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名中医王进东教授治疗骨科疾病学术思想初探
2019-11-12曾宪峰王进东
曾宪峰 王进东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深圳市名中医王进东教授治疗骨科疾病学术思想,首先,针对股骨头坏死中医治疗经验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以及中医治疗方法,其次,叙述整体观念在治疗骨折疾病中的运用,最后,针对于骨折相关疾病中对药的应用进行说明,以上中医治疗手段,均在骨科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初步的归纳总结,进一步了解王进东教授在治疗骨科疾病方面的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王进东教授;中医骨科;学术思想
1 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经验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1],又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它是由许多原因导致股骨头血运遭到破坏(受损或中断),从而导致细胞及骨髓成分坏死及自我修复障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引起股骨头变形、塌陷,病人出现髋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异常的疾病, 是临床骨科领域常见病,也是骨科领域疑难杂病之一。
病因病机的认识:根据中医理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骨蚀”、“骨萎” 的范畴,在《灵枢· 刺节真邪》中记载:“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2]。《素问·痿论》则载:“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3]。该病主要由先天不足、后天外邪侵入、跌扑损伤等引起。《黄帝内经》 载:“肾主身之骨髓”,肾主骨生髓,肝藏血,肝、肾两虚则不能滋养其骨,造成骨髓枯萎,不荣则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4年制定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证型分为五型,包括气滞血瘀、痰湿阻络、风寒湿痹、肝肾不足、气血虚弱五种类型。该疾病病位在骨,与脾、肝、肾关系最为密切,其肝肾两虚、脾阳不足、气血匮乏,容易导致外邪入侵、气滞血瘀,临床表现为骨质痿软,骨枯,骨髓减少,因此临床治疗上多为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活血、祛瘀生新为基础。王进东教授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礎上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疾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亏虚为主,其根本原因在于虚、瘀。
在治疗方面:中医药对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主要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活血祛瘀为基础的内治法,经统计研究用于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核心中药有牛膝、骨碎补、淫羊藿、红花、巴戟天等[4]。西药在治疗该疾病中,主要针对发病原因进行干预和治疗,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情。如采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减轻患者痛苦。采用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的药物治疗,以及还可采用外科手段治疗等[5]。王进东教授认为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中西结合、分期治疗,最关键是早期发现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在治疗方面早期主张积极中医治疗,结合该疾病病机以虚、瘀及虚实夹杂为主,临证应仔细辨别其虚实真假。总体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补虚培本,通络止痛为原则,经多年临床观察,创造性地开发出中药丸剂-荣骨康浓缩丸,其组方由当归、甘草、牛膝、生地黄、威灵仙、丹参、香附、桂枝、续断及鸡血藤组成,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生髓、养血活血止痛功效。对早期股骨头还没有塌陷病症,经用药后可使骨质坏死部分缓慢吸收,新骨逐渐形成,对于股骨头已塌陷者,可以不同程度重建塌陷股骨头,控制病情发展、恢复病变髋关节活动功能,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行保髋手术治疗的病人,它具有促进血运重建,新骨生成,提高植骨成活率的功效。
2 整体观念在治疗骨折疾病中的运用
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等来表述对中医整体观的认识,人类正是在主动适应自然环境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保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表里雌雄,砭石刺灸,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贫富贵贱,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6]。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经临床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从整体观念论治治疗骨折疾病理念。
在骨折早期,擅长采用中医特色治疗手段—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并配合局部中药外敷,辨证选用中药内服以调理全身。目前对骨折的治疗原则更加注重骨折自身的愈合能力,既生物学固定(BO)观点,它更加注重保护骨折端的血运,功能复位,弹性固定。而传统中医治疗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BO观念不谋而合。在夹板固定的同时,从整体观念出发,选用中药外敷以消肿止痛,再结合辨证论治,选用中药内服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外洗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及皮肤敏感性而选用不同中药。中药内服同样遵循该原则,如在华南地区,地域湿气较重,药物中多配合健脾祛湿利水之中药,如茯苓、猪苓、白术、半夏、陈皮等。
在骨折中、后期,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鼓励并指导患者加强患肢及全身功能锻炼,有利于预防废用性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粘连,还能愉悦身心、增强自信心,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为骨折的愈合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3 对药在骨折相关疾病中的运用
对药又称药对,是临床中2味常用中药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药之所以能配合使用,其一,相须、相使以加强对方药物的作用效果,其二,相杀、相畏以减弱对方药物的毒副作用[7]。王进东主任在临床治疗骨折疾病中也善于运用对药。
在骨折早期,中医辨证:血瘀气滞,中医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药方面,善用红花、桃仁配伍[8]。红花:味辛,性温。 归心、肝经。可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临床多用于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痛经,闭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水溶性混合物及水提取物-红花黄色素具有抗凝血、血管扩张作用;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大肠、肝、心经。具有破血行瘀,润燥通便之功效,临床用于跌扑损伤,经闭,痛经,肠燥便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仁有活血作用,并有抗凝和溶血作用。王进东教授认为桃仁偏于破瘀、而红花更偏于行血,二药配伍,可相互促进,活血通经,瘀血祛则新血生,止痛消肿的力量增强,临床骨折疾病中运用广泛。当然在活血止痛同时,常兼顾行气,使气血通畅,瘀去新生,常选用香附、川芎配伍。
在骨折中期,血瘀气滞渐消,但瘀阻未尽,可采用舒筋活络法、接骨续筋法、和营止痛法,这一时期,中药常选用自然铜与骨碎补。自然铜,性平,味辛,归肝经,具有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之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疼痛瘀肿;骨碎补,性温,味苦,归肾、肝经。功效:活血疗伤,补肾强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筋骨损伤。二者合用以增强接骨续筋之力。
在骨折后期,骨折已连接,经络疏通,瘀血已去,但筋肉萎缩,肢体乏力,脾胃虚弱,此时应补气养血、补养脾胃、补益肝肾及温通络。用药方面,常选用:黄芪与当归,补气补血为主,杜仲与肉苁蓉补益肝肾、生髓。
王进东教授从医30余年,博览群书,中西贯通,其治疗骨科疾病经验丰富,仍需进一步提升、总结。在工作头二十年中,王教授以诊疗骨科疾病为主,近10年,逐渐以研究治未病为主,在治未病方面的学术经验还需进一步归纳总结。
(指导老师:王进东)
参考文献
[1]张浩浩.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34(6).
[2]张建福.水针刀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J].河南中医,2014.
[3]赵红霞.论中医对“骨痿”的认识[J].中国医药导刊,2011.8(13).
[4]宋振华.骨蚀再造丸治疗股骨头坏死50例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11(50).
[5]刘玉欢,李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 2019,9(29).
[6]汪军.结合《黄帝内经》谈运气学说的基础理论[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6(02).
[7]杨波.中药对药在痹证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5(24).
[8]谢佳军.活血化瘀药对之研究[J].光明中医,2015,4.
作者简介
王进东,男,主任中医师,198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后在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骨伤科工作近20年,后调任深圳,目前仍坚守临床工作岗位,在从医30余年里,积累大量治疗骨科疾病经验,现初步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