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1-12吴德芝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9期
关键词:三联疗法雷贝拉唑消化性溃疡

吴德芝

【摘 要】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8例则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幽门杆菌根除情况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幽门杆菌根除情况可知,观察组幽门杆菌根除率为92.5%,对照组幽门杆菌根除率为71.1%,观察组的幽门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溃疡愈合情况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确切,幽门杆菌根除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幽门杆菌;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 R81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9-028-02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发病原因与幽门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有着直接相关性,因此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重点在于抗幽门杆菌感染,抑制胃酸分泌[1]。本研究以78例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在21~71岁,平均年龄45.6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3.6年;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均衡,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每次口服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每天2次,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继续口服奥美拉唑20mg及替普瑞酮50mg,每天3次,连续服用35d。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唯一不同是将奥美拉唑换为雷贝拉唑,用量为每次10mg。

1.3 效果评价标准 溃疡消失或转为瘢痕期,幽门杆菌清除,相关症状消失视为愈合;溃疡消失但周围仍有炎症,幽门杆菌清除,症状有所缓解视为有效;溃疡面积缩小不超过50%,甚至增大,仍然存在幽门杆菌,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视为无效[2]。治疗总有效率=愈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幽门杆菌根除情况可知,观察组40例患者中,幽门杆菌阴性者37例,比例为92.5%,余者3例为幽门杆菌阳性者,比例为7.5%,幽门杆菌根除率为92.5%;对照组38例患者中,幽门杆菌阴性者27例,比例为71.1%,幽门杆菌阳性者11例,比例为28.9%,对照组幽门杆菌根除率为71.1%,观察组的幽门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溃疡愈合情况可知,观察组40例患者中,3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达到溃疡愈合的标准,比例为90%,达到有效标准者2例,比例为5%,余者2例无效,比例为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38例患者中,26例患者溃疡达到愈合标准,比例为68.4%,有效者4例,比例为10.5%,余者8例无效,比例21.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病因复杂,而胃酸、幽门杆菌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以抑制胃酸、抗幽门杆菌为主。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出现可以说是溃疡治疗史上的一次革命,其抗酸作用十分显著且稳定,具有抗幽门杆菌的作用,故在溃疡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是首选药物[3]。现阶段含PPIs、铋剂及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是获得幽门杆菌根除率最高的治疗方案,但是考虑到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及经济情况,故四联疗法常作为二线治疗方案及复发治疗方案,当前根除幽门杆菌最为理想的方法是PPIs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4]。

本研究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其它两种抗生素进行治疗,虽然效果及安全性相对较好,但是不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故无法保证稳定的临床效果,对症状的改善及控制时间也不够理想。雷贝拉唑属于苯丙咪唑的衍生物,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与其它质子泵抑制剂相比,其起效更快,可迅速缓解症状[5]。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更高,且幽门杆菌阴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可显著提高幽门杆菌的根除率及溃疡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爱萍,李正安,蒙启飞,等.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杆菌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5,23(4):21-22.

[2] 陈波,李根.奧美拉唑和泮托拉唑钠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4,20(7):40-41.

[3] 薛芙蕖.四联疗法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4,18(19):2682-2683.

[4] 朱虹,廖江涛,李亲亲,等.四联疗法治疗幽门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7(11):1330-1335.

[5] 卢柏春.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2(16):30-31.

[6] 李瑞.雷贝拉唑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

猜你喜欢

三联疗法雷贝拉唑消化性溃疡
咽异感症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不同疗程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