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学校干预机制

2019-11-11李蕾

知识文库 2019年21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辅导心理健康

李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打工创业,因而出现了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留守农村以致脱离父母教育的现象,造成诸如性格孤僻、适应性差、价值扭曲等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学校而言,必须要从建立平等的教育观念、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学校——家庭联动机制等诸方面,引导、帮助、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1 问题的提出

“留守儿童”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是指因出国留学或工作而留在国内的这样一个儿童群体,后来泛指因父母因外出务工而留在家乡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弱势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打工创业,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留守农村以致脱离父母教育的现象,造成诸如性格孤僻、适应性差、价值扭曲等心理健康问题。现有成果不同程度地指出,留守儿童较之非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有其特殊性,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相较于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大的问题行为易感性,农村留守儿童在平时表现、学习、品德和情绪上的问题比普通儿童严重;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自尊、社会适应力方面以及心理控制源方面和非留守儿童相比均处于明显的劣势;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差于曾留守和非留守儿童,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劣势会进一步加剧,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明显高于留守儿童。有些研究表明“留守”经历给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问题、品行问题和困难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这影响到留守儿童可能产生较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于良好家庭教育的缺位。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村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有效对接,受限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农村学校很少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使得留守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和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学校中成长,导致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是家庭之外的留守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学校干预将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者在孩子更广阔的生活历史背景中理解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特点。确实,理解这些儿童的生活意义可能会引导我们在与儿童相处的关系中作出恰当的教育行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两章中,都涉及到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义务教育这一章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校干预机制,既是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村地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应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以引导、帮助、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校干预的建议及对策

2.1 建立平等的教育观念

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行学校干预,首先学校和教师要建立平等的教育观念。教师不能以否定的眼光看待留守儿童,不能嘲笑、歧视留守兒童。留守儿童的生活处境相对比较特殊,他们的心灵极其敏感和脆弱,教师是留守儿童在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反应非常重要。一个缺乏尊重感和平等感的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其都会感到无力,不能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教师在与留守儿童相处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尽可能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和体验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进而使他们获得克服困难的自信。只有让处境不利的儿童感到心灵的关怀和情感的慰藉,他们才能努力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形成健康、向上、奋进的积极心态。

2.2 加强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辅导工作

有效的学校心理辅导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使他们更加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更加需要这种专业性的帮助,在克服在成长中遇到的相对较多的生活和心理障碍,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对于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学校而言,更应该注重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开展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班组、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个别心理辅导或小组辅导,帮助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鼓励他们通过自己探索,寻求生活意义,更加健康、充实地生活。

2.3 建立学校—家庭联动机制

留守儿童往往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受限于知识背景、视野、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制约,爷爷奶奶大部分都无法向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和心灵疏导。而由于小学生减负工作的推进,小学生每天在校外和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又越来越多。因此,由学校主动和家庭联系,建立学校—家庭有效合作的联动机制,就显得特别重要。学校不仅要担负起留守儿童在校时的教育责任,也要主动地担负起留守儿童不在校时的教育责任,同时要将留守儿童一起生活的对象作为教育的对象,通过“家长学校”、定期家访制度等措施,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教育观念,获得相对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引导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兴趣爱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希望,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有事可做,有正事可做,而不是天天惹是生非。

3 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面临的一大难题,困扰了无数家庭和学校,甚至对教育界和全社会都造成了一定困扰。良好家庭教育的缺位,对于留守儿童本身来说,给他们造成了诸如性格孤僻、适应性差、价值扭曲等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为此,作为教育方,学校则必须要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机制,通过建立平等的教育观念、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学校家庭联动机制等诸方面措施,以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在自尊、社会适应力方面以及心理控制源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并最大程度地促使他们提升学习效率。形成以政府主导、学校带头、全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着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将有效推动农村地区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济宁市兖州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辅导心理健康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南南的困惑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