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舞蹈柔韧性训练方法与对策

2019-11-11王鑫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柔韧性热身韧带

王鑫

柔韧性可以说是舞蹈训练的基础部分,是一个舞蹈演员能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的前提,少儿时期是柔韧性训练最好的时期,更要注重柔韧性的训练,才能为日后困难舞蹈动作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柔韧性训练可以减轻甚至避免舞蹈过程中收到伤害。本文主要研究少儿舞蹈柔韧性训练的方法与对策。

谈到柔韧性,很多人会简单地把其归结为灵活性,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真正的柔韧性是既柔又韧,即身体不是无力的柔软,而是既韧带和肌肉柔软又有力。保证身体足够柔软可以减轻甚至避免韧带、肌肉和关节受伤。而通过不断地伸展和训练,是可以增强关节和韧带柔韧性的,而少儿时期是最好的训练柔韧性、打实舞蹈基础的时期。因此,少儿舞蹈教师在训练中要注意舞蹈柔韧性的训练方法与对策。

1 方法

1.1腰部训练

1.1.1首先要舒展腰部

在训练前通过拉筋、伸肌等方式先把腰部舒展开,有助于训练中腰部动作更加灵活,同时减小或避免训练过程中由于腰部不灵活而受伤。若训练前腰部未充分舒展不能做强烈的腰部动作,否则会损伤腰部。

1.1.2在腰部得到充分舒展的前提下训练腰部柔韧性

我们平常在舞蹈室看见的下腰、壓腿、压腰等动作都是对腰部柔韧性的训练。

1.1.3训练腰部力量

腰部的柔韧性不是指腰部柔软,还要有一定力量才能做出完美舞蹈动作。可以通过倒立、平躺抬腿、前后翻等动作训练来加强腰部力量。

1.1.4训练后的回腰

回腰是指在柔韧性和腰部力量训练结束后,让腰部筋骨、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避免训练强度过大伤腰。

1.2 腿部柔韧性训练

1.2.1 训练方法

可以通过压腿、高抬腿、劈叉等方式进行腿部柔韧性训练。在劈叉的训练中,首先以正压腿作为基础来训练,不过少儿作为初学者,在正压腿训练中可能由于姿势不对,例如会低头、弯腰等,而感到吃力,或者身体无法平衡,导致摔倒受伤。

1.2.2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1)训练中要注意动作规范,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例如,压腿时要将双腿伸直,可以通过按压膝盖的方式让抬起来的腿尽量伸直,腰弯下去时胸部要尽量贴紧腿部,身体用力向下压,这样才能达到训练效果,使得腿部筋骨和肌肉得到充分拉伸和舒展。劈叉时双腿要尽量呈“一”字型,劈叉后可以用双手去搬住脚掌,你会发现大腿后侧肌肉得到拉伸。

(2)从低位到高位进行训练。这里的由低到高主要是指抬腿时先抬低位,然后将抬腿位置逐渐升高,使得腿部柔韧性得到逐步提高。具体表现为,腿在训练时抬高的位置从腰部到胸部最后到与肩同高的位置。

(3)由近及远进行训练。这里的由近及远是指在压腿和劈叉时,身体向下伸展按压的位置从膝盖以上逐渐到膝盖再到膝盖以下至脚尖,最后使身体整个贴近腿部,使腿部韧带和肌肉得到充分拉伸。

2 对策

(1)教育部乃至整个社会要提高对舞蹈等艺术类教育的重视度,小学校开设的音乐、舞蹈课程不能被文化类学科占用,发现和培育具有舞蹈天赋特长的学生。

(2)在学校和专门的舞蹈培训机构引进优秀舞蹈教育人才,舞蹈教学要从小抓起,舞蹈教师要重视对孩子们的柔韧性训练。

(3)学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设置与非遗教育有关的课程,因地制宜开展音乐舞蹈等教育课程,从幼儿抓起,发现和培育孩子们的艺术创新创造能力,使艺术教育蔚然成风,培养学习舞蹈的良好氛围,着力打造一批具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的特色名校。

(4)中小学艺术舞蹈类教育的认知能力的提高,要充分重视和领会这一教学意义的作用。在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没有美育教育,孩子们的心灵得不到陶冶,对生活的感知不够灵敏,理解生活的意义也不够透彻,所以这一教育形式是其他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说没有美育,素质教育也不完整。理解艺术教育要从更高的层次介入,是在整个人的审美以及观念形成初期融入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成型的重要成长期。因此这一教育形式需从全民素质、在国家民族教育层面的大视野、大战略上给与未来命运的关照。只有做到这一步的深刻理解,才能重视起艺术教育。总之,舞蹈对人生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艺术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可是,由于诸多原因,尤其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的现状不尽人意,一直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虽然也有许多专家很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呼吁要大力加强艺术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远未被重视。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很好的探究,并付诸于行动。任何一种训练方法都是在先活动开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在柔韧性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做准备活动,不要用力过快、过猛。这样容易在成韧带的损伤,尤其是在冬天训练前应充分活动活动四肢,在浑身发热时才能进行柔韧性训练。要是在训练前不热身,就很易引起肌肉、韧带拉伤或扭伤。一般练习最理想的时间是在晚间睡前,这个时候是关节活动了一天,正处于一个扩张的状态,这个时候训练会达到最好的效果,韧带的柔韧性也会提高。柔韧性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每个舞蹈演员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虽然柔韧性有一部分是由先天因素决定,但是关键还是后天的训练。在舞蹈教学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柔韧性训练,感觉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一定的柔韧条件怎么可能完成漂亮的技术技巧,怎么可能在完成动作时速度和力度方面到位。没有了柔韧性舞蹈表演中也就没有了姿态美和动作美,那么这个舞蹈剧目就不会有所谓的舞台效果,更不具有观赏性。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要把柔韧性的训练放在第一位,一定不能忽视柔韧性的训练。

(5)密切关注和纠正学生的动作。在舞蹈训练中,教师一定要仔细观察和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动作,避免学生养成错误的动作习惯。但是,舞蹈具有连贯性,在舞蹈教育中,教师不能看到学生做错动作就纠正,同时还要注意总结,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动作纠正,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舞蹈训练时间,确保舞蹈教学水平和质量。首先是做好课后总结和课前回顾。在课堂快要结束时,教师对本节课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点评、分析,指出不到位的动作,让学生加强课外时间练习。在下一节课时,选取上节课中的重点,让学生演示。其次,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同学的动作怎么都做不好,教师要帮着学生一起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他没有跟上现在的训练进度,是否是心理原因,找到原因后再为学生制定额外的训练计划。舞蹈协调性和柔韧性训练中,学生的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都非常重要,通过两者的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6)必须要热身。热身的作用很重要。热身是提高身体温度、为接下来的训练动作打预防、做准备,集中精神最好最直接的方法。许多正式活动都离不开热身过程,简单地慢跑、拉伸以至专业的热身动作都可以达到热身的效果。不过,专业的舞蹈课前,学员通常习惯于在课前首先进行肌肉的伸展性准备而非热身性的准备。所以,我们在练功房里看到的学员多是进教室首先压腿、压胯、下腰、劈叉,而不是做慢跑、轻跳跃、游戏等热身活动。

(7)强调放松的积极性心理暗示。舞蹈课程中的柔韧性练习通常强度较大,有时有些拉伸动作甚至超出学生自己可完成的范围,需要借助外力例如舞蹈教室或同伴的帮助或者强迫性协助。而在外力强迫下孩子们的训练痛苦加重,这时候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很有必要了,告诉自己“我能行”,适当的心理暗示对于减轻痛苦具有积极作用。

3 结语

根据以上对舞蹈柔韧性训练方法与对策的分析探讨,舞蹈教学中,柔韧性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的柔韧性训练在 5 — 1 3 岁是敏感期,训练效果最佳。为了打好少儿的舞蹈基础,教师需要重视舞蹈教学中的柔韧性训练,达到力量、速度和灵活性的完美结合,让学生跳舞的过程中显得优雅,提高舞动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猜你喜欢

柔韧性热身韧带
每个人都需要柔韧性练习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关于人体的柔韧性练习的思考
老年人也需要柔韧性锻炼
警惕热身时易犯的错误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做柔体操可摆脱身体僵硬
when与while档案馆
运动之前要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