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北地区为例浅析年俗的传承与变化
2019-11-12田井瑞
夏 雷 田井瑞
中西方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节日感大有不同,中国的春节寄托了人们对“春”这个四季之初的祈愿,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春节更强调团圆、亲情的表达。而年俗的形式感、仪式感让春节更饱满,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家族、血缘上更多的认同。
东北地区的年俗,在饮食、祭祖、服饰着装等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地域特征,内容丰富多彩,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转变,年俗文化也在内容形式上发生着新的变化。工业文明的到来,现代都市化大潮对传统年俗造成了一定冲击,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年俗在饮食上的转变
东北地区有一首古老的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在春节之前人们通过赶年集的方式精心挑选食材为年食做准备,民谣中出现的炸豆腐、腊八粥、蒸馒头等都是春节老东北的美食。在旧俗中,东北人的年菜一般是十二道,即年三十儿的年夜饭十二道菜,这寓意着一年十二个月,迎新春过好一整年,而在荤素搭配上则讲究六荤六素,说的是一年里有喜有忧,这其中很多菜品都有着很深的文化积淀。
如今,人们春节年食基本不再自己准备,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年食的做法根本不了解,大都是去超市、市场中购买,年食追求的是也是好吃省事美观,一些都市家庭为了省事选择在饭店预定年夜饭,在开饭之前将饭菜拍一张照片发送到网络社交平台,同时也在看亲朋好友都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大家更多的是想表现自己。但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过年吃饺子这一习俗在东北地区从未改变过,在众多饺子中包几只带有硬币的饺子,谁吃到了这些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二、年俗在祭祀上的转变
祭祀是传统年文化的特定习俗,在除夕夜当天家人们会将提前准备好的贡品摆放在祭神祭祖的排位上。贡品的种类也是有讲究的,通常是五碗饭菜鱼肉之类加上烟酒饮品,同时香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就要烧纸烧香祭拜,祈求一年当中可以有好的运气,这样的形式要持续三天,在吃饭之前都要提前上香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并且这三天期间家里人不可以说不吉祥的话语,同时也不要用锋利的利器对着人,也不允许打骂小孩子,目的是祈求吉祥如意。
现在随着流传习俗的老一辈人越来越少,祭祀年俗在农村地区虽在保持,但也在逐渐消逝。城镇的家庭中由于祭祀场地的限制,传统的祭祀形式无法实现,若有老人会在家里简单摆些贡品,若都是年轻人基本的祭祖形式都很少。
三、年俗在着装上的转变
过大年,换新装也是传统年俗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年前几天人们走上集市衣店挑选新年的衣物,在新年第一天大家把准备好的新衣换上,在物质贫乏的时代,人们都期待着过年的时候可以有件新衣裳,尤其是小孩子,辞旧迎新,老人们也会穿上象征着福寿的衣服。若是本命年便扎上红裤带,穿上红色的袜子和红色的衬衣,因为红色代表着鸿运当头,是东北人的首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推动中国逐步走向国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衣着服饰上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或逛服装专卖店的方式购选自己喜欢的衣服,而在春节过年的时候不会再有过多期待,在选购新衣的时候多会考虑时尚元素,很少选择有民俗色彩的年服。
结语
在农业时代,由于物质上的缺乏,人们都期待着通过“过年”来展现这一年的生活以及对下一年的憧憬,同时也通过传统的年俗文化活动仪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自己也融入到这个一年中最隆重盛大节日之中感受新年氛围。在当今稳定富足的生活下,人们都开始对“年”产生了相对客观的唯物认识,开始在对风俗仪式上能免则免,在春节假期里寻找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庭,走亲访友。对传统年俗习俗的挖掘并将其更好地融入到如今的过年生活中便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一味地保留和恢复某些特定的传统形式不是解决年俗文化危机的根本方式,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文化必然有取舍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新载体。我们要设法把“年”从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使传承千载的生活的“年”转化为现代文化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