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如何深入推进车队H S E标准化建设
2019-11-12肖琳波
彭 锌 肖琳波 聂 磊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1)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安全事故统计中,交通运输事故位居首位,已成为安全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规范驾驶员和车辆管理,加强风险辨识与防控,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介绍,提出HSE标准化管理方法,促进标准化管理落地,搭建持续改进的系统管理平台,形成交通运输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1 石油企业车队现状
石油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车辆种类较多,具有“专业性强、分布点广”的特点。根据运行风险的大小,将车辆分为一类车辆、二类车辆和三类车辆:一类车辆包括危险品运输车,20座及以上大型载客汽车;二类车辆包括用于员工通勤的10座及以上中型载客汽车和其他中型载客汽车,重型载货汽车(总质量为30t及以上的普通货运车辆)、地震仪器车、钻机车、井架车、修井车、压裂车、管汇车、捞油车、油田废水运输车、通信仪器车、吊车、长输管道巡线车等特性专项作业车及各类现场作业半挂车;三类车辆为除一类车辆、二类车辆以外的其他车辆。车队均建立了由队长、指导员、副队长、安全员、调度员、班组长、监控员等组成的HSE领导小组,对车队实施全过程HSE管控。
2 基础管理
将一类、二类、三类车辆实行统一管理。本文的车队是指企业各有车单位科级、股级及班组的基层组织机构,车队包括建制车队和非建制车队。按照集中管理的原则组建车队,符合“车辆总数20台及以上的或危险品运输车辆10台及以上的”,设置建制车队。
2.1 明确机构和职责
建制车队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非建制车队或零散车辆所在单位应明确专人负责安全管理。
车队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HSE领导小组,成员由副队长、安全员、调度员、监控员、班组长等组成。明确车队HSE管理职责及各岗位HSE管理职责。
2.2 建立制度和规程
车队可沿用上级发布的交通安全规章制度,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车队的实施细则,并保持有效文本。车队应收集或完善包含安全教育培训、驾驶员管理、车辆维护保养与回场检验、车辆调度、车辆安全监控、特殊时段交通运输升级管理、车辆“三交一定(封)”管理、安全检查、安全考核与奖惩、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停车场(库)管理等内容的交通安全规章制度。
车队应建立健全本单位岗位操作规程,主要岗位操作规程参照以下标准实施: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通用操作规程》(Q/SYCQZ 049-2015);起重司机:《汽车起重机作业规范》(Q/SYCQZ 048-2015)。
2.3 建立管理资料
车队应建立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资料,并存档备查。成建制车队至少应建立安全会议(活动)、安全检查、安全培训教育纸质记录本;基层人数较少的非建制车队可以合并成《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本》。档案应包括人员档案、车辆档案、事故档案。台帐应包括危险因素清单(隐患排查表)、驾驶员动态分类监控实施表、隐患违章台帐等。
2.4 明确管理流程
车队应实施日、周、月安全管理流程。每日安全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8个环节:驾驶员酒精、血压测量;派车安全交待;驾驶员日检与三停四查;安全观察与沟通;工作安全分析;作业许可;车辆安全监控;回场检验等。每周安全管理重点做好以下4个环节:每周HSE检查;每周HSE培训;每周HSE会议;每周统计分析。每月安全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6个环节:更新危害因素清单;驾驶员动态能力评价;HSE培训;隐患、违章及HSE业绩统计分析;HSE考核;HSE领导小组会议。
3 驾驶员管理
驾驶员作为安全管理中“人”的重要因素,应着重对其任职条件、能力评估、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
3.1 任职条件
任职条件包括: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行车不良记录;具备从业岗位资质;身体条件符合驾驶机动车等。
3.2 内部准驾证
企业实行驾驶员内部准驾证管理制度,必须持有内部准驾证,方能驾驶与准驾车型相一致的公司自有或租赁车辆。明确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准驾证的审批、核发、注销等管理工作。
3.3 动态能力评价
驾驶员动态能力评价是对每个驾驶员的生理特性、心理素质、能力表现、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全面动态分析及评价,能力从低到高划分出A、B、C三类。评价结论中凡具备A类风险的驾驶员为月度A类驾驶员,具备B类风险的驾驶员为月度B类驾驶员,不具备A、B类风险的驾驶员为C类驾驶员。车队应定期组织驾驶员动态能力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制定A、B、C类驾驶分类管控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车型选择:A类驾驶员驾驶车辆相对固定,不能临时代开所驾车型以外的其它车辆。
任务优选:急难险重任务应优选C类驾驶员执行。
时段限制:A类驾驶员不准夜间超时驾驶。
路线限制:A类驾驶员不安排执行长途任务及冰雪道路行驶。
重点监控:车队对A类驾驶员执行任务全过程进行重点监控,2个以上A类风险或连续2月A类驾驶员由基层单位监控,3个以上A类风险或连续3月A类驾驶员由企业所属二级单位重点监控。
定人帮教:A类驾驶员由车队领导进行一对一帮教,每周至少一次交心谈心或电话沟通;B类驾驶员由车管人员进行帮教。
定期培训:每月对A类驾驶员进行一次交通安全专项培训,月度累计安全培训教育不少于6学时;B类驾驶员月度安全培训教育不少于4学时。
3.4 H S E培训
新上岗驾驶员必须经过三级入厂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其中,二级单位(处级)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基层单位(科级)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基层队(班组)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4 车辆管理
4.1 分类管理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 198-2016),按照车辆技术等级分为一级车、二级车。企业可结合实际,按照运行风险的大小细化一类车辆、二类车辆和三类车辆,根据车辆分类情况,制定并落实车辆分类管控措施,明确责任人。
4.2 检查检验
对车辆实行检查检验,由车队委托有资质的修理承包商对回场车辆进行检查,由驾驶员对保管使用的车辆每日进行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巡回检查。由车队负责所属车辆的行驶证和营运证证件审验,提醒驾驶员驾驶证审验和从业资格证审验,车辆审验严格按照行业部门规定上线检测,出具合格的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报告。车辆维护保养:日常保养、二级维护、车辆修理。
5 风险管理
5.1 道路踏勘
车队应组建专(兼)职道路勘察队伍,道路勘察队伍组成人员应优先选择具备土建施工专业知识、具有专业驾驶从业经历、具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且责任心强的人员参加。配备坡度仪、测距仪等必要的测量工具,负责施工前对作业区域内道路及作业现场进行勘察和风险评估。道路勘察风险分为一般、中度和重大风险,见下表。
5.2 风险管控
危害辨识:可采用工作安全分析、直观经验法、情景分析法、头脑风暴法或检查表法。车队应开展岗位、工作等危害因素辨识活动,建立车队危险因素清单(隐患排查表)。每月对新增风险进行一次收集汇总。
风险评价:可采用矩阵法、LEC法对识别的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建立HSE重大风险清单,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当新增车辆、变更驾驶员、增减安全设备设施、新增生产区域和项目时要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车队利用班前会、安全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入场教育等多种方式,将存在的风险告知相关人员,并确保员工掌握风险控制措施及相关要求;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评价确认后,应逐项制定风险消除、削减控制措施;常用风险控制工具包括工作安全分析、作业许可、安全观察沟通、变更管理、作业前安全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安全经验分享。
6 运行控制
6.1 车辆调派
出车前评价:车队应通过多种方式掌握及了解驾驶员近期状况,确保驾驶员具备安全驾驶的资质和能力。车队按规定对执行任务驾驶员开展酒精和血压检测,有药物影响的驾驶员应当暂停驾驶任务。滥用酒精或药物的事件应当汇报给上级主管部门。车队车管人员要观察并掌握驾驶员思想波动、情绪变化等情况,发现异常应暂停安排执行任务,并进行正确疏导和帮助。在安排车辆执行任务时,应严格执行凭车辆合格证和车载监控终端完好派车制度,不准调派带病车、无法监控车辆上路行驶。车队应将出车前评价情况填入《车辆运行调派路单》一式两联,驾驶员应随车携带一联,同时车队应留存一联。
表 道路勘察风险评价参考表Tab. Surface reference table for risk assessment of road survey
派车审批:各有车单位根据任务类型及风险特点,建立派车审批流程、明确审批权限及控制措施。车队对调派任务按照审批流程和程序进行分级、分类审批。派车人员应在路单、派车审批单上签字。任务安排后,调度应将任务信息填入车辆调度记录,并将派车合格证与车辆调度记录一并存档,便于追溯。
派车交待:车辆调派应根据任务风险向驾驶员进行“任务、路线、安全”三交待,在路单中要明确交待执行任务、行车路线、主要风险与削减措施。
6.2 控制措施
(1)两书一表。车队应按企业QHSE管理体系要求,编制和实施“两书一表”管理,即《交通运输HSE指导书》、《交通运输HSE计划书》和《交通运输HSE检查表》。
(2)防御性驾驶。车队应推广防御性驾驶技术,对驾驶员进行防御性驾驶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督促指导驾驶员应用防御性驾驶技术,养成良好的防御性驾驶习惯。
(3)车辆监控。车队应贯彻落实车辆安全监控管理制度,安装企业统一的车载监控终端和行车记录仪,指定人员负责车辆安全监控,对车队所属车辆及承包商车辆进行监控。
(4)过程控制。三停四查: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应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做好“三停四查”工作。
路检路查:车队应经常性的开展路检路查及现场检查工作,对驾驶员操作行为、现场隐患进行检查。
装载捆绑检查:现场安全监管人员或押运员应对货物装载及行车前进行检查。
7 应急管理
7.1 应急处置预案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相关规定,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现场应急处置预案,车队可以编制综合应急处置预案,预案内容针对以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编制应急处置程序:交通伤害事故、危险物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环境污染、火灾、自然灾害、人员伤亡、食物中毒。
7.2 应急物资
车队应参照《生产作业现场应急物资配备选用指南》(Q/SY 136-2012),建立完善车队应急物资配备标准,落实专人负责应急物资的管理,根据应急处置预案需要,对车辆配备齐全相应的应急物资。
7.3 培训演练
应急培训:车队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车队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应急演练:车队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处置预案演练。
8 取得的效果
通过深入推进车队HSE标准化建设,持续抓好“基础管理-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运行控制-应急管理”5个方面,从运行情况来看,近年来未发生人员伤亡,驾驶员风险识别与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交通安全事故得到明显控制,大大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建立了交通运输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9 结论
HSE标准化是将HSE管理体系落实到生产现场和实际管理中较为有效的工具方法之一。虽然在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增风险,但作者认为,只要坚持以HSE体系推进为主要抓手,以标准化车队建设为中心,持续抓好关键环节的管控,及时补充完善管理措施,定然能有助于提升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真正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