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鼻结核一例
2019-11-12刘鹏万黎周环
刘鹏 万黎 周环
结核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可表现为多种形式,临床较常见的是肺结核,鼻结核则相当少见。笔者报道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鼻结核患者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和讨论,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于鼻结核的认识。
临床资料
图1~4 患者,女,31岁。因“反复鼻塞3月余,加重伴咽干、咽痛1周”入院。2019年5月 7日行副鼻窦及鼻咽轴面扫描+CT重建提示副鼻窦炎。图1为冠状面扫描、图2为矢状面扫描,箭所示为右侧上颌窦囊肿、鼻中隔偏曲;图3为矢状面扫描,箭所示为筛窦及上颌窦炎;图4为横断面扫描,箭所示为双下鼻甲肥厚
患者,女,31岁,公司职员。因“反复鼻塞3月余,加重伴咽干、咽痛1周”于2019年5月12日入住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左侧明显,偶伴清水样涕,无涕中带血,无咳嗽、咳痰,未引起重视,未行特殊检查及治疗;但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双耳阻塞感、嗅觉减退,听力下降。就诊于当地医院后考虑“慢性鼻炎急性发作”,给予曲安奈德鼻用喷剂、桉柠蒎肠溶胶囊治疗,鼻塞无明显缓解。1周前出现咽干、咽痛,鼻塞明显加重且伴发音重浊,有时呈张嘴呼吸,无发热、盗汗,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呼吸困难。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及糖尿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吸烟及饮酒史;有挖鼻习惯。
图5~7 患者,女,31岁。因“反复鼻塞3月余,加重伴咽干、咽痛1周”入院。图5为患者2019年5月10日鼻甲肿物病理检查,镜下见肉芽肿性炎改变,局部区域淋巴组织显示增生(HE ×100)。图6为2019年5月7日患者胸部X线摄影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图7为2019年5月7日患者胸部CT扫描,箭示右上肺少许纤维灶
入院检查(2019年5月12日):体温36.5 ℃,脉搏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04/7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SpO2)99%。神志清楚,精神较差,查体合作。颈软,双侧颈部及锁骨上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全身皮肤、巩膜未见明显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侧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压陷性水肿。专科检查(2019年5月13日):外鼻无畸形,鼻内镜检查提示左侧鼻甲肿胀、表面不平,并见干酪样分泌物存留,质脆。外院辅助检查(2019年5月7日):副鼻窦及鼻咽轴面扫描+CT重建扫描提示副鼻窦炎,右侧上颌窦囊肿。鼻中隔偏曲,双下鼻甲肥厚。双侧后鼻道有软组织密度结节影,鼻咽部软组织肿胀,考虑炎症(图1~4)。鼻甲肿物病理检查提示肉芽肿性炎改变,局部区域淋巴组织显示增生,需行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进一步诊断(图5)。免疫组化检查(2019年5月15日):白细胞分化抗原20(CD20)(部分+)、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部分+)、白细胞分化抗原21(CD21)(-)、白细胞分化抗原56(CD56)(-)、淋巴细胞核抗原Ki-67(20%)、颗粒酶B(-)、T细胞细胞内抗体1(TIA-1)(散在+),特殊抗酸染色阳性。胸部X线摄影(外院,2019年5月7日)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扫描仅提示右肺少许纤维灶(图6,7)。2019年5月14日行鼻腔分泌物抗酸染色,结果为阳性;分泌物快速培养荧光检测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药物敏感性试验(探针溶解曲线法)提示: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及利福平敏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为++++。2019年5月17日行鼻腔分泌物普通培养提示为阴沟肠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四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他啶、洛美沙星敏感)。2019年5月15日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提示(斑点计数):有反应性,无反应性对照孔个数为0,抗原A(早期分泌靶抗原6)孔个数为83个,抗原B(培养滤液蛋白10)孔个数为114个,有反应性对照孔个数>200个。血红细胞沉降率(ESR):19 mm/1 h。肝、胆、脾、胰B超检查提示正常。血常规: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103 g/L,余正常。予以系统抗结核药物化疗(4H-R-E-Z/8H-R;H: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Z: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辅以异烟肼(0.1 g)+阿米卡星(0.2 g)+生理盐水(3 ml)鼻腔雾化吸入治疗。经系统治疗1月余,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拟定治疗疗程12个月,定期复查。
讨 论
鼻结核最初由意大利解剖学家Giovanni Morgani报道,通过尸检发现患者软腭、鼻咽、鼻腔出现溃疡性病变[1]。鼻结核可表现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鼻结核更常见[2]。尽管肺外结核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头颈部结核的发生率较低,鼻部受累则更为罕见[3]。鼻结核之所以少见,可能与鼻部结构和鼻功能有关,鼻毛的过滤作用、纤毛运动的保护作用、鼻分泌物的杀菌作用,共同构成了鼻黏膜的防御屏障[4-6]。本例患者既往并无结核病史,亦无结核接触史,胸部X线摄影未见明显异常,仅胸部CT扫描提示右上肺少许纤维灶,故考虑患者为原发感染。鼻结核可能是由于吸入带菌的粉尘或者微粒,以及用手挖鼻导致;也有可能是创伤性接种所致;大多数既往报道的鼻结核患者在感染前体健[2]。本例患者有挖鼻的习惯,也许是导致其感染的主要途径。鼻结核多发于女性,年龄范围20~84岁[4,7];但Bajaj等[8]报道了1例鼻尖结核患儿,年仅10岁。可见,鼻结核可发生于不同的年龄段。
鼻结核临床表现多为鼻塞、结痂、血性或脓性鼻溢、反复发生的鼻衄、鼻息肉,个别患者可有周期性头痛、气短、嗅觉异常等[7]。本例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了听力下降,可能是因为炎症累及副鼻窦造成中耳乳突炎所致,后期出现咽干及咽痛可能是因为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受累。大多数鼻结核发生于单侧,病变表现为增殖、浸润、溃疡等,且病灶多累及鼻中隔、鼻甲、鼻板的软骨部分[5, 9]。本例患者也以鼻中隔及双下鼻甲受累为著,双侧后鼻道还可见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影。
因为鼻结核比较少见,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经验欠缺,所以临床误诊率较高;也有学者认为与鼻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无咳嗽、盗汗、午后低热,鼻腔和鼻窦相关检查不具有特异性,以及区域性广泛应用卡介苗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出率不高有关[9]。仅凭临床表现,尚无法鉴别或者确诊鼻结核,因其症状和慢性鼻窦炎、肉芽肿性疾病等相似。本例患者开始就被诊断为慢性鼻炎急性发作,按照慢性鼻炎治疗后症状反而进一步加重。对于成年患者来说,鉴别诊断应该注意致命性中线肉芽肿、麻风病、韦格纳肉芽肿、结节病、梅毒和硬结病[10]。
鼻窦CT及MRI检查对于鼻腔疾病的评估及鼻腔质量判断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区分其内容物,通过不同的对比增强扫描定位病灶。但是确诊仍需要病理学检查或者细菌学检查,最直接的诊断是从外科或者活检组织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鼻腔分泌物抗酸染色同痰涂片抗酸染色类似,一般阳性率较低,分枝杆菌培养需要时间较长,但是一旦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即可明确诊断。除此之外,还可辅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POT.TB、PCR等。本例患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以及T-SPOT.TB提示有反应性,均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结核感染,为该患者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同肺结核一样,鼻结核的治疗也应遵循标准化疗方案,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治疗,疗程一般6~12个月。本例患者耐药性检测提示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及利福平敏感,故一线治疗方案有效。除了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外,给予异烟肼+阿米卡星+生理盐水鼻腔雾化吸入治疗。因为雾化药物分布均匀,可以涵盖鼻腔多数范围,使药物以雾化蒸汽的形式到达病灶,更易于药物的吸收,临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局部雾化治疗的药物配伍有很多方法,张浩亮和于锋[11]采用了两种雾化液配方,一种是异烟肼(0.3 g)+利福平(0.45 g)+乙胺丁醇(0.5 g)+鱼腥草注射液(5 ml)+生理盐水(20 ml);另一种是异烟肼(0.3 g)+利福平(0.45 g)+链霉素(75万单位)+乙胺丁醇(0.5 g)+生理盐水(25 ml);经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同样的配方配制成水溶液滴鼻,但浓度要高1倍。一般情况下,标准的化疗方案可以治愈鼻结核,但是如果疾病发展中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瘢痕形成,则需要手术干预;另外,如果存在重度鼻塞、鼻中隔穿孔,可能需要整形手术以达到美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