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9-11-11宋静静

知识文库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学会数学课堂教学

宋静静

在核心素养和素质教育的共同作用下,我们小学教学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要求教师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倡交流与合作学习,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体验性教学。所以我们在小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科学学习和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四种本领,即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和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求知”是基础。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中,仍然存在着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课堂教学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样有着太多“教师中心”的色彩,抹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疏不知当今的课堂教学已进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时代。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必须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出发点,以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目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着力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为此,根据本校当前具体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和对新课改的认识,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一要以兴趣为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某件事有了兴趣,就会主动的去学习。第二要把学生的责任感培养起来。对于一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但越往后责任感的培养越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一项学习内容都能让学生马上产生兴趣并能取得成功的,也不是立刻就能看到每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不仅是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是负有义务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學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小学数学中“相遇问题”的教学中,首先要学生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就是两个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观点。其次就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相对于以前的一个物体运动的问题,两个物体运动的问题稍微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部分孩子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的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笔者在进行“相遇问题”教学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 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3 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积累,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的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首先,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么问,就是思考问题。”小学生因年龄的限制,认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不会自觉的提出目的,认识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活动的盲目性,思维的混乱性,不知道自己回答的什么问题,因此教师要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为帮助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重点难点,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发展思维,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不出来的在小组讨论共同交流。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拨,动口说,认识了整时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认识整时?让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学生不仅得到知识,而且经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学生学习中的自主,就是要打破学生学习的被动接受性,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平衡。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不断的激发其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迭部县城关小学)

猜你喜欢

学会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学会分享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