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满族荷包溯源、演变及其文化认知
2019-11-12杨佳斌
杨佳斌
满族荷包,满语称为“法都”。满族荷包历史上在东北满族聚集区广泛流传,是满族传统女红的组成部分,也是满族民众重要的服装饰物。
凤城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汉时设武次县,清光绪2年设立凤凰直隶厅,满族人口占本土总人口的75.1%,是满族重要的聚集地区。凤城满族荷包又称香包、香囊等。材质主要是绸缎,造型有几何图形、动植物形和器物形等;表面刺绣的纹样有花鸟虫鱼、吉祥用语、戏曲人物、神话传说、祥禽瑞兽等,装饰物件有珍珠、玛瑙、琥珀、玉石、流苏和盘长等,用于婚恋定情、亲友馈赠、收藏珍玩和装饰装潢,特别是端午节庆活动中,用于消灾避邪,祈福呈祥,成为具有地域特色民俗标志性工艺品,2007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溯源
满族荷包伴随着满族先民漫长的生产生活,在民间长期流行,是满族生活的写照。《清宫遗闻》卷二记载:士大夫奉使行役,多著缺襟袍,即《会典》所谓行袍也。行装多佩荷包飘带,亦曰风带……。满洲松湘圃相国尝到于扈从时语同列曰:“君等所知荷包佩帉所由始乎?我朝初以马上得天下,荷包所以储食物,为中途充饥之用,佩帉所以带马络带,恐带偶断,则以帉续之。共初皆用布,今施之礼服,乃饰以绸耳。”另据 《啸亭续录》(昭梿)记载“御前王,大臣皆有赐予岁岁平安荷包,外廷大臣择其圣眷优隆,亦赐荷包”。说明满族荷包最初是用以储备食物的袋子,后来演变为随身的饰物,入关后为了固守民族传统,崇宗敬祖,朝廷也用于赏赐王公大臣,体现永不忘本,增强民族的认同,上自皇帝下至百姓,佩带荷包成为时尚。
凤城作为满族聚居地,当地旗人的妇女都会做荷包,家族传承历久不衰。满族女孩出嫁前跟随母亲学作嫁妆,荷包是必不可少的女红之一。出嫁后将荷包赠予新郎或亲朋好友。从凤城地区传世荷包看,制作和佩带荷包的习俗可追溯到满族入关前后,特别是康熙二十六年京师八旗兵携眷驻防凤城,将京城华贵的荷包制作技法带入凤城地区,使凤城满族荷包看上去更加绚丽精美,成为历代满族女眷爱不释手的女红手工制品。
二、演变
凤城满族荷包经历了一个从实用到美观、面料上从兽皮到绸缎的过程。入关前,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满族先民,面对长期艰苦的野外生存环境,以兽皮或家织土布制作随身携带储备食品的袋子,以备野外驻牧、狩猎等中途充饥盛装物品使用,此时的荷包多为盛装物品的袋子,注重实用性,反映出马背民族游牧生活的特点。入关后,因受汉族文化熏染,逐渐演化为由绫罗绸缎缝制并绣有图案,形状变的小巧,有装烟草的烟荷包和针线荷包等,仍用来盛装小物件,制作的荷包更加精美并突出装饰性。
康熙二十六年京师八旗返迁辽东地区驻防后,将京城制作荷包精致的做工、绸缎面料的应用以及细腻的刺绣技法带入凤城地区,荷包种类和造型也惭惭增多,有心形、元宝形、葫芦形、云子卷性、梅花形、金钱形以及小动物等形状,刺绣纹样追求写实的风格,惟美的效果,在荷包表面方寸之地,构图简洁明快,线条和色彩巧妙组合。荷包内置香草,突出装饰性,演变以装饰为主的服装佩饰,从此凤城满族荷包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本地满族民间特色,又结合京城精美的制作技法,成为颇具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三、文化认知
凤城满族荷包保留满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传承和演变的轨迹,保留了大量丰富的凤城地区满族文化的基因和特质,荷包刺绣的纹样中承载了珍贵的艺术的、民俗的、信仰的和宗教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积淀,成为民俗史、民族史和地域文化史不可多得的物证。
凤城满族荷包有着丰富的地域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满族聚居地区最具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是满族现存的“活态文化”之一。作为满族特色手工艺品,图案刺绣、剪裁、缝合等始终坚持传统制作,至今保留手工制作工艺。造型美观,结构匀称,色彩艳丽,堪称设计精巧、材料精良、制作精致,集美术绘画、刺绣、缝纫、装潢和审美于一体的工艺品,体现的满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趋利避害的愿景和人寿年丰、合家康泰的人文情怀。
凤城满族荷包植根民间,造型丰富多彩,构图严谨精妙,色彩鲜艳亮丽,具有地域特色、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民俗工艺品,是满族文化的见证,寄托着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凤城地区世代相传,延绵至今仍保留传统工艺、图案造型和刺绣技法,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珍贵的满族文化基因。如今在保护和传承凤城满族荷包的同时,坚持传统制作工艺,结合时代需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凤城满族荷包,使凤城满族荷包走进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