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赞一赞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9-11-11盛芳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博大精深

摘 要: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且具有丰富多样性。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汉字、史书典籍、丝绸、纺织等诸多方面;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教育、哲学、文学、科技等各方面。古人创造的这些成果令后人感到荣耀和自豪,我们要牢记使命,复兴中国文化,再创辉煌。

关键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样性;复兴中国文化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为中国拥有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因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不光令现代的中国人折服,同样令外国人赞叹不已,是同时期其它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下面我略举一些实例来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见证。

1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

1.1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汉字

汉字的发明,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几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工具。传说汉字从远古时期的黄帝时期就得以发明了,为后世的文明奠定了基础,真正比较成熟的文字还是商朝的甲骨文,和现在的简化汉字相比,那时的甲骨文很是复杂深奥。因为汉字属于象形文字,起初的文字,还带有刻画符号的特点,后来经历了长期的演变,由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体的规律是越来越简化,越来越好认好写。后来到了东汉末年,写汉字发展成了一门艺术,形成了书法,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别的文字所不具有的特色,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也就相应的出现了许多大书法家,像东晋的王羲之,隋唐时期的颜真卿,等等,他们的书法各具特色,自成一体,流派纷呈,成为中国文字的一大特色,而且汉字作为对周边国家影响的方式之一,在唐朝时还传入日本,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可见汉字的影响之大。

1.2 史书典籍的繁多

史书典籍内容之丰富,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存留之丰,都令后人叹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沿袭这一制度,而且史官大都还终身世袭制,这样更有利于将大量史实记载下来,这些史官非常尊重史实,即便冒着杀头的危险也不会篡改历史,所以这些保存下来的史书典籍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如果仅从数量上来看,就有我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由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写而成。稍晚一点的,私人撰述的史书有了较大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是《战国策》。到了汉代,司马迁首创了纪传体史书——《史记》,记述了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被列为正史之首,北宋司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史料收集广泛、考订精细。各朝各代都有史书的编撰,到了清代,修志的成就最高,全国各省、府、州、县都开馆修志。略作一统计的话,共有24史,可谓史料之丰富、全面。这24部史书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而成,可谓史料之大全,除了正史,还有大量的野史,就更为丰富了。

1.3 别的方面成就

除了文字和史书典籍这两方面,像古代的丝绸、纺织、瓷器、青铜器、造船、建筑,等等,哪一样不是成就辉煌呢?就连古代外国人都把中国称作“丝国”、china,意即瓷器,也译成中国,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名气之大。由此可窥中国文化辉煌之一斑。

2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

2.1 教育方面

教育方面,咱们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诞生了一位大教育家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在教育方面的见解独树一帜,不仅影响了后世的一代代中国人,在世界其它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最初集中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在400多年前由意大利的传教士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全世界目前已设立了四百多所孔子学院和六百多所孔子讲堂,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和平台。这是孔子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并且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是孔子在思想方面的另一重大贡献。

2.2 哲学领域

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产生了诸子百家,呈现出文化学术思想十分繁荣的局面,所以后人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这个社会制度正处于转型期的特殊现象。众多的思想家各自著书立说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诸如墨儒道法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代表性的军事家有春秋时期的鼻祖孙武著有《孙子兵法》,还有战国时期的孙膑著有《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不仅在中国,还远及亚洲等周边其它国家,尤其是日本的企业家,他们熟知《孙子兵法》,把军事理论运用到商场上,对此书的喜爱和重视甚至于超过一般的国人。还有孙膑生活在动乱的战国时期,他留下的孙庞斗智的故事,围魏救赵,减灶计的军事策略的应用至今都令人脍炙人口。

2.3 文学领域

文学领域的成就如唐诗,其繁荣达到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至今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这与当时唐朝经济的繁荣和科举考试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与唐诗齐名的还有宋词,成为宋朝文学的代表,在古代文化领域和唐诗往往相提并论。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诞生了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尤其是《红楼梦》使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2.4 科技领域

科技领域的成就也是随手拈来,如数家珍啊,典型的如外国人只要知道中国就知道的秦长城,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外国游客只要到北京就必去的地方,他们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把长城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了。还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那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啊,就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每一项发明的诞生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大跨越发展,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了欧洲,对欧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都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3 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而不仅仅是汉族人民创造的,所以其兼具民族特色,恰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胸怀,也决定了这种文化内容的更加丰富多样性。中国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自己生活的领域内都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化同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如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少数民族创造出的舞蹈、音乐、文字等,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4 结语

古人尚且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那么当今的中国人呢?无论物质条件还是科技力量,古代都不能和现代相比,那为什么现代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却落伍了?主要是由于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机会,导致了文化发展的落后,所以,作为当代人,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在为先辈骄傲自豪的基础上,要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要进一步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希望我的这篇拙文能够激励每一位中国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努力,在二十一世纪再现中华文化的辉煌!

作者简介

盛芳(1975-),女,汉族,最高学历法律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博大精深
博大精深的汉字
博大精深
太极拳究竟是老年人强身健体的锻炼项目,还是博大精深的真功夫?
萌化小厨具,让懒人瞬间爱上厨房
“撞脸”汉字
疯狂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