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责任心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分析
2019-11-11武咪咪
摘 要:道德责任心就是一个人在面对社会时能够分担责任的程度。道德责任心是一个人对与问题相关的道德规范的认知与情感的体验,同时也是对参与事物本人的道德行为的预期。因此我们说道德责任心可以从道德性的各个方面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因此道德责任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道德动机。
关键词:道德责任心;道德行为;影响
1 研究道德责任心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的必要性
道德责任心是一个人在其所属的群体中,在共同行动与行为规范中所承担的应尽的道德的自觉态度。道德责任心不仅具备非智力因素,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习和智力,同时是一个人在日后立足社会、事业、成功等具备的人格品质。一个人的一生是与责任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幼儿到小学再到初中都是一个人的道德责任心训练的起点。首先要求这个人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从小学入学开始就要求学生具备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责任心。学习是历史赋予给一个人的责任感,应当承担起这一热责任感,就要从良好的学习习惯养起;从小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但做事要有恒心,还要有自信心。同时还要求这个人能够对自己的事情负责。随着一个人的年龄的增长,其道德责任心的范围也会日益增大,责任的含义也会不断的加深。因此增强一个人的道德责任心,从小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当前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2 道德责任心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一个人的道德责任心就是其对所承担事务的责任的认知与体验,转化成其负责任的行为的过程。道德责任心的主体意识的表现就是其主体意识强烈的前提下,其责任心也会更加强烈。因此,培养一个人的道德责任心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要求这个人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主体。因为只有尊重一个人的主体地位,发挥它的主体作用,这个人才会在主体参与活动中提高道德责任心,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渗透性原则
对一个人的道德责任心的培养,应当立足于对一个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以及健康康人格的培养,只有将一个人的道德责任心培养起来,才会帮助这个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也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的成长与获取幸福人生的决定因素。只有安排专门的时间将习惯与责任完美的结合起来教育,才能够将道德责任心与道德行为有机的结合起来。因为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习惯的养成和责任心的培养与健康人格的教育,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社会性教育,应当渗透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完成真正的德育教育才能够在道德教育与实践中完美的渗透进去。
2.3 实践性原则
一个人的道德责任心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健全起来的。道德行为是随着实践活动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一个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需要通过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的行为训练,不断的强化最终养成并稳定下来。因此我们说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无法通过只用说教的形式,不从事任何活动将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在教育中一方面应当从学习和生活中抓起,对小事的责任心是对大事责任心的基础,因此应当从小事不放松的方面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从一个人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各种行为担当责任的活动,帮助人们形成承担体验责任的机会。总之,在实践中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
3 当前道德责任心与道德行为脱节问题表现
3.1 问题表现
我们对邮电大学的学生的道德责任心与道德行为现状进了一份调查问卷,分发调查问卷共计500份,收回490份,最后有效问卷为468份,有效率为93.6%。通过最后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91.2%的学生认为道德责任心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从而最终影响到一个人的最终成就;80%的学生认为一个人应当具备道德责任心,其中包括“大公无私”等思想;81%的学生认为一个人应当具备“真诚”、“正直”等品德。这些大学生的基本的道德责任心规范标准都非常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道德责任心的核心准则,这些道德责任心的具备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的社会一直具備良好的道德修养环境,这样的环境使大多数人都会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水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认知却无法表现在道德行为上,因此在当前的社会中许多人都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例如虽然98%的人都知道在公共场所吸烟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还会有25%的人会在公共场所吸烟,有96%的人认为应当乘车排队,但是还会有37%的人还会不讲排队秩序。甚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是看到一些人对不道德的现象视而不见,这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顽疾。再比如说当代大学生常常会发表言论抨击社会上的一些收贿受贿现象,但是在大学校园里这样的现象一直屡禁不鲜。
3.2 问题成因
首先,当下社会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当代人的道德责任心的影响,这是一种基于市场成功行为具有市场需求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因为市场的变化无法出现各种预测性,而这种理性的预测会帮助人们更加客观的了解社会,虽然在这期间人们能够具备更加充分的道德责任心的认知,但是当其认知与事实出现矛盾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暂时的利益,而出现道德行为的相悖面来完成行为需要。
4 实现道德责任心与道德行为统一的对策
4.1 提高社会道德环境的育人功能
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努力为人们构建道德责任心氛围,实现知行统一的大环境。首先,增强面向社会的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利用舆论导向加大对道德责任心的宣传力度,努力创造一个立体化的道德育人环境,帮助人们能够在净化道德责任心的社会过程中,提高人们对道德认知与行为统一性。其次,通过法律法规完成强制性的净化社会道德风气的过程,再通过法律法规的制裁与监督防止道德败坏引发的各类犯罪现象,遏制对人们的道德行为的负面影响,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社会道德风范氛围,促进人们主体的道德责任心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性。
4.2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完善自身的道德认知体系。当前的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首先要构建网络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强化网络技术控制功能;其次要增强网络道德主体意识,引导人们文明上网,在人们的内心层面确立其网络道德认知的规范性,建立主体性发展为核心取向的道德素质教育模式,从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
5 结论
综上所述,道德责任心对道德行为的影响虽然有一定的统一性,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还存在一定的分离性。人们在生活环境下应当具备一定的道德责任心,但是在特定的社会大环境下可能还会因为短暂的利益而使他们选择背离道德责任心,这样就形成了道德责任心与道德行为分离现象,想要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根据不同环境下的道德责任心与道德行为现象提出相应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周纯晓.对大学道德责任的分析与思考[J].当代旅游.2018(6).
[2]赵欢欢,克燕南等.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道德推脱的影响:责任心与道德认同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6(4).
[3]姚大志.我们为什么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相容论的解释及其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16(6).
作者简介
武咪咪(1994-),女,汉,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