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影像剧本以外视觉语言的现代创作方式
2019-11-12吴丹
吴 丹
从杜瓦诺提出的《第七艺术宣言》开始,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就已经彻底从依托传统艺术的基本形式中脱离出来。在短短百年的时间内,征服了观众的眼球,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商业形式。
电影语言中最重要的两种艺术表现方式,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而作为叙事主体的视觉语言,已经不再是单纯以剧本内容的“看图说话”般的叙事手段、文字注解存在。而是成为主导剧情方向、引导观众情感点、甚至是决定影像基调的关键因素。就视觉创作手段而言,电影制作的精良程度的评价标准,近些年来已经不再是单方面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高档的制作设备去判断。更多则根据是否能够解读剧本及影像的深层意义,故事的潜台词;能否提炼出适合的视觉形式和影像内容。
从导演、编剧的角度来看,需要具备较高的个人艺术修养、创作经验等综合素质,从全局去把握创作过程。而对影像制作元素最基础单位的摄影创作者而言,不但需要以上各项素养的具备和很高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在深入对故事(剧本)的内涵进行理解的基础上,从深层次理解这些技法在创作中的合理应用。
一、画框之内——抽象语言到具象画面,叙事影像的独立性
电影心理学家让米特里在对比文字语言和影像语言指出,“影像语言是一种不可能脱离事实主体的语言形式;而文字或口头语言却可以独立在客体之外,成为一种抽象的符号。”叙事影像和文字一样,都是一种语言,而前者更为具体,具体到可以脱离年龄、性别、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壁垒,被所有人直接理解。
不同的读者由于年龄、文化、个人经历的不同,对一篇文章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方式、解读方式。而一张照片里面所有的信息可被发散解读的成分却不多(在自身理解下,过分解读的情况除外),因为它是真实客体的镜像反映。文字语言很难面面俱到地去解释客观实体,而影像却有着无法比拟的概括性。
两种语言的形式、解读方式,看上去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却是从人类出现文化起就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文字出现之前的原始绘画,象形文字)。叙事影像创作的前提就是客观被拍摄体的真实存在,这里的“真实存在”不只是某物在哪。整个故事的时空架构、年代、题材、场景、道具、服装、角色、情节、故事发展脉络这些具体、抽象的元素都是影像所必须的存在载体。电影艺术发展初期,影像创作更多依靠的是演员的,舞台美术。这些基本生产单位固然是真实性的必要元素,同时也是影像强大概括能力的较好展示方式。随着电影摄影技术的进步,叙事影像语言可以通过有设计的镜头技法来独立表现更多抽象存在,而这些抽象信息最初的载体,就是文字语言,即剧本。到头来,不论多么华丽的影像记录,其本源来源于文字,其目的为了叙事。但笔者这里并不是为了渲染影像记录的悲情,更多地是强调在画框内影像将现实再现的能力,与影像技法运用的方向、目的。叙事影像无法脱离叙事和剧本,但却可以通过创作者个人化的解读将其升华,使之相对客观记录主观、独立。
看图说话是人类在孩提时期就具备的能力,但怎么把画面形容得当、富有诗意、活灵活现却需要较高的语言天赋和后天长时间的学习。同样如何将文字或剧本中的平铺直述转换为生动的画面,同时又能通过画面展示自己对文字、故事、剧情、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的独到见解,除了具备较高的文学解读能力外,更多需要创作者能够对叙事影像的独立性具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才能使自己的影像创作精彩、不落俗套。
二、影像生产的前后——叙事影像创作中“假定性”所起到的决定性因素
电影理论大师大卫·波德维尔指出“电影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为题是电影的本性是什么,这里涉及到电影与其他艺术的关系和电影与现实的关系。”银幕上的影像是我们看到的最终产品,很多观众看到影像只看到了最终的画面结果,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观众的观影目的是出于娱乐。但作为影像创作者必须认识到电影创作中“假定性”所起到的绝对主导作用。
影像画面的创作是主观选择的,画框内“经营位置”所产生的结果。视觉的形式感、美感、意义、形式都是通过主观加工成立出现在画面之中。现实世界的确有着种种有着上述特质的影像内容,但更多地需要影像创作者去寻找,甚至去搭建。
大到整个叙事体系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小到场景道具、人物妆容,这些都需要影像创作者在“假定性”原则基础上进行主观经营。狭义上的影像创作只是单纯地拍摄、记录,但作为一个合格的、有高度的影像创作者,需要对整个影像创作脉络和具体内容加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同时结合影像的机械语言和叙事形式特征,强化整体的叙事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