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素养视角下大学英语1+i教学模式研究

2019-11-11汪艳

知识文库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外语大学职业

汪艳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我国和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推动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走出去”的挑战,因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进行改革,职业素养的内涵需要扩展。职业教育国际化一方面是指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办学、人才的跨国培养等,另一方面是指大学需要培养应用型技术的国际人才,国际型人才需要提升外语能力,外语是对外交流的前提条件,英语是对外交流的基本条件,是最为普遍的国际通用语。

1 职业素养指导下的外语素养

在新时代经济形势下,如何培养人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获得个人成功、胜任工作并促进社会进步的问题是培养人才的目标,这样的期待视域和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更为密切,促使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也发生改变。教育的育人目标已经从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教育理念从“ 制器”发展到“育人”。职业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培养工人的教育,而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即关注学生应用性职业技能的硬实力养成又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的软实力养成。外语素养是应用性职业技能的必要能力之一,也是形成职业道德在类的软实力的途径之一。外语能力跟职业素养的养成紧密相关。外语能力是提高学生国际工作能力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外语素养是国际化人才职业素养的一部分。职业素养是种概念,外语素养是属概念。

对于外语素养的内涵界定,欧盟提出了深刻的理解。《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与评估》指出外语能力包括综合能力(陈述性知识、实用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语言知识、社会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我国对于外语素养的定义,多出现在课程标准表述中。2006年出版的《大学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指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外语素养更应该突出实用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

2 大学英语1+i模式的建构

2.1 提升英语素养的1+i模式内涵

“1+i”模式是在职业素养的指导下提出来的,旨在进行大学英语课堂的深化改革,超越以语言文字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局限,超越以过级考试为轴心的教学现状,超越通用英语知识与专业背景无关的教学限制,扩展职业英语知识相关主题活动和延伸课外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技能、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1+i”教学模式,1代表元语言能力,意指大学英语课程中基于英语建构学生的元语言知识和意识;“i”代表信息(information)、网络(internet)、互动(interaction)、探究(inquiry)、浸入(immersion)、创新(innovation),意指构建丰富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需要提供多渠道的资源信息、利用网络媒体环境、师生-生生互动合作、设计主题探索实践活动、创造全浸入式的英语交际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实践探索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创造的能力。

2.2 1+i模式的教学方法

1+i模式的教学方法的制定建立在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和《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能够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上,通过教师或外在帮助,自主加工和梳理,主动建构而获得的。此外,《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学英语1+i 模式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的“项目”指的是一种学生围绕所选主题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观察、研究、表达新学知识、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等的学习活动。基于项目的教學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脚手架”,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探究式活动。项目式学习是已经被证明了的“对学生的学习有正向促进作用”的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需要积极地投入解决真实性问题的活动中,建构新的理解和技能,养成生存和学习能力。1+i模式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从多渠道信息中发现真正的驱动性问题,设计问题相关的项目,利用网络环境创设逼真的情境,学生完成探究后展示项目作品。

2.3 1+i 模式的教学内容

在大学英语1+i 模式中,项目就是课程,课程就是项目,是“打破学科的逻辑结构而以项目来统整课程的课程模式”。首先,英语学科知识需要进行项目式转换,把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项目式课程单元的设计。例如,大学高专普遍采用的《新编实用英语》可以分为交际项目模块、文化理念项目模块、习俗项目模块。其次,项目单元确定后,设计项目框架图,包括计划图和项目日志。计划图有助于帮助学习者理解项目的价值,帮助教师和家长规划项目的实施过程。每个项目模块包括四个关键部分,即项目导入环节、项目实践环节、项目延伸和实践环节、项目作品展示环节,这四个部分是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整体,每一部分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体现1+i模式中的“i”要素,帮助学生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网络媒体技术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实践探索的能力、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每个阶段都需要记录项目日志,帮助学习者记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为形成性评价做参考。每个项目的设计必然是通用英语和职业英语的融合。在项目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职业工作方法和职业态度,尽可能让学习者进入逼真的情境,产出能解决类似问题的作品,并展示出来。这四个部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从现实出发,发现驱动性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职业态度和方法,展示作品,并同时发现不足,进一步促进问题探索。

2.4 1+i 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1+i模式关注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和贡献,在动态的环境下对学生评价。评价以项目产出的作品为主要考核对象,同时把反映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项目日志作为评估的参考。评价具有过程性、主体性、多元性和反思性的特点。过程性是指评价形成于学生实施项目过程中,它是动态的、辩证的,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发现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主体性是指评价以学生为主体,参考学生的项目日志和项目作品,观察他们在实施中的策略和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多元性是指不根据学生的某一次测试来评定成绩,而是参考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各种表现,如搜索信息、利用新技术、合作交流、创新策略等来评定,关注学生做为全面发展的人所具有的能力;反思性是评价的价值所在,对学生的评估进一步为项目教学设计提供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脚手架”作用。

3 结语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和全人的教育,更加注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视角下改革大学英语课堂,需要把握好职业素养的内涵,真正搞清楚大学生外语能力的内涵,由此建立“1+i”教学模式,强调项目式学习策略,把课程转换为项目,以项目为主线,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探究问题本质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实践探索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英语1+i模式从教法、内容、评价三个方面做出了改革。从教法来看,1+i模式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老师的角色是“脚手架”的辅助作用,学生在项目實施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英语做事的职业能力。从内容来看,1+i模式把课程看作项目,项目亦是课程,对现有教材进行项目转换,就可以最大化地开发教材优势。从评价来看,1+i模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过程,颠覆以往期末试卷评定学习结果的做法,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记录项目日志,开展研讨和交流会议,老师对学生的参与度、贡献做出评估。大学英语1+i模式的实施需要秉持实用性、适度性和职业性的原则,才能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人才做出贡献。

本文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英语1+i 教学模式研究”培育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外语大学职业
至善
我爱的职业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五花八门的职业
大山教你学外语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