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2019-11-11王磊

知识文库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情景教学活动

王磊

小组合作学习是常用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师通过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一方式可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使得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策略展开综述。

1 前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受欢迎的教学模式,其不仅可有效的对教学指令进行提升,同时还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可促进教学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可有效使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述能力,且一定程度上对其创新意识和交际能力进行培养。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因而学生较多,而课时有限,在限有的课时中教师很难顾全所有的学生,一一对其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并纠正,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可有效的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促使教学可顺利进行,且可有效的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进行培养,在对其体育技能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促进取身心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其实施策略,具体内容如下阐述:

2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在各学科教学中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应用较为广泛,其的应用对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有效改善,使得教学方式得到创新,可见其实施意义十分重大,现就对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几点意义进行分析:

2.1 可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学习情况。在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中,因为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导致即便集体活动学习时学生也无法体会到合作意识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而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后,可将学生的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员们积极主动的合作完成学习目标,使得在学习过程中明白体育活动中合作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和提升。

2.2 可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多数以个人单独活动为主,这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之少,也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通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可有效的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增强,同时教师在指导各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增强,使得学生可在与组员、教师的交流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对于体育项目的观点、学习技巧等,强化其语言表达、交流沟通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的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

2.3 可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师明确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以其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创设或引入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中自主的探究和学习,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使得学生在体育项目学习中不断的突破自身问题,对其体育技能和技巧进行提升。

3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策略

3.1 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性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因而在展开教学活动前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在篮球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对投篮、运球和传球的技巧进行掌握,因而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必须明确这三个教学重点,并将其设为教学目标,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以篮球教学中运球技巧传授课程为例,教师可先演示一遍运球的技巧和方式,然后让一一示范,然后选出運球较优秀的几位学生作为各组组长,将剩下的同学均分到各组中,采用以强带弱的方式让学生展开自由练习,对运球技巧进行提升。为了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提升,教师还可设定自由练习时间,让其练习结束后展开运球接力比赛,使得学生的竞争意识被激发,为了团队的胜利主动积极的进行自由练习,也使得组长的责任心被激发,努力的帮助组员提升技能。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有效的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进行提升,同时还可有效的对学生竞争意识、责任心进行激发,培养其团队意识。但需要注意使得是,在组织学生各组竞赛时,需与学生强调良性竞争,不可违法体育竞技规则,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创设教学情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展开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展开,不仅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制定针对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案,还需创设一个合作学习的教学情景,从而更好的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进行提升,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可顺利展开。教学情景创设方式基本途径有6种:生活展现情景、实物演示情景、图画再现情景、音乐渲染情景、表演体会情景和语言描述情景,其中生活展现情景十分适合体育教学。如在进行跑步接力教学时,这一教学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因而会应用到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但学生刚接触时对于跑步接力的注意事项并不是很了解,教师可应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奥运会中接力赛的视频,将日常比赛情景展示给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让其掌握接力的注意事项,从而在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可顺利展开,有效避免出现交棒失误等影响学习进度的事情,使得学习效果和效率均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篮球教学时,可让学生回家后多观看篮球比赛,通过观察实际比赛中运动员的投篮、运球和传球的技巧对自身的技巧进行提升,然后在下一堂课中,教师让各小组组内讨论自己看篮球比赛的感想,让其在互相交流、模仿中吸收到新的篮球技巧,从而对自身篮球技能进行提升。

3.3 合理划分小组,促使学生共同学习进步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小组的合理划分,若教师在划分小组是没有进行合理调配,则会导致部分小组学习能力过高或过低,使得各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出现差异,难以对教学效果进行提升,使得教学未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合理划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共同学习进步,因而教师在分组是可依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基础进行分组,确保各组形成合作互助小组,可互相帮助,互相取长补短,使得学习效果和效率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展开体育中考项目教学时,有的学生擅长立定跳远,有的适合投掷实心球,有的适合50米跑,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弱项和强项进行分组,组成互助小组,在自由练习时互相指导对方技巧,使得其运动能力得到提升。又或是教师可依据学生每个学期体育考核成绩进行等级划分,由高至低分为A、B、C、D四个层次,然后依据其体育能力层次分为学期固定小组,让学生在本学期内均保持这个小组配置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分配了按照这样的比例进行,如某班学生共46名学生,A等级的共由6名,B等级有18名,C等级有17名,D等级5名,可将其分为6个固定小组,每组均配置1名A等级,B等级每组3名,C等级每组2至3名,D等级5名,依据A等级学生个数合理分组,其与等级均分到各小组中,使得各组分配较为均衡,更利于实现互帮互助,且各组间也可相互交流,实现全班合作学习。

4 小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并合理进行划分小组,从而确保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进行得到提升,使得学生可在较短时间内对自身体育技能和运动水平进行提升,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提升,同时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可让学生很好的明白体育精神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可通过各小组间的竞争,对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培养,使得其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情景教学活动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