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2019-11-12吴昀辰王秀云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吴昀辰 王秀云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进而提出了“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架构,并从构建“三层次”教学目标、实施“三阶段”培养、架构“三模块”课程体系、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和“双创”实训平台、构建“多元化、过程性”质量评价模式五方面探索了“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以期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育人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五维一体;分层递进

[作者简介]吴昀辰(1978-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江苏  苏州  215104)王秀云(1980- ),女,浙江台州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  苏州 215009)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0-0082-04

一、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实施、师资资源、教学方式和实践平台等核心要素中存在问题,这严重制约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效。高职院校要更新理念,重新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教学特点,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健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各核心要素的整体推动力,切实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主要包括对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其核心理念和价值指向是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其目标是通过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使其充分体会到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并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新创业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实施分层施教。从理论层面看,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将学生分成水平相近的小组实施教学,教学效果在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以充分发挥。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创新创业能力和需求,注重学生的现有知識和能力水平,并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进行分层次教学,促使所有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从实践层面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蓝皮书(2016)》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情报告(2016)》显示,83.2%的学生有创业意愿;61.5%的学生缺乏系统思考;只有21.7%的学生有比较成熟的考虑。《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18.1%的学生有较强和非常强烈的创业意愿;31.8%的学生有一定的创业意愿;39.8%的学生粗略想过创业;10.2%的学生从未想过创业。由此可见,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超过八成的大学生或多或少有创业想法,而近两成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创业意愿。

3.创新创业教育要通过校企协同才能取得实效。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首创了协同学,强调了系统内部的协同运作可以为整体带来更高的价值。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诉求,进而产生协同效应,有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均采取有效举措发挥各主体的积极作用和资源优势,大部分国际知名商学院都积极寻求与社会各界力量的合作,从而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配合的协同教育体系。因此,我国高职院校要整合社会和企业的资源、资金、人才,建立长期和深度的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协同作用,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三、“五维一体、分层递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架构

“五维”是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课程结构、教学条件和质量评价五个核心要素,这五个要素既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和要求,又有教学实施的逻辑顺序,且相互影响和制约。“一体”是充分发挥五个要素的整体协同作用,产生整体的聚合效应,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

1.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并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创业意愿,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对象要与不同层次目标相吻合。高职院校要根据培养目标对教学对象进行适当的分类,对有明显创业意向的学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和实操训练;对创业能力突出的学生,要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孵化等形式,重点培养创新创业团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铺路导航。

3.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要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要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一年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文化素养和创业基础等课程组合,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二年级通过专业平台课程、文化素养和创业实务等课程组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年级通过专业方向课程、文化素养和创业孵化项目,着力提升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

4.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条件要进行资源整合。高职院校要整合各方资源,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的实施情况,建立“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并整合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创意中心、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工作站、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等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要由校企共同制定。校企双方要根据目标分类共同参与制定不同层次的考核标准,设置质量考核节点,共同推进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考核,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维一体”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解决了学生创新创业与学业结合度不高、创新创业教育企业支持力不足、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性不够等问题;“分层递进”则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每个要素进行了分层,并结合创新创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既实现了各要素之间的递进协调,又实现了整体的协同推进。“五维一体、分层递进”发挥了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要素的正向推动力,促使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之间产生聚合效应,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效。

四、“五维一体、分层递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立足专业特色,构建了“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逐步摸索出适合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1.构建“三层次”教学目标。学院依据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进行分层建构,形成了“创意人人”“创新能人”“创业达人”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创新是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创业则是艺术设计的专业实践。

2.实施“三阶段”培养。学院围绕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分别实施教学,将教学分为意识激发、创新培育、创业孵化三个培养阶段。意识激发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实现“创意人人”的教学目标;培育阶段面向部分有创业兴趣与能力的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提升学生或团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创业孵化阶段面向创业意愿明确和能力突出的学生或团队,对其进行深度和个性化的指导与扶持,如通过项目孵化,促进其创业项目的实施和运行。

3.架构“三模块”课程体系。在课程架构上,学院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构建了“专业+通识+创业”三个模块相互融合和递进的创新创业课程结构,并建设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第一,针对一年级全体学生,以专业基础+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创业基础(创业通识课程)为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造型训练、色彩训练和创意表达等课程,培养大学生独特的艺术思维能力,推动大学生创造性心理特质的发展;通过文化导入,发挥公共基础课程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创新创意的训练提供条件,为创业提供支撑;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帮助大学生掌握创新思维训练方法,培养其创新创意能力和创业精神。

第二,针对二年级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以专业平台+通识课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创业实务(SYB培训)为主。要加强学生对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文创产业创业模式的认知,并开设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群,使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以根据创业方向选修课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实施SYB培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在获得SYB培训合格证书后,学生将获得政府的创业政策、资金和服务支持。

第三,针对三年级有创业意向且能力较强的学生,以专业方向+通识课程(“创业+”系列课程)+创业实战(创业项目孵化)为主。在专业教学中,学生通过综合性的毕业设计训练,使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为创新创业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创业+”系列课程包括企业经营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校企合作项目紧密结合,可以获得企业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等方面支持,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同时,也为创业项目的孵化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4.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和“双创”实训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学院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组建了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行企兼职教师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创新创业教学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学院积极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并对应设计研究、设计创意、设计体验、设计推广等流程,设置基础研究工作室、创意开发工作室、材料技艺工作室、展示工作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等工作室群,实现教学流程与设计流程的无缝对接,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学院构建了校内大学生创意中心和校外一箭河大学生文化創意产业园,为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项目孵化提供支撑。学院还搭建了“项目+竞赛+孵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项目”包括虚拟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真实的创业实践项目;“竞赛”包括各类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孵化”是在“项目”和“竞赛”的基础上,遴选具备市场前景的项目进行培育,学生可以自主申请入驻学院大学生创意中心和一箭河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学院安排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创业指导师为其提供创业咨询和指导,提供“一条龙”式服务。

5.构建“多元化、过程性”的质量评价模式。学院系统梳理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能力节点及实施要求,围绕艺术设计专业“创意”“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需求,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考核评估指标和考核形式;实施学生“学业报告书”制度,从创意来源、素材采集、分析研究、设计构思、设计表达、成品展示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考核,并尊重学生个性,强调差异化发展。同时,学院还引入行业企业评价标准,按照设计研究、设计创意、设计体验、设计推广等流程,对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

学院建立了“教赛训”与创业能力培养相融合、多方位考核的创业能力培养考核体系,实施“重过程,轻结果”的动态考核,通过各类竞赛来检验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只是考核的一个方面,还加强了对创业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考核,以学生获得和提升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重要参考。同时,创业能力考核遵循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考核的原则,多方审视现有的考核标准,对教学目标、创业实战能力养成等关键环节进行审议,促使创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符合。

五、结语

高职院校“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是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目标,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而建立的一个生态的培养机制。该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全覆盖、差异化、阶段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2]洪大用,毛基业,叶康涛,等.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1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 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