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爱的错题集》之四走最踏实的那条路

2019-11-12中国人民大学庞田玥

中学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熟能生巧三本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庞田玥

高一结束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基本已经稳定在130分以上了。但是,我是一个非常“贪心”的人,上了130分,就想上140分。我没事儿就琢磨,怎么才能再压榨一下我的错题集,更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功能呢?

高一那年的暑假,我把这一年的三本错题集全部重新看了一遍,并且把里面的题重新整理了一遍。我发现,随着我解题能力的提高,以前的很多题目,我都已经不再需要了。于是,我大刀阔斧地删去了大部分的题目,只留下了我觉得仍然有价值的题目,把它们整理到一个新的笔记本上。原先的三本错题集就这样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光荣地“退休”了。

我在整理错题集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疏漏。我在每道题目下面都详细地记录了解题的完整步骤,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笔记。因此,复习错题集时,我都不太清楚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把这道题放进错题集里。是不会做?还是做错了?是解题过程不够熟练?还是因为这是一道值得反复揣摩的经典题?

笔记的缺失,导致我在复习的时候,不得不将所有错题“一视同仁”,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复习。如果我当初记录下来收录错题的原因,复习起来就会轻松得多。如果是不会做,就看看现在会不会做,再想想当初为什么不会做;如果是做错了,就想想错在哪里,尽量做到以后不犯相同的错误;如果是不熟练,就找类似的题目多练习,熟能生巧;如果是一道经典题,就把解题思路记下来,以后就可以触类旁通地运用到其他题目上。

领悟到这个道理之后,我立刻做出了调整,每一道题后面,我都用红色笔标注把它收集到错题集里的理由。这样一来,我的复习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面对错题,直接听老师的解题方法,是最简单、最轻松的方式。但是老师的讲解,毕竟是外来的知识灌输,当时可能听明白了,过后却很容易遗忘。若能静下心来,研究自己的软肋,然后把这些错题分门别类地整理到错题集里,效果会比直接听讲解好得多。

这个办法很笨,也很费时费力,但对我来说,这却是最有效、最踏实的一条路。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熟能生巧三本笔记
熟能生巧
漫话成语
熟能生巧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会思考的食物
鸟人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