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语专业八级考试(PHG)翻译测试的效度验证分析

2019-11-11张景韬辛玟香景艳燕d

知识文库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效度问卷词汇

张景韬 辛玟香 景艳燕d

1 研究重点

本文将以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反应效度(response validity)以及反拨效度(backwash/washback)三个角度对于专八考试翻译题的效度情况进行分析。

表面效度,即“试题表面上的有效性”或是“其被公众接受的程度”,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可被外行判断的,测试所表现的衡量目标知识或能力的程度。”即反映被试者主观上认为测验是否测量了所要测量的心理特性,也就是考生对于专八考试的主观态度;

反应效度用于测量测试者在测试过程中的行为和想法,考虑考生对于给定考试的反应。反应效度的评估涉及到在给定测试期间测试参与者对过程的主观体验,他们在回答问题时采取的策略,以及他们作答的原因。

反拨效度指语言测试对教与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同时还指语言测试对课程设置、教育者以及人才培养等所带来的不可低估的影响,它产生于语言测试的整个过程,与语言测试的各个方面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这三种效度互相关联,表面效度会影响反应效度与反拨效度;反应效度是考生所作答案的具体表现并受其影响。分值、试卷难度以及对不同题型的擅长程度都会影响表面效度和反拨效度,此外考生对考试的准备充分程度会影响反应效度和表面效度。

2 难点以及典型错误调查

2.1词汇翻译

通过对专八备考生的访问,词汇翻译的主要难点如下:1)混淆单词与其类似词汇2)回忆起高频词在句中的准确意思3)正确分辨出可分动词并表达意思4)准确分辨功能动词词组的固定搭配5)根据上下文意思或者构词法来推断生词。

此外,学生时常会出现理解词意但不能准确用汉语表达意思的情况出现。

2.2句子结构以及逻辑关系的理解

考纲中对于译文的要求为“表达通顺流畅”,因此考生只需要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并以正确的逻辑表达出来即可得分。

部分专八备考生表示,有些句法结构仍然是一大难点,例如复杂的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简单句中混杂的修饰语等等。此外,错误理解词义以及句子语态会使句型结构分析与逻辑关系处理变得更加困难。

2.3小结

语法以及词汇是正确理解文章和句子的两大关键因素,而基本的语法结构对于德语专业本科学上来说不应该是无法处理的障碍。真正的难点在于对词汇的理解,包括一词多意情况下正确意思的选择以及根据上下文推断词意的能力。词汇方面的问题促使考生尽其所能扩大词汇量,例如记考试重点词汇,扩大阅读量等。

3 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是定性分析是常用的方法,它能有效的反应出考生对于考试实用性和难易度的态度,同时有助于测试考生在考试时针对试题反应效度和考生如何准备考试的反拨效度。

3.1问卷设计

问卷题目的设计来自于两大部分:一是基于研究内容以及调查目的设计,二是受专业学生日常对于考试讨论的启发设计。问卷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A)考前准备;(B)考试时的反应;(C)对于考试的态度以及讨论。问题设计的顺序旨在帮助考生从考前准备到考试结束相对完整的考试经历。

3.2问卷发放

本次问卷调查目标为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以及南京工业大学四所高校的德语系(南师大考生为德英双语专业)大四学生。问卷填写时间选择在专八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向考生发放,已确保参加专八考试的考生能最大程度上的参与其中并给予高时效性的反馈。

总计收回10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4份。

3.3问卷分析

结论1:分值占比会影响考前准备的时间分配。

关于考前复习实践的分配:

仅有12%的考生按照分值的比例分配各种题型的复习时间,而68%考生根据题型的难易程度(19.47%)或者自己的薄弱环节(48.67%)来分配时间。此外,56%的受测者最重视词汇/法部分,并在上面花费了最多的时间复习。而44%的受测者选择与翻译试题所占分值比重相当的时间来复习该部分内容。40.5%的考生放弃了复习翻译试题由于其难度过高。

结论2:考生认为对整体意思的理解比对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更加重要。

关于考生对于翻译技巧的认识:

52.63%的考生认为在翻译题中获取高分最重要的是词汇积累;将近22%的考生认为语法基本功(12.78%)以及理解能力(9.02%)在翻译测试中比较重要;认为需要重点训练翻译技巧的考生占18%;仅7.5%的考生在此题选择了中文表达能力。

68%的考生在复习翻译题时不太关注参考书上列出的翻译技巧,仅有31%的学生关注到翻译技巧的学习。

结论3:试题所考察的翻译能力和评分标准不够明确

关于考生对大纲的理解和对评分标准的认识:

83.3%的考生认为对于句子整体的理解程度是翻译题考察的关键,这当然是对翻译测试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这也反应了考生对词汇的理解和用词的准确性有所忽视。而只有7.9%考生选择了“准确的词语翻译”,而根据词汇部分恰恰是翻译测试中的一大难点。在评分过程中,由于大量的不同类型的错误,评分者往往不得不降低对词汇的要求。

超过69%的受试者表示,当他们看到参考答案时,仍然無法估计自己的得分,这表示评分标准不够明确。考生不能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估,因此不利于激励学生自主练习翻译,从而如问题25所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翻译测试的正面反馈率。

结论4:翻译部分的考试时间合理且被学生接受。

关于考生对翻译部分试题的耗时观点:

58.56%的人认为实践勉强够用,只有少数人认为时间太少(12.61%) 或非常富余(4.50%)。

结论5:翻译题目能够培养正确的翻译习惯。

关于考生对问题10调查考生在进行翻译测试时的做题过程。

在考试过程中,78.76%的考生遵循理想的翻译程序:先浏览全文,再分析关键句子,最后进行翻译。21.24%的考生直接阅读并翻译,必要时才看上下文。

结果表明翻译的句子与上下文的联系紧密,考生意识到对于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以及在语境中理解句子的必要性,培养了正确的翻译习惯。

结论6:考生对于翻译技巧的理解不足.但当涉及到词汇处理时,翻译技巧的使用率就会提高。

关于考生对翻译技巧的理解与使用:

只有22.3%的考生清楚自己用上了翻译技巧,25%的考生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翻译技巧,而27.7%的考生不知道如何使用翻译技巧。另外有25%的考生不记得自己是否用上了翻译技巧。

同样,40.1%的考生表示不注重翻译技巧的使用,只是尽量把意思表达清楚;23.2%的考生旨在遇到难点时才会使用翻译技巧;27.7%的考生不清楚自己是否用过翻译技巧;仅有8.9%的考生从一开始做题就有意识的使用翻译技巧。

超過83%的考生清楚此时首先需要明确代词的意思,再将代词翻译成对对应汉语词(58%)或是指代的人或事(25.9)。

当遇到陌生单词时,72%的考生会根据上下文推测单词意思,10%的人会根据构词法进行分析。也就是说,该情况下使用翻译技巧的人数占了极高的百分比。

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受测者对于翻译技巧没有明确的认识。即使在特定情况下正确使用翻译技巧的比率看似很高,也不能完全说明考生系统掌握了翻译技巧的知识。更具说服力的证明或许要通过分析考生答卷得出,而不是简单的问卷调查。

结论7:考生认为翻译考试中最难的部分时词汇,其次是正确理解句子。

关于考生对翻译考试难点的理解:

有62.3%的考生选择了陌生词汇;26.3%的考生认为复杂的句式结构是测试中的一大难点;10.5%的考生觉得中文表述最让他们头疼。

由此可得,词汇量以及陌生词汇的分析在翻译测试中十分重要。前者直接决定了中译德时的译文输出水平,后者则影响了德译中时对于文章意思的理解程度。此外分析句子结构并正确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也十分关键。由于缺少系统的翻译技巧,考生时常会因为无法理解文章而造成困难。

结论8:文章主题对于考生答题的影响十分明显。

关于文章主题对考生的影响:

超过70%的考生认为对文章主题的熟悉程度对于翻译质量影响很大,33.6%的考生认为熟悉主题有助于翻译,33%的考生觉得不熟悉主题因而影响发挥。这样的影响也可以刺激考生扩宽阅读面并花更多的时间阅读。

结论9:专八考试的卷面设计较为合理。

接近80的受测者觉得卷面设计较为合理。由此可得试卷的卷面对于考生正常作答影响不大。

结论10:翻译能力的意义以及翻译测试的实用性。

关于考生对翻译能力意义及实用性的理解:

超过60%的考生认为翻译技能无论对于目前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工作都有一定作用,这也证明了着翻译测试的必要性。

47.3%的考生认为翻译测试对于德语学习有帮助,31.8%的学生认为翻译测试很有必要。另外有15.5%的学生觉得翻译测试对于提高翻译应用能力没有帮助。分析此前的结果可以看出,考生对翻译能力的理解不充分,翻译试题所考查能力以及评分标准的的不明确,导致了部分考生对于翻译能力训练的疏忽。

4 总结

4.1表面效度

(1)大多数受测者认为翻译能力有一定的实用性,体现了翻译测试的必要性;

(2)试卷的卷面设计合理,对于考生正常作答影响不大;

(3)考试大纲不能有效指引考生进行考前准备;

(3)大部分受测者认为翻译文章的主题会影响他们的翻译质量,从而促使考生扩宽阅读面。

4.2反应效度

(1)根据典型错误分析,考生对于语法复杂的句子以及部分单词都存在难以理解的情况。单词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识别单词,区分相似单词,在特定语境中正确选择一词多义的意思。句子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分析其语法结构以及梳理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有些情况下,考生及时理解单词或者句子的意思,当时无法用贴切的中文将其表达,究其原因是翻译技巧的缺失。

(2)考生无法完全理解考纲中的指示。大部分考生忽视了用词的精确性,只关注于整体意思的连贯到位。虽然考生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单词以及句子的翻译,但仍然无法测试出考生对于词句理解的精确程度,只能反应出他们对于文章的整体意思的理解能力。

4.3反拨效度

(1)翻译部分的分值占了试卷整体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但大部分的考生还是将复习重点放在语法词汇上,可见考生认为语法词汇部分的时间投资相较于其他部分收益更高。而翻译试题过高的难度也使一些学生直接放弃该部分的复习。由此可见试卷整体的难度设计无法促进学生训练翻译的积极性。

(2)句子结构分析的难度会趋势考生重视语法方面的学习;

(3)陌生单词、一词多义以及高级词汇的出现促使考生花费更多时间来扩展词汇量。

(4)只有少数考生意识到了翻译技巧在处理汉语于德语之间差异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翻译测试在译文选择上的效度较高,但考纲及难度设计上效度相对较低。测试能驱使考生扩大阅读量,同时更注重语言基础能力的训练。但无法有效的促进翻译技巧的学习。

该论文受“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支持。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猜你喜欢

效度问卷词汇
校企融合背景下,思政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效度探索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