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野下的旅游公示语翻译研究

2019-11-11魏鑫鸿

卷宗 2019年30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

魏鑫鸿

摘 要: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生态学翻译研究途径,生态翻译学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不断的实践表明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确实能够使译文更切实、更“接地气”。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出发,分析研究生态翻译学在攀西地区旅游公示语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旅游公示语;翻译;攀西地区

基金项目:本文是攀枝花学院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英汉/汉英翻译实训与实践研究”和“实用英汉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创建与应用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在2019年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故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人文景观、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界,全球更要加强文明的交流与借鉴。旅游则是途径之一,通过旅游可以快速的了解一个地方的民风民情、文化风俗、历史文化。而旅游公示语、旅游宣传文本资料的翻译会在旅游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旅游翻译文本会提升游客对该地区的好感度,从而提升游客量。

1 旅游公示语

公示语是给公众在公众场合看的文字语言,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旅游公示语是公示语的一种,主要是对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具有信息功能和交换功能。旅游公示语和公示语一样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同时旅游公示语还具有地方特色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旅游公示语的受众是游客,其作用是激发游客兴趣,所以旅游公示语还具有较强的感召力。

2 生态翻译学与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生态翻译学主要以翻译适应选择论和三维转换为基础。其中翻译适应选择论被概括为“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为基调、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能够对翻译本体作出新解的翻译理论范式”(胡庚申,2004:181)“三维转换”是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指的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不同语系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译者要设身处地从读者出发,要“胸怀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就是“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文化的独特性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关注双语文化内涵传递与阐释,这就是“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中文博大精深,多用双关、反语、比喻等,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差甚远,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便是“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 生态翻译学视野下的旅游公示语翻译

3.1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不同的语系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用习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汉语含蓄,英语直接;汉语多对仗工整,前后押韵,一语双关,多用典故。译者在翻译时,应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考虑到翻译生态环境,再进行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做到准确达意,生动直观。

例如,西昌市有条旅游公示语叫:“邛海重生,西昌更美”這句公示语简短八个字,对仗工整,不难理解。“重生”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指机体的组织或器官的某部分丧失或受到损伤后,重新生长。这条公示语是为了改善邛海湿地被污染的生态环境而提出的,邛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和西昌息息相关,只有保护好邛海湿地,西昌才能更美。前半句“邛海重生”是后半句“西昌更美”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西昌更美”是因为“邛海重生”,是伴随着“邛海重生”而发生的。所以官方译本很好的考虑到了这两个短句之间的关系,给出的译本为:“A More Beautiful Xichang with a Reborn Qionghai Lake”,“with”将这两句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德昌县的旅游公示语是:“德昌:生态旅游——处处有看点,时时有看头。”这句公示语说的是德昌发展的是生态旅游,每一处都有值得看的地方,每时每刻都有景色看。如果全句直译过来,那未免太长、也不精炼,不符合公示语的特点。所以译为“Dechang: Eco-Tourism All Year Round”本来这句公示语想要突出的重点就是“生态旅游”、“处处”和“时时”,所以翻译的时候只需要抓住这三点就好,“All Year Round”就能体现后两个重点。“以盐兴城,因盐祸乱”恰好形容了历史上盐源的处境,盐源拥有丰富的盐、铁资源,为了将盐、铁输送出去,就出现了南方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一条支路——“润盐古道”。因此盐源县就有了一条旅游公示语:“盐源——古道上的清凉驿站”“驿站”是古时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盐源县境内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对于这句公示语,官方给出的译文是:“Yanyuan: a Cool Place on the Ancient Path”将“清凉驿站”译成了“a cool place”将驿站译为place更恰当。因为盐源曾经确实是驿站,但那是历史上的事儿了。历史在进步,盐源当然也在改变,现在盐源的不再是驿站,而是一个“扼山川之胜,据湖海之揽,拥盐铁之利,具林木之长”的风景胜地。

3.2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进行翻译时,不能期待外国读者跟我们一样对中国那么了解,要“胸怀读者”,将中国特有的文化转换成外国读者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表达,才算做到在文化维间的完美转换。

西昌有一条旅游公示语为:“八月,到西昌看火”这条公示语说不定有些中国人都不知道具体含义,看火?看什么火?大老远跑去西昌就为了看个火?其实啊,这句公示语里“看火”的意思是看火把节。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彝族人认为火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结。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节日的寓意是用火焰驱虫辟邪。因此每年的八月凉山彝族自治州各乡镇会举行规模不等的火把节祭祀活动,西昌市也会举行,那是整个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大型的一场。届时整个西昌及周边地区仿佛天火泄满一地,火光红的刺眼,格外壮丽。所以这句公示语考虑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应该将“看火”就是看火把节的意思解释出来,译成:“Enjoy the Torch Festival in Xichang in August”被称为香格里拉之源的木里藏族自治区有条旅游公示语是:“隐秘木里;藏在川滇藏边界的桃花源”这句公示语里的“桃花源”一词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作的《桃花源记》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也指理想的境地。并不是指种满桃花的地方,而是理想的境界,如天堂一般美好的地方,应译为“paradise”;“川滇藏”分别是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的简称。“桃花源”和“川滇藏”都是极具中国文化的表达,所以这句公示语应译为:“Hidden Muli: a Paradise on the Border of Sichuan, Yunnan and Tibet”会理县作为四川省最南端的一个县,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集散地,从地图上看,位于金沙江以北的群山环抱之中的会理县,就像是一把巨大的钥匙插入云南境内,因此有“川滇锁钥”之称。也可说会理县是一扇门,关上门是四川省,打开门是云南省,会理是四川省和云南省之间的通道。故翻译时不用“Key”来译“锁钥”,而是用“Gateway”来表示会理县在两省之间的地理位置,“川滇锁钥”应译为“Gateway to Sichuan-Yunnan Area”攀西地区有很多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因此具有多样的民族文化,如彝族、黎族等。在旅游公示语中出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也常有的。攀枝花市盐边县的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便有这样一条旅游公示语:“绚丽索玛花,激情格萨拉”索玛花?索玛花是什么花?好像从未听过有这么一种花,原来“索玛花”是杜鹃花的彝语名,彝语称杜鹃花为“索玛”,即迎客之花。所以这句极富彝族文化元素的公示语被译为:“Gorgeous Azalea, Passionate Gesala”

3.3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去适应读者,完整的表达原文所包含的交际意图,实现原文的交际目的。中文往往含蓄,且对用词会不断斟酌,力争用最委婉最得体的话抒发胸臆。这样有利有弊,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会让他们觉得中文的博大精深,但也不利于他们完全理解意思。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化繁为简,直截了当的译出原文最核心的意思,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下面来看几个例子。

前面提到的会理县,会理县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会理位于金沙江边、又与云南接壤(高原地形)自然是“川原并会”,“政平颂理”则是指会理县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安定。这句公示语想要传递的意思就是:会理县是一个地形多样,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地方。所以在翻译时,应该化繁为简,译为:“Intersection of Plateau and Rivers, a Harmonious Place”还有另外一句公示语:“欢乐彝族年,红火会理游”这句的交际意图就是邀请游客来会理县开开心心、红红火火地过彝族年。所以这句也可以直截了当的译出交际意图:“Visit Huili to Enjoy the New Year of Yi People”甘洛县的旅游公示语是:“苦荞花开甘洛,盛邀四方客”这句的交际意图就是邀请天南海北的游客都来甘洛看美丽的苦荞花,所以可译为:“Welcome to Ganluo Country When Tartary Buckwheat Bloom”还有普格县有一句旅游公示语:“欢迎您到普格,这里处处風光美”这句公示语和前面甘洛那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心意思都是欢迎游客来,再考虑到公示语简洁的特点,把这句话译为:“Welcome to Puge”至于后面那句“这里处处风光美”,游客只要来了,美不美就不是普格说了算而是游客说了算。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通过合理地选择翻译策略,在语言、文化、交际等维度自如转换,可以更好的突出景区特点,高度体现原宣传语的语言美和吸引力,更容易被外国受众接受。同时,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十分适用于旅游宣传公示语翻译的指导理论体系,为旅游宣传公示语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通过运用该理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可以考虑的更加全面,翻译的更加形象。

参考文献

[1]四川旅游局公布各城市宣传语中英文对照:http://opinion.chengdu.cn/topic/2014-05/13/content_1427728_4.htm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32(02):5-9+95.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