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9-11-11廖炀

卷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很多院校的课程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基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不管是在授课模式还是其它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另外在新的时代下学生心理各方面的特征也发生了比较重要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本文就课程内容及教学等方面来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在新媒体时代下能够突破及发展的点。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及发展使得新媒体技术在生活中使用的愈加深入,手机等电子产品也逐步侵占着大学生更多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的追求独立自主、个性化的生活。而传统教学中很多的东西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学生也很难在这一课程中学习到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及技能等。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的进行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学习这一课程的兴趣能够被激发出来。

1 在新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维上有着很大的独立性以及批判性,有着多样的情绪和自我意识。但学业以及个人认识上受到的限制会让学生产生很多不好的心理,而且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容易放弃自己。

新媒体时代下日益完善的手机系统及功能,使得学生对于智能手机越来越依赖,也就越来越逃避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及困难。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时候都有着很完善的课程目标,但是大部分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去进行教学,对于知识传授这一方面有着很大的重视,而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是不能够产生很高的共鳴的。另外学生不能够通过这一课程很好的提升自身的自省能力,学习兴趣也会逐渐的因课程教授问题而降低。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以及其它方面的探索

2.1 和课程设计相关的方面可以进行的突破

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的课程设计上,要依据学生成长及发展的情况,在内容上要加入较多的实际的经验,并且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到课程相关内容的建构以及运作上。从国家以及各高职院校对于不同阶段学生的调研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大学三年期间会遇到很多不一样的问题。刚刚入学没多久的新生最常见也是较为头疼的问题,是该怎么样让自己最短时间内融入大学氛围和生活;而对于入学第二年的学生来说,烦恼的事情就包括学习以及和各方面人群的相处等问题;到了最后一年的时候更多关注的又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且院系以及专业的不同,也会让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出现差异。

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以及构建的时候,要契合大学生对这一课程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这一课程的内容,其一设定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二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来开展符合学生发展的职业性的辅导课程;三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要进行单独的心理方面辅导。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2 探索这一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能进行创新和发展的部分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调研,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实际需求,并且要研究该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各阶段心理素质会发生的变化。在心理健康以及素质方面,要依据学生不同的年级以及群体状况,进行需求上的界定。使得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在心理素质等能力上也能够得到提升。

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候,教学内容除了要能够让学生适应以及发展外,还需要关注到学生对于这一课程自我的需求。更多的关注学生人性及自我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心理健康课程适应学生在不同阶段发展的需求,以及要有一定的连续性。这一课程的内容除了要满足学生在不同年级时心理发展的需求外,还需要融入一些预防疾病和身心状态调整等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全面的心理上的知识,使得学生不管时体质还是精神都会更加的健康。二是要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上会出现的心理上的变化及问题,这一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契合各年级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特点和水平。根据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发展的情况,有侧重点的去培养学生,并且各年级都要研究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

2.3 在课堂上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方面可以完善及发展的地方

这一课程的主要课程目标是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心理问题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这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学生对这一课程参与的积极性也没有那么高。教师应当调整自身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充分的被调动起来,并且能够把所学到的方式方法进行转化成为自身的心理能力,以使得学生自身在今后的生活及工作当中都能够应用。

教学手段的突破可以从下面的一些方面来进行,在课堂上加入较多既丰富又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增加学生讨论的环节、在学生学习完一个心理策略后进行课堂模拟和实践等,还可以以小品和戏剧等表现方式来进行心理方法的学习,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长期的保持在课堂之上。另外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一些关于心理发展方面的团体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些活动中,让自身在心理教育方面能够进一步的得到提升。最后可以借助新媒体时代广泛覆盖的网络,在线上建立一些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网站,还可以开通多方面的平台及线上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线上学习到心理知识外,还能够保持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热情度。

3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各方面的改革时,要密切的关注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设定适合各年级以及各发展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习到自身心理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方法。这样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才更够更好的被满足,高职院校也才能够实现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所设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虹.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17):135-136.

[2]孙薇.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9):181-181.

[3]何东乐.浅谈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青年时代,2016(6):183-183.

作者简介

廖炀(1992-),女,汉族,湖南常德人,理学学士,主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高职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