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非遗”(随笔)
——从《百鸟朝凤》到青林口高抬戏
2019-11-12胡安芝
□胡安芝
百里秦川,唢呐悠扬。借焦师傅的话,“别说婚丧嫁娶弄几杆唢呐闹闹,就是干活累了大伙儿听上一段也能解解乏……”在那八十年代,唢呐受人喜爱,受人尊敬,于庄户人言,它不仅是消遣,更是生活;于唢呐匠而言,它不仅是手艺,更是执着。
我一直都很佩服有信仰的人,他们会为信仰付出一切,获得心灵上的最大满足,人们称之为幸福感。在焦师傅身上我看到了这一点,就像他教导游天鸣一样 “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他给蓝玉与天鸣展示珍藏唢呐时一脸的自豪,他酒后为天鸣吹奏唢呐时手舞足蹈,他将唢呐“吹”进了骨子里。当面对西洋乐队“入侵”时,他选择顶住压力坚守;当唢呐日渐被人遗忘,他坚决留住游天鸣,不让唢呐消失在无双镇;当他油尽灯枯弥留之际,挣扎着答应文化局长,留住唢呐的声音。
他弱小的身躯抵挡不住时代的洪流,幸好电影让我们知道了唢呐,但那些没有被拍摄,甚至还没来得及被记录的文化该怎么办呢?例如江油青林口高抬戏(抬阁)。很遗憾地说,我作为江油人在上非遗课之前没听说过青林口高抬戏,不知道重华烟火架,长这么大只看过窦团山的铁索飞渡。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问问身边的人也是知之甚少。为什么?
在电影中,老一辈视若珍宝的唢呐,在新时代年轻人眼里不值一提。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唢呐由受人尊敬到被人漠视排挤,电影体现的不仅是唢呐,更是整个民俗文化。当然我们都知道时代进步势不可挡,以后还会更加多元发展,那个年代的唢呐是娱乐,是仪式,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现在,娱乐可以是电视、手机、游乐场,仪式音乐可以是播放器,这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春秋就出现的铁犁终被现代农业机械代替,人们只是想追求更轻松便捷的生活而已,没有人有权利与资格阻止。不再听唢呐的人只是想追求更优质的娱乐享受,不再吹唢呐的人也只是如电影里一样想追求更好的生活。
去年夏天冲着青林口古镇的名气去看了看,街道上除了老人开的杂货铺和几家小饭馆,基本没什么人。在杂货铺买水时和老人聊天,他说三月桃花开时这里相当热闹,游客都来了,外出的人也回来了。似乎只有桃花与钱才能留得住人。
五一假期回家,去探望外婆时得知隔壁重华镇要办一场骡马会,每年的农历三月廿八,听起来有点意思,但我假期已有安排就没能亲自去看看。我自己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发现以往的骡马会上出现了青林口高抬戏的身影。我问外婆以前的高抬戏好看吗,外婆说:“高抬戏?老爷戏嘛!坐在椅子上被人架起来当老爷嘞!”
“那骡马会主要是干什么的呀?不会只是这样抬着走吧?”
“就是赶会呀,摆摊子的多得很,人都上街热闹得很,”我刚想说外婆打算什么时候去,外婆语气稍变,“今年这个怕是办不起来,听你舅婆婆说,那边摊子都还没摆上几个,明后天估计人也少,加上下雨。”
“那您不去看了?”
“我不想去。”
最后向亲戚打听得知,这次赶会还是挺热闹。但已经没有了高抬戏的影子。
像电影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当无双镇的人离开了无双镇,他的生活里就不会只有唢呐,青林口也一样。我可以理解人们追求好的生活,但我也惋惜当地民俗逐渐没落。各项民俗非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祖宗心血,更是文化建设文化自信的基础。
青林口古镇的高抬戏源于清初,由闽粤地区移民从岭南带入江油。最初是由先民们抬着神像和崇拜的图腾上街巡游、祈福祛灾、保佑平安的形式演化而来的。听说之前是会唱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的每台戏是根据剧情由数名孩童装扮成戏剧人物形象进行表演,小者十几个月至三五岁,大者八到十二岁,造型多取自《天仙配》《白蛇传》等传统剧目。这样的高抬戏也会在每年的青林口古镇庙会等传统节日上表演。
人们审美标准在变化,民俗艺术也不能一尘不变。就像京剧不只唱《杜十娘》,它还唱《沙家浜》一样。拿电影里唢呐来说,文化局长已经在尝试录音录像,直到现在可以在音乐软件或视频软件发现唢呐的身影,它的传播方式不只是现场表演了。在强调传承的时候,肯定是要重视传承的方式与创新。我了解到青林口高抬戏表演者大胆进行艺术创新,融入川剧变脸、吐火等绝技,一举夺得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一件事!高抬戏这类民俗艺术逐渐受到重视,进了国家非遗名录,上了央视,传承人也是将高抬戏搬上了各大剧院巡回演出,都在为其传承尽心尽力。但根本还是要回归到我们观众。
文化的传承需要良好的传承环境,国家近年来逐渐注重非遗保护,特别是传承人的扶持,出台了许多政策与通知,甚至有许多资金扶持。以前咱们是自娱自乐,觉得可有可无,但在国家如此重视之下,我们更应该重视起来,予以传统非遗更大的关注与鼓励。不只是高抬戏,成千上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都得让人们知道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不是见了要么说老土落后,要么说奇异花哨。要知道这是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我们同根同源!我们的文化影响之大,内涵之广有目共睹。我们的文化自信也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