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史与婚俗-中国史中的婚俗与茶礼

2019-11-11张彤欣

卷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婚俗饮茶寓意

摘 要:茶叶是中国历史上聘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程度可以由将聘礼称为“茶礼”、“下茶”、“行茶礼”窥见一斑。据史料记载可确定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将茶作为陪嫁品虽着文成公主入藏,这是目前记录的较早的以茶入聘礼的记载。而茶被民众广泛的采纳入聘礼是从宋代起,由于皇帝对于茶的偏好,在社会上带起了一股饮茶的热潮。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茶叶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所以从这个时期开始,茶就与聘礼产生了无法割舍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在聘礼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几乎成为不可或缺之物。但茶叶不只参与进了聘礼,由于茶叶自身的特点,被人赋予的美好寓意,使它贯穿于整个婚嫁过程。 本文将简要分析茶在婚俗嫁娶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的原因。

关键词:茶;茶礼;婚俗

1 社会风尚

相传茶在神农之时就已被发现和利用,但是直到汉代才出现较为明确的对于茶饮的确切的文字记载。从唐中后期开始,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陆羽《茶经》是唐代饮茶风俗的真实反映和写照,同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影响,又推动了饮茶风气的盛行。对于茶的风行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茶为食物,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

也是在此时期,茶叶出现在了嫁妆之中。据《藏史》记载,公元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之时,带去了陶器、纸、酒还有茶等物品作嫁妆,这大概是最早茶入的嫁妆的记载。

茶叶在唐代十分兴盛,而宋代也继承了这一风尚,且被皇帝所重视,上行下效,从而掀起了全民饮茶的风俗。太宗在太平兴国二年,诏令福建建州北苑特造贡茶,而后渐渐在全国各地都兴造起来贡茶基地,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贡茶制度。由于皇帝对茶的喜欢和茶叶种植的扩大,很快地,宋代社会各阶层都掀起了一股饮茶的热潮。王安石在《议茶法》一文提出:“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正是在这样一个“以饮茶为潮流”的社会背景下,茶凭借着备受追捧的社会地位,而成为不可忽视的物品,从而被吸收进入婚俗中来。

2 茶作为生活必需品不可缺少

首先茶作为一种饮料,它有着清香的滋味,微苦后却有回甘,在饮食远没有如今丰富的古代,茶本身就作为一种物质产品丰富了人民的饮食文化。古代少糖,且酒的制造与销售都被官府严格把控,价格昂贵,普通百姓难以承担,而茶叶则相对物美价廉,成为饮品中占据上风的种类。

其次,茶叶中含有茶碱,具有提神的作用,而人民在劳作一天后,喝茶可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因此是家中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

最后,当今的科学已经证明了茶中富含多种营养,可以起到许多保健作用,如利尿、助消化、抗衰老、明目等。古人纵然没有如今的高科技手段帮助他们分析,茶是为何为他们的身体产生了好的影响,但是他们可以切身的感受到,茶所带来的好处。自汉代起,树木繁多的古代医术与历史古籍都记载了许多关于茶叶的药用价值和饮茶能强身健体的论述。《神农本草》中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广雅》称:“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陆羽在《茶经》中,对茶叶的饮用及其功效也进行了深入的描述,他认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茶对身体的益处,让其包含了祝福他人身体健康的寓意,成为馈赠他人的礼物的上上选择。因此茶叶被包含进入聘礼的范围无可厚非。

3 茶的寓意

中华民族极重礼仪,并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礼仪制度,而嫁娶礼仪,在全部礼仪中占据了最为根本的地位。所谓“昏礼者,礼之本也。”茶礼是对聘礼传统的一种继承,寄予并表达了人们对婚姻的美好祝福,这是茶礼存在的第一要义,也促使了茶礼的最终形成。

而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茶在婚俗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古代聘礼,讲究聘礼物品所蕴含的特别得象征意义,甚至每种聘礼物品都存在着特殊的寓意。周代纳徵礼物有三:玄、束帛、俪皮。根据班固、杜佑、郑樵等人考据解释为“一套皮衣,一束布帛一束,两张鹿皮”。这些礼物暗含阴阳之道,象征男女结合顺应天命。周代无通行金属货币,这三种聘礼是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杜佑《通典》记载东汉聘礼达三十种之多,且物物寓有吉祥之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寓意深刻的聘物越来越少,成书于公元九世纪中期的《酉阳杂俎》前集卷之一《礼异》记载,唐代的聘礼只有九种,东汉之时“皆有俗义”的聘礼物品在此时已所剩无几。而到了宋代,唐代本来就所剩不多了的寓意深刻的聘礼物品已经几乎被淘汰殆尽。面对此种情况,社会需要寻找便于获取的、兼具深刻寓意和适当经济价值的物品作为聘礼,而茶正好符合了这种社会需求,于是成为新的婚俗必需品。

茶的第一个寓意为美妙少女。采茶,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手艺的事,大部分采茶的工作都由少女来完成,同时由于茶味清新符合少女的特点,所以茶被隐喻为少女,成为人们对女子的称呼和美好纯洁爱情的象征。

茶蕴含的第二个寓意为坚定不移。古代奉行三纲五常、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观念对女子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从一而终。而古人们所认为的茶树的特性恰好满足这一要求,由于古代的科技水平落后,人们的想法受到认识的局限,在那个时候,茶被认为是不适合移植的植物。陆羽《茶经》云:“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1]茶的这一特性就被抽象看为忠贞不移的象征。宋代普遍将茶纳入聘礼,继承了宋之前聘礼取义吉祥、夫妇和谐、感情坚定、多子多福的传统,宋以后这一象征意义一直被沿用。

茶蕴含的第三个寓意是讲礼。中国古代婚姻,乃是“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子孙”[2],婚姻不能被视作是个人的行为,更是家庭甚至家族之间的产生微妙联系的重大活动。中國乃礼仪之邦,社会生活中处处讲究礼节,在形成婚姻关系的过程中以茶示礼,礼中用茶,正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而产生的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茶蕴含的第四个含义为以俭为德。在“精行俭德”的茶文化环境中,茶礼传达了人们崇尚俭朴的婚姻理念。宋以后婚姻论财之风盛行,但是在无处不在的茶文化氛围中,一方面,茶礼有助于人们掩盖以财产多少来选择婚姻的鄙陋心理,用温情的面纱掩盖那些嫁娶过程中的金钱关系。阮葵生“珍币之下,必衬以茶”,正是茶礼这一特性的写照,这也是茶礼形成的深厚社会心理土壤之一。但从另一方面着眼,茶礼虽然不能扭转婚姻论财的风气和将茶礼作为财礼的一部分的本质,但是通过茶文化对人们的熏陶,茶礼对于抑制奢侈论财的不良婚俗起到了一定遏制作用[3]。茶礼用它清新的亲和力,增进了嫁娶过程中人和人互相之间的沟通,帮助营造更为平等和谐的氛围,《梦梁录》卷二十《嫁娶》所云贫寒人家“所送一二匹,官会一二封,加以鹅酒茶饼而已”,甚至于有的人家仅有鹅酒茶饼,仅取茶礼之寓意,又如黄佐《泰泉乡礼》记载:“近日纳采、纳征者,止用细茶一盒、纳钗物其中,尤为简便,可以通行。”这就是民间按实际生活所行的清新俭朴的茶礼,有效的抵制了奢侈论财的婚聘之风,表明了人们对精行俭德之婚姻的向往和精行俭德之人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陆羽.茶经[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四四册[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2]礼记·婚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3]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二十二[M],续修四库全书.第一一三八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张彤欣(1995-),女,汉族,黑龙江省木兰县人,研究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

猜你喜欢

婚俗饮茶寓意
美好寓意品芝麻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盛放的寓意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四季饮茶与健康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