患者常规用药管理,可能有时为增加效率,还没有将患者是否符合用药充分掌握,就选择了药物的应用种类。而一些药物为保障用药效果,通常有明确的用药剂量、应用次数,若不合理用药剂量存在,往往难以保障患者获得足够药物浓度和及时的起效时间。同时,临床也有给药方法不合理的状况存在,以往静脉注射是常用给药途径,但容易形成抗体[3]。药物应用过程,尤其是应用抗菌拥有,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病程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合理选择应用实际,但也有大剂量、多频次用药的情况存在。针对上述用药不合理情况,药师的有效参充分凸显了优势和价值。通过药师的参与对患者进行宣教,可更加直观的让患者知晓用药常识,明确注意事项,也提供给患者能够随时咨询用药难题的途径[4];通过药师参与对患者进行用药干预,充分的利用药师掌握的专业知识,根据患者病情、药物特性,合理建议主治医生用药,有效调整用药方案,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药师参与处方管理,能够及时纠正不合理的用药种类,促进用药效率提高[5]。

研究结果:对比两组用药过程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充分证明,药师参与用药管理能够提高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因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有更佳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李华.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9):80-81.

[2] 侯明明.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81-82.

[3] 刘智慧.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价值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2):191-192.

[4] 陈劲松.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评析[J].中国处方药,2016,14(8):40-41.

[5] 蔡帆,张建华.从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方面探讨如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4):122-125.

猜你喜欢

临床合理用药干预不良反应
药学干预对促进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作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妇产科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