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堂健康教育对提高院内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认知与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

2019-11-12叶春俐别金蓉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6期
关键词:医率随堂血糖

叶春俐 别金蓉

[摘要] 目的 分析随堂健康教育对提高院内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认知与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随堂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BG、2 hPG等水平变化、自我认知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 两组干预前FBG、2hPG等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认知上,观察组自我血糖监测、合理用药、坚持运动、科学饮食等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遵义行为上,对照组遵医率82.5%,观察组遵医率9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堂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院内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认知与遵医行为等水平,且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随堂健康教育;自我认知;遵医行为;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8(b)-0150-02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临床上发生糖尿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其中尤以2型糖尿病较为常见,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1-2]。在此类患者护理工作中,如何提高患者自我认知水平和遵行为,有效控制和预防糖尿病则是十分关键的环节[3]。因此该文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即对随堂健康教育对提高院内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认知与遵医行为的效果做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37~79岁,平均年龄为(53.2±2.7)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38~78岁,平均年龄为(54.6±2.5)岁。两组基础信息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随堂健康教育,即采取观看影碟、制作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口头讲解、医患互动等方式展开随堂教育,内容具体为:①心理健康教育。即护士需与患者耐心、细心、热心、主动的进行交流。消除其对疾病的抗拒心理、担忧心理、治疗急躁心理等,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②饮食健康教育。即指导患者定时定量进食,对营养素比例给予合理调整,每日摄入的饮食需含适量的营养物质,多食豆类、海藻类、新鲜水果蔬菜、海带、荞麦面、燕麦片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对单糖、双糖的使用量予以严格限制,如蜂蜜、水果、果糖、半乳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等。多食淀粉类等多糖食物,如玉米面、荞麦面、豆类、红米、黑米、米面谷类等食物,混合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③运动健康教育。即告知患者积极参与乒乓球、羽毛球、跳舞、游泳、体操、快走、慢跑等一些有氧活动,运动时间为30 min/d,一般在餐后1 h时进行一运动,坚持规律运动,3~5 d/周,运动期间要求家属全程陪伴,并对运动的时间和次数予以详细记录。④用药健康教育。将各种降糖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作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详细告知患者,并告知其遵医用药的目的和意义,使其对胰岛素的作用予以正确掌握,并对其注射方法予以掌握,使其充分认识不遵义用药的危害等。⑤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将血糖自测的方法、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血糖结果判断的相关事项详细告知患者,指导其正确区分低血糖和高血糖,告知其如何处理低血糖发生时的症状,并将各种并发症的具体表现和实际处理措施告知患者,告知其胰岛素皮下注射的具体方法,剂量、注意事项等,叮嘱其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B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等水平变化、自我认知评分(采用自我认知量表[4]评估,包括自我血糖监测、合理用药、坚持运动、科学饮食等内容,各项采取0~4分计分,分值越高越好)、遵医行为(采取自制问卷调查,分为完全遵医、部分遵医、不遵医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t用于对文中血糖值、自我认知评分、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x±s)加以检验,χ2用于对文中遵医行为等计数资料[n(%)]加以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值对比

两组干预前FBG、2 hPG等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自我认知对比观察组自我血糖监测、合理用药、坚持运动、科学饮食等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遵医行为对比对照组遵医率82.5%,观察组遵医率9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我国,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为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患病率,而与之对应的为患者降低达标率、低诊断率、低知晓率等[5]。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和疾病认知水平,还能提升其遵义行为,从而纠正其不良飲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降低疾病复发率和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措施,其主要是在课堂上将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详细告知患者,主要内容涉及心理、饮食、运动、自我管理等,通过上述健康教育内容,不仅能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还能使其掌握全面的相关健康知识,并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改善病情,提升生活生存质量的目的。该文的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FBG、2 hPG等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认知上,观察组自我血糖监测、合理用药、坚持运动、科学饮食等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P<0.05)。在遵义行为上,对照组遵医率82.5%,观察组遵医率9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见,随堂健康教育对提高院内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认知与遵医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随堂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院内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认知与遵医行为等水平,且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自娟,张艳,韩二环,等.糖尿病患者“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发展与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12):1148-1151.

[2]  李英.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HbAlc、血脂、血压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8,17(5):731-733.

[3]  王茜.回授式健康教育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7):22-24.

[4]  郑宋宋,徐亚青,陈竹君,周玉琴,郑建娣,牟新.情景模拟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152-155.

[5]  初晓芳.网络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3):55-58.

(收稿日期:2019-05-26)

猜你喜欢

医率随堂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随访管理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人文关怀对提高急诊胸痛患者遵医率的实践与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