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山、二妃山、荷叶山和凤凰山山体修复工程实践研究
2019-11-12李智涛
李智涛
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因此“修复山体就是打造金山银山”,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密不可分。
一、山体修复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大规模的发展,开发建设项目不断增多,造成大量山体被过度开采石料等自然资源。山体原生植被大量损坏,留下怪石嶙峋的破损山体,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影响居民生活、城市容貌和投资环境。2013年以来,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下,区内国土规划局、建设管理局、城市管理局、社会发展局、土地储备中心、建设平台公司、各街道办事处和行政村村委会等单位共同努力下,解决行政审批、征地拆迁、交通运输、土方来源等困难,协调引导土地开发商、施工单位等企业参与,先后实施黄龙山、二妃山、荷叶山和凤凰山等山体修复工程,还青山于民。
二、山体修复工程
根据开发区建设量大,土方消纳量大的实际情况,将山体修复工程与土方消纳相结合,主要采用“弃土堆填、不外购土方”的模式修复山体、改造山体。通过分层压实和自然沉降方式进行堆填土方,同时修坡造型。土方堆填与周边房屋、市政道路、铁路等保持安全距离,预防滑坡等危险因素产生。此修山造山模式既在土方采购上节约大量费用,又科学合理地解决弃土、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固体废弃物和树木移栽等处置问题。黄龙山、二妃山和荷叶山山体修复工程总计完成土方量约277万立方米,按市场综合单价每立方米120元计算,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总计约3.324亿元,覆绿面积总计约100万平方米。
1.黄龙山山体修复工程
黄龙山山体修复工程东邻三环线新武黄立交,西接黄龙山东路、南依三环线隙地,北靠黄龙山北路,位于光谷主城区内。该项目建设所需土方主要来源于关山大道、光谷大道、光谷一路等周边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是武汉市最早采用“弃土堆填、不外购土方”模式修复山体的工程,完成土方量约123万立方米,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约1.476亿元。土方工程与土方稳定性检测相结合,完善弃土堆填。山体绿化种植有栾树、合欢、樱花、红叶碧桃、紫叶李、海棠、紫薇、木槿、杜鹃、湿地松等苗木,与原生树木相互融合,打造半山花海和台地景观,覆绿面积约38万平方米。在养护管理中,为配合城市建设占用绿地的需要,黄龙山作为种植场地,收纳多种移栽树木,如大规格香樟、石楠等,进一步修善山体绿化景观。山体复绿后,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多次发现山鸡等野生动物出没。黄龙山生态环境恢复后,已陆续在山上修建林路、绿道、景观平台和驿站等公共设施,成为周围居民休憩和民间团体活动的重要场所,为后期成为城市生态公园或者旅游景区打下基础。
2.二妃山山体修复工程
二妃山山体修复工程东邻光谷生物城,西接三环线、南依高新二路,北靠高新大道,位于光谷主城区内。该项目建设所需土方主要来源于佛祖岭、关南等区域地产开发项目,完成土方量约75万立方米,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约9000万元。山体绿化种植有香樟、银杏、枫香、女贞、桂花、雪松、紫薇、木芙蓉等苗木,与原生树木相互融合,覆绿面积约41万平方米。在养护管理中,为配合城市建设占用绿地的需要,二妃山作为种植场地,收纳多种移栽树木,进一步修善山体绿化景观。
二妃山部分山体空间用于二妃山弃渣场地综合治理工程和二妃山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两项目的建设。二妃山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对城市垃圾卫生填埋进行处理。二妃山弃渣场地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填埋处理医疗垃圾焚烧废弃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两项工程均对填埋库区封场,覆土整形进行山体绿化,美化周边环境,恢复周边生态。
三项工程共同完成对二妃山山体的修复,形成绿林与草原对比的独特景观。二妃山生态环境恢复后,已陆续在山上修建绿道、栈桥、景观台和驿站等公共设施,成为周围工作人群休憩和民间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为后期成为运动公园或者旅游景区创造条件。
3.荷叶山山体修复工程
荷叶山山体修复工程东邻三环线,西接光谷一路、南依高新大道,北靠荷叶山路,位于光谷主城区内。该项目建设所需土方主要来源于关东、关南等地产开发项目,完成土方量约79万立方米,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约9480万元。土方工程与土方稳定性检测相结合,完善土方堆填。山体绿化种植有栾树、法桐、香樟、大叶女贞、红叶石楠、木槿等苗木,与原生树木相互融合,覆绿面积约21万平方米。在养护管理中,为配合城市建设占用绿地的需要,荷叶山作为种植场地,收纳多种移栽树木,进一步修善山体绿化景观。山体复绿后,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多次发现山鸡、野兔等野生动物出没。为远期打造成为游憩公园、探险乐园或者旅游景区创造条件。
4.凤凰山山体修复工程(三期二区)
凤凰山山体修复工程(三期二区)东邻中华大道,西接泉岗路,北靠光电产业园,位于光谷以南,城区以外。随着光谷建设区域向南发展,弃土源头距离凤凰山山体修复区域越来越近,运输距离越来越短,土源也越来越多,山体收纳弃土量随之不断增长。弃土堆填目前已完成约90%,为后续绿化种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山体修复实践总结
黄龙山、二妃山和荷叶山山体成功修复与凤凰山山体修复逐步实施的实践证明,采用“弃土堆填、不外购土方”的创新模式修复山体是正确的。“弃土堆填、不外购土方”不仅为植物存活提供厚实的土壤,为植物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绿色生态景观快速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又为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提供方便,为城市建设降低成本,节约资金,还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资源,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为武汉市其他山体修复工程起到示范作用,如汉阳的汤家山、光谷的顶冠峰、江夏的长山和秀山都是利用弃土修复山体,光谷的鸡公山利用地铁隧道建设产生的弃土堆填造山等。
1.借石还土,补山造形
实践证明,开采山体为城市建设发展输出大量石料等资源后,用堆填土方修补改造破损山体,恢复山形山势的建设模式是可行的。
2.收纳弃土,变废为宝
实践证明,在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各行政主管部门齐抓共管,建设平台公司牵头组织,鼓励土地开发商和施工企业参与,与各方一同合理调配社会资源,指导弃土收纳与堆填,不外购土方,完成山体修复和造山的建设模式是可操作的。也启示着今后的城市发展中须规划先行,以城市规划为指导,通过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有序开发,有序利用弃土资源,统筹安排修复山体和造山,建立长效的系统化管理机制。
3.填埋处理废弃物,化腐朽为神奇
实践证明,山体修复工程和环保工程可相互结合,利用破损山体的空间,作为处置城市垃圾、医疗垃圾焚烧废弃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卫生填埋场,既可覆土造形修复山体,又能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
4.堆填土方,为绿化种植打下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堆填土方修复山体为绿化种植打下厚实的基础,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山体上种植的苗木比在道路、社区、厂区、隙地等地方种植的苗木更易存活,长势更好、更快,绿化效果更佳。也证明弃土堆填修复山体比挂网喷播修复山体更经济,更有实效。
5.合理利用移栽树木,持续使用自然资源
实践证明,修山造山可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移栽树木的种植场地,也可作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间苗的种植场地。不仅有利用于山体绿化恢复,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成效,修缮和保护生态环境,也为国家建设投资减少成本,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6.弃土堆填与移栽树木相互结合,投资少成效明显
实践证明,对位于城郊区域,对景观要求不高,仅以覆绿为目标的破损山体,采用“弃土堆填、不外购土方”和“移栽树木、不外购苗木”的模式是可行的。该模式分区分时,循序渐进地修复山体,不仅把建设费用降到最低,而且覆绿效果明显。
四、山体修复探索研究
通过“弃土堆填、不外购土方”的模式修复山体和造山的实践证明,须规划先行,以城市规划为指导,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和管理。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三者需与时俱进,相互结合,创新发展,系统化建设和管理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
1.总体规划指导山体修复和造山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对山体修复进行补充,既立足于现实,又预见未来,将山体修复作为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通过对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来加强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主体功能区以及产业布局、城市园林绿化的充分衔接,制订弃土利用的发展规划,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山体修复和造山
将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与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环境保护规定相结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针对修山造山的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实施过程,对山体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将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互补利用;作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3.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山体修复和造山
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制订用以指导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的方案。对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的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及综合论证;将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与建筑、道路及绿地等进行综合分析,展开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将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列入竖向规划设计;对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的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进行估算,分析投资效益;对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的土方来源进行指导和控制,对山体消纳弃土进行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明确各区域弃土消纳到何山,明确各山体收纳何区域弃土,不鼓励购土修山造山。
4.各专项规划指导山体修复和造山
依据上位规划,进行建筑弃土处置场选址、山体保护、土方平衡、城市林业、城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的编制,指导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明确破损山体收纳弃土、弃土造山、山体范围等,确保应绿皆绿;研究城区和郊区的相互关系,结合城市自然地貌和城市建设发展情况,统筹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的空间布局,分别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等;指导弃土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在远期规划中作为公园绿地,近期可作为树木移栽场地或者苗圃用地,逐步转化为公园绿地。
五、结语
规划先行,以城市规划为指导,通过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来控制弃土,利用弃土。将“因地制宜,挖湖堆山”的园林营造方式导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利用城市地下通道、城市地铁、隧道、地下商城、地下车库、地下综合管廊、地下防空设施、地下仓储设施等地下空间和水务水利建设产生的弃土合理堆填修复山体和造山。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以“因地制宜,挖地下空间修山造山”的方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