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編後記

2019-11-12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19年0期

本集主要收録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日本漢文古寫本整理與研究”的部分成果。

學術可以有幾種呈現方式?論文、文獻整理、劄記隨筆、對話講演,乃至詩話、詞話、文話、辭賦,都可以各顯其能。我們可以爲自己的學術思考,賦予各自相應的面孔,而不必拘泥於論文一體。正像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一樣,資料庫、電子書等等新技術也在改變著學術舞臺的格局。在全球化時代,我們可以把中國文學的研究做得更精彩——只要我們的胸懷足够大,本領足够多。

我們這本小小的書,雖然不過是學術海洋中小小的水滴,但我們樂意不停脚步地往前走。今天的現實,就是明天的歷史。中國文學研究的國際化,還可做的事情還真是太多了。每一期我們都願意推出一些新課題、小嘗試,就像播一粒小小的種子。中外文學學術交流史、文學國際教育史,以及跨文化的漢字研究等等,都在由三三兩兩的結伴而行,變成一隊一隊的健步走群體,路就是這樣走出來的。一些看起來是邊邊沿沿的東西,堅持下去,説不定其用處就慢慢顯現出來。探路者總不免足留傷痕,滿滿地承應着後來者的指正甚至不屑,不過,這又有什麽關係呢?世界本該如此的吧。

作爲一個文獻整理者和研究者,我們想到,是否該像對待我們“自家”遺産一樣,也好好參與一下整理“鄰家”遺産的工作呢?這個“鄰家”,當然首先是指同處漢字文化圈的鄰國。廣義一點説,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鄰家”也不再是地理上的概念了,民族與民族,文化與文化,地理上的距離在拉近,而爲了拉近心靈上的距離,彼此加深瞭解對方的遺産,不是越來越必要的事情嗎?

在我們正在思考這一期怎樣把漢文古寫本研究的進步呈現出來的時候,看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總編輯趙昌平先生逝世的噩耗。記得本刊創刊號出版前,我們收到了出版社寄來的校樣。每一頁上,都粘貼著數目不等的卡片,上面用密密麻麻的小楷,指出原稿中的各類問題,那是趙昌平先生審讀稿件時寫下的。他對每一篇、每一段、每一字的思考,都在那裏面。雖然我們遵照編輯的囑咐,將那些卡片全都寄回了出版社,今天仍在遺憾當時没有複印留底,但趙先生對學術的忠誠,却永遠留在我們的心底了。戒浮躁、忌空談、重品質,那些卡片告訴了我們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好好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