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生态环境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9-11-12张付英

中国地质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

张付英,郑 辉,陈 钢,韦 波

天津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222

我国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及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实施[1],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同时给肩负人才培养使命的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做出了积极调整。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2],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3],形成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教学目标[4],建立了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竞赛活动折算成学分等的评价体系[5],这些改革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但目前在面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方面相对较少。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由人力资源、企业、政府部门、相关组织等多种参与主体及其所在的政策、体制、市场、文化与环境所组成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有机体[6],由外部和内部生态系统组成,其中包括创业理念、创业素养、创业心态等在内的内部创业生态环境因素[7]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基础和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内驱力。创业内部生态环境因素的提升,不仅需要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还要改革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能力训练和提升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某种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形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对教学客观结构做出的主观选择[8]。随着现代化教学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如基于学习理论、教学论、教育哲学、教学活动的性质和组织形式、教学角色地位的教学模式,演变为现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等。

教学模式可根据宏观的社会需求、科技发展和微观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设计。创业生态环境下,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网络、新媒体和自媒体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对以教学过程为主体,以信息交流为依据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和发展,设计出适应创业内部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创业生态环境下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选择

创业生态环境下,国家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为保证创业生态的稳定和谐发展,高校需要选择能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合理利用社会创业资源能力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比较典型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主要有:基于学生创业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完善其所需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基于建立的创业组织机构(如大学生创业教育学院、创业教育中心、创业专家组顾问团等),以资金资助或咨询服务的形式,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将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并嵌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教学模式[9]。

教学模式由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设计和师生关系几个要素构成,由于不同层次高校其教学目标的千差万别、教学过程的丰富多彩和师生主体地位的差异,各高校需要设计和构建与其培养目标一致、与外部创业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增强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联动作用,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业生态环境下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建设重点

创业生态环境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得到不断深化,创新创业的理论得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理念逐渐形成,特别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核心能力的未来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创业生态环境下,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创新素质以及创业技能的培养,需要教学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过程的合理组织,并使教学过程的各要素相互协调来实施。因此,制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将创新创业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可以操作实施且易于客观评价的分目标,是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

实施创新教育的最大瓶颈,是将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组成的教学过程转变为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结构。传统的教学内容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重显性知识传授,轻开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隐性知识的教育。因此在创业生态环境下,要着重优化处理教学内容,增加对学生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创业心理、创业道德和创业精神训练,注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特别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建设内含外联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政校企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平台,加大对创业外部生态资源的导入机制建设,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虽然在创新创业生态背景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但在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和创业潜能方面还不够重视。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对创新教育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创业导师缺乏,创业导师团队不完善,整体教师队伍多元化和科学化水平低的状况。由于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合理性评价体系,学生创业的信念和意愿不强,缺乏创业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时间,参加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不积极。因此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实施学分制改革,建立创新创业的评价体系,培育双师型师资是提高创新创业质量的重要举措。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手段,也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将教与学、学与做、做与能力转化相结合,加强实践训练,突出创新创业项目导向的学习过程,因此,优化选择教学方法和优化利用教学手段是实现创新创业育人的重要途径。

三、创业生态环境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

1.多阶段—多模块—多模式—多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创新创业外部生态的发展要求,以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师生关系四个组成结构为主线,将创新创业内部生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的培养,贯穿于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四个模块和学生的多个培养阶段。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选用相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构建的创业生态环境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多阶段—多模块—多模式—多方法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以创新创业理论、国家的双创政策和教育部出台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及科技部创新方法教育指导意见作为教学理论和教学指导思想,以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等创业内部环境因素建设作为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程序设计,规定和制约结构体系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关系的基本行为。

2.创业生态环境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高校学生创业内部生态系统的建设是通过不同阶段的学生和不同教育内容模块来实现的。教学内容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分别由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创业潜力教育四个模块组成。创业生态环境下,更加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技能的训练。

图1 多阶段-多模块-多模式-多方法的创新人才教学模式

(1)面向大一和大二第一学期学生的通识教育阶段,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造学、创新创业基础等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技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的课程,并通过新生研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创业训练营、企业导师的创业讲座等创新创业实践,强化学生的创业认知和创业心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并选用线上与线下、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强化其发散性、创造性思维。通过结课考试、研究报告和报告总结等多样化的测评方式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认定创业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学生的创新性学分,激发学生踊跃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

(2)面向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学科教育阶段,在学科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设学科前沿概论、创新方法和创新设计课程,并通过建设政校企合作建立的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及校内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注重传统学科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的创新和拓展训练,有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先进的创新方法分析问题、建立问题模型并解决获得突破性创新构思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其竞赛、学科竞赛、课外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激发其创新精神,让学生掌握创新手段和技巧,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该阶段可聘请企业工程师、创业成功校友、客座教授与学科专业教师组成创业团队,一起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采用翻转课堂和个性化的互动教学模式,选用体验式情景教学方法、以课堂讨论为主的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形成创新创业意向,掌握创新创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应用创新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将设计答辩和竞赛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部分,学科竞赛奖励可充抵相近课程设计学分,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3)面向大三和大四学生的专业教育阶段,在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开设多样化和综合性的创新实践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创新平台包括专业课程的综合实践和实训、企业的创新实践、模拟创新训练。创客工作室的科技发明活动,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创业实践等。通过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开展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强化基于项目的工程创新实践训练。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完成从选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和方案评价的完整过程。对于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充分发展培养有创新创业成果潜质的项目,指导其申请各级各类创业扶持及资助基金,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成功率。该阶段采用项目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和岗位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作为创业者的担当和责任。将毕业设计答辩、实践报告、发表的科技论文、竞赛作品或创业产品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实施奖励学分制度,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面向具有创业潜力学生的创业教育阶段,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愿强、具有创客禀赋的优秀学生,通过邀请企业创业领袖、校内外学科前沿专家与校内创新创业导师一起开设学科前沿讲座、知识产权与专利申请、商业运作模式、创新案例应用等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通过尽早给学生指派创业导师,让学生尽早进入创业导师的研究团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在校园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客空间进行创业实践,促进学生的创业成长。积极引入综合众筹服务公司的专业机构人士和专业化的咨询团队,对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的经营管理、政策咨询、行业技术等创业实操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积极引入创业生态系统的外部资源,孵化学生的创新成果,将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内化为创业能力。该阶段通过学生科技创业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采用目标和项目导向的个性化和协同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发现商机和技术创新的敏锐性和创业技能,将学生的创业企划书、知识产权和项目成果作为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构建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机制和创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成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而与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机制和生态环境相谐和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和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建设的重点,构建了多阶段—多模块—多模式—多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侧重于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实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意向、潜力、具备的知识和方法等情况,配置不同的导师团队,采用启发式、情景体验式和项目导向式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推动创新创业内外生态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题解教育『三问』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