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研究

2019-11-11楼淑君

卷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培养

摘 要:大力培养时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中国实现强国的战略举措,“工匠精神”则核心的体现了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如何推进“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培育“工匠精神”,成为了人才培养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工匠精神内涵的分析,剖析了如何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在高职院校有效培养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职业技能大赛途径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职业技能大赛与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项目编号:2017035)的成果。

【Abstract】cultivating high-skilled talent which is needed by the society has become the approach of having China achieve the power of the nation and craftmanship has shown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of high-skilled talent. As the cradle of high-skilled tal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raftmanship. How to effectively develop craftmanship has become a key question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core of craftmanship and discussed how to effectively develop craftmanship through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raftmanship training; approach of professional skill competition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步伐的加快,许多国家都感受到技能人才尤其是优秀技能人才的短缺。自20世纪40年代,西班牙开創性的举办了世界技能大赛之后,世界各个国家相继跟进举办并积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各项比赛活动。通过这样的比赛与交流,促进了各国技能人才的成长和选拔,提高了各国职业技能人才的水平,从而也强大的推动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迈入十三五,中国正朝着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不懈努力,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我国现阶段正在实施通过开展各种技能大赛来有效培养更高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补上这个缺口。可以说,优秀技能人才是我国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才质量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而工匠精神又是人才质量的重要内涵。无论是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还是全社会对“大国工匠”精神的呼吁,都旨在培育高技能人才,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加速强国的步伐。

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等职业院校在重振“工匠精神”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成为了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作为基本的劳动素质,“工匠精神”经历历史传承与现代赋新之后,成为了现代职业人重要的职业素质与技能。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指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指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与技能。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综合素质高强的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一种职业精神,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态度、敬业精神。为高职学生注入匠心,可以推动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素养,更有助于培养未来大国工匠,为增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奠定基础。

2 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在高职院校形成蔚然成风的工匠精神

2.1 职业技能大赛促使高职院校教师注重工匠精神

2008年教育部开展了职业院校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近10年来逐步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竞赛格局,来推动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2014年人社部明确职业技能竞赛工作要“扩大职业技能竞赛的影响,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营造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并提出“人社部将每逢双年7月份组织开展“中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竞赛月活动。

现阶段职业技能大赛日臻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水平也不断提高,从以往的“求会”发展到了现在的“求精”、“求新”,大赛技能的评判则更充分地体现了职业性、专业性、规范性、先进性、创新等特点,这就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素养与技能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是省重点专业,茶艺茶道是该专业核心课程,自2013年参加了中华茶艺技能大赛各个层面的各类比赛,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尤其近几年佳绩连连。探究其原因,是我院的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过程中,在注重参赛选手技能训练的同时尤其注重工匠精神的熏陶与培养。

首先,教师在组织大赛过程中自身需要具备实足的匠心精神。组织大赛者需要完成竞赛方案设计、技术文件撰写、样题设计、赛场设计、设备与工具的确定和准备、赛题设计、裁判员遴选与培训、技术咨询、赛场落实等各项工作。大赛组织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竞赛的标准认真组织和实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大赛的组织与实施。这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工匠精神”,也无声的影响着学生。

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大赛的过程,需要认真研究茶行业的前沿知识与最新技能以及比赛技术文件,认真研究高职院校与社会从业范围对规范茶艺标准的最新认定、对创新茶艺的最新发展态势等等。同时还需要细心观察掌握学生动态,并因人而异制定指导方案;也需要指导教師具备对专业技能的先进性认识与掌握,以身垂范,以工匠精神引领学生,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在大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总结近几年的比赛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每年多次参与比赛,老师的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学生的积极上进、力求创新等精神已经固化成了我们特别的一种风格与传统,并且自然的融入到了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熏陶着学生。反过来,又在参赛过程中进一步影响与感染了参赛学生。

2.2 职业技能大赛促进高职学生主动追求工匠精神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组织和参与各个层面的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大赛不仅可以高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还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谨和孜孜以求的职业精神。

中华茶艺比赛内容有专业理论知识、生活品饮茶艺、茶叶等级审评、团队创新茶艺等,学生需要根据教师制定的训练计划,完成各个赛项内容的测试,包括精确的流程、所需要的时间、技术标准、主体创新与演绎等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标准、规范、精确、完美等等,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行为规范。

参赛学生在前期训练过程中能够比较好的掌握比赛要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会产生骄傲自满、难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后期训练过程中又会遇到需要克服的枯燥、烦躁、难以持续坚持的心理坎坡,以及需要一定时间团队合作的创新茶艺赛项。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指导老师的循循诱导与不断高要求训练下,最终学生由“被动”转化成“主动“的去更好更高的要求自己,从“求会”到追逐“求精”,直至取得优良的成绩,并从这次比赛延伸到后续的各种学习与工作中去。另外,前一年甚至前几年在茶艺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的同学,也会成为参赛同学的学习榜样,他们来学校的现身说法更是让参赛学生坚定的意识到,只有高标准高要求的训练付出以及默契的团队合作才会取得竞技比赛的好成绩。

2.3 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氛围的打造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中国产业发展特别是成为制造业强国的亟须。企业需要“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不能脱节。

目前,我国确立了“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办赛宗旨,其目的就是要培育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大赛制度的不断完善,国赛、省赛、校赛三级技能竞赛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开展各种技能大赛来有效培养更高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条件已经非常充分。大赛已成为学生展示精湛技艺、良好素养的重要舞台,成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多元合作的平台,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职业技能大赛在政府、学校、企业各方的联动参与下,适应了时代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了校企合作的粘度。尤其是比赛技能的专业要求与水平达成,需要学校联合行业企业、技能大师共同设计赛项内容及技能标准,行业企业走进学校,带来了先进的专业技能,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提升;技能大师参与职业院校的学徒制建设与比赛指导,以严谨认真的大师风范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追求的目标;企业则可以在技能大赛中发现技能人才,挑选企业未来储备人才。这样,就形成了政府所想市场所盼学校能做的良性循环,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氛围打造,在外部环境的倒逼下,逐渐发展为内化因素,直至蔚然成风,就不足为奇了。

3 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借助职业技能大赛这个平台,在大赛组织和参赛过程中对参赛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所取得的实践教学成果,应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得学生在获取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综合素养,更为有效的培养其工匠精神,同时也同步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技能与工匠精神。因此如何依托职业技能大赛这个平台来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开展更进一步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杰,席东梅.启示与借鉴:世界技能竞赛考察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环蓉.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高等农业教育,2016,(6).

[3]金璐,任占营.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0).

[4]俞迪佳,翟建.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影响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6).

[5]何秀芳.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选拔技能人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

[6]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2016,(16).

作者简介

楼淑君(1965-),女,汉族,浙江浦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茶文化教育与研究、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培养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